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獺:瑪努河里的大水獺是赫赫有名的。最大者體長可超過2米,體重達30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獺種類,堪稱“水獺之王”。由于它的毛皮質地特別好,因而招來了殺身之禍,目前這種南美洲特產(chǎn)珍獸僅在少數(shù)自然保護區(qū)尚有幸存者,但數(shù)量極少,所以被列為世界上最瀕危的23種哺乳動物之一。 瑪努河里的大水獺最大的長2米多,重30千克。這種南美洲特有的動物數(shù)量極少,已被列為世界上最瀕危的23種哺乳動物之一。
卷尾猴:瑪努國家公園有許多卷尾猴。它體長在48厘米—50厘米之間,尾巴卻長50多厘米。因它常利用長尾將自己倒掛在樹枝上,故被稱為“懸猴”;因它的叫聲很像人在哭泣,又被稱為“泣猴”;因它面部有許多皺紋,目光深沉,又總喜歡長時間、一動不動地呆在一處,所以被稱為“愁猴”;因它頭頂和額部的毛像戴著一頂絨帽,還被稱為“帽猴”。這種猴雖只產(chǎn)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但性情溫順,容易馴養(yǎng),所以在很多國家的動物園都有飼養(yǎng)。另外,公園里還有美洲獅等猛獸。
鳥類的天堂——馬努國家公園
千種鳥類的天堂
瑪努國家公園是鳥類的天堂。全世界已知的鳥類近l萬種,而瑪努國家公園內(nèi)生存的鳥類,估計超過1000種,占10%以上。其中有色彩斑讕的鸚鵡、粉紅色的琵鷺、成雙成對的奧里諾科野鴨、沙土色的夜鷹等。在茂密的森林中,棲息著五光十色、種類繁多的鸚鵡。它們常常飛到果樹上啄食果子,或者隱匿在公園深處啄食含鹽的泥土。初到這里的觀光者,見到鳥兒吃泥會感到十分驚奇,其實它們與人類一樣,體內(nèi)也需要鹽分,所以比家養(yǎng)的鸚鵡和南美鸚鵡生長得好。人們乘著小舟,緩緩地在瑪努河向前行駛,可以看到粉紅色的琵鷺、艷麗的成雙成對的奧里諾科野鴨在水中游蕩和嬉戲。在河灘上有大群的沙色夜鶯棲息著,它們的體色與環(huán)境十分相似。許多鳥類是限定在一個單一的小環(huán)境內(nèi)活動的,如竹叢內(nèi)總是固定的10余種鳥類的天堂。有的鳥類則活動范圍較大,有一些瀕危的鳥在一個早上就飛越16千米以上路程,到豐富、成熟的果子樹上去覓食。一些鳥類集中的獨特棲息地,是鳥類觀察家的理想之地,例如一個有經(jīng)驗的鳥類觀察隊,一天可以目睹300種或更多的鳥類,并將它們的大致活動情況記錄下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