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qū)最主要的植被是被二三十米的高大樹木遮掩下的各種濕潤的熱帶闊葉林。這個地區(qū)可能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大的云實屬樹木生長區(qū)。下層叢林因為光照不足,生長條件有限,但仍可見長勢良好的棕櫚樹、蘭花和苔蘚地衣。在較為干燥的地區(qū),棕櫚樹和藤蔓植物則更為常見。在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qū)內(nèi)的許多地方有一些次生植物群,它們主要是由大量的真菌、寄生植物和濃密的灌木層組成的。在沙灘土壤中,按距海岸距離的遠近,植被從潮濕的草原和灌木層到低矮的森林逐漸變化。而在裸露的沙石地區(qū),生長著一些特定的耐旱植物,如:藤蔓植物、蘭花屬植物和地衣等。
目前,對大西洋沿岸熱帶雨林保護區(qū)中的動物研究甚少。復雜的生物變異使人們很難準確劃分不同種動物的棲息地。除了生長在沼澤地的動物種以外,劃分動物群的依據(jù)主要是動物所處的特征植被帶和群落交錯區(qū)。保護區(qū)內(nèi)有名氣的動物是鳥類和靈長類動物,另有一些大西洋沿岸雨林所特有的動物,如樹懶、箭豬、美洲虎和耳朵呈簇狀的小型長尾猴。盡管在這一地區(qū)只捕獲過四種蝙蝠,但有記載的嚙齒類動物是很多的。
熱帶雨林小貼士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于約北緯10度、南緯10度之間熱帶地區(qū)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東南亞、澳大利亞、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眾多太平洋島嶼。熱帶雨林地區(qū)長年氣候炎熱,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大約為1,750~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氣溫超過18℃,季節(jié)差異極不明顯,由于現(xiàn)時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現(xiàn)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也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熱帶雨林不僅美麗,而且也很神秘,因為那里的環(huán)境氣候會令人不大舒服,一般人也很難光顧,所以大多仍處于原始狀態(tài),但這里卻是生物的樂園,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是陸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熱帶雨林作為地球生物圈中的主要角色,它不僅養(yǎng)育著數(shù)量龐大的動物種群,其本身在生長過程中還向大氣中源源不斷地供給著生命賴以生存的氧氣。因此,熱帶雨林有了一個別稱—“地球之肺”。
熱帶雨林不僅美麗,而且也很神秘
時至今日,全球僅有森林不足3億公頃。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世界熱帶雨林的面積也在劇減,1999年仍以每分鐘20公頃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2030年世界將無熱帶雨林。人類大量砍伐熱帶雨林很大部分原因是為了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收入。另一方面是干旱,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干旱愈演愈烈。在2005年,就有科學家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嚴峻的、范圍最大的干旱。他們當時認為,如果這種干旱持續(xù)的話,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這個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地將處于危險邊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