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把握時代和實踐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結合多年從事黨政工作的實踐總結和理論思考,以及對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的科學分析研判,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智慧,圍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治黨治國治軍、內政外交國防等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
系列講話貫穿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放眼幾千年世界文明史、中華文明史,結合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實踐,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際,注重運用現代思維和觀念,全面系統、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偉大事業(yè)偉大工程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提出了許多富有創(chuàng)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其中有些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之前所沒有論及的。系列講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的典范,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中賦予了馬克思主義更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大眾特色,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理性光輝,是高度的政治性、理論性、系統性與針對性、指導性、貼近性的有機統一,是新的歷史階段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嶄新思想、科學理論和系統學說,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帶入了一個新時代,開辟了一個新境界,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必須全面把握、突出重點,結合實際深入思考,學深學透、弄懂弄通,準確把握系列講話中體現出來的六大鮮明特點,深刻領會其中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切實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充分體現了堅持和發(fā)展、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統一,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寶庫注入新的時代精神和鮮活思想。系列講話以高度統一的理論邏輯、實踐邏輯、歷史邏輯,繼承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升華了我們黨對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社會主義發(fā)展規(guī)律、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是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和發(fā)展,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是繼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之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特別是系列講話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五位一體”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等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闡述,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政治宣言,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行動綱領,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充實、豐富和發(fā)展。我們要準確把握系列講話中貫穿的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堅持和發(fā)展、繼承和創(chuàng)新的統一,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更好地指導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從歷史的大視野和發(fā)展的大趨勢思考分析問題,貫穿著堅定的信仰追求和強烈的歷史擔當。系列講話反復強調,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信仰是共產黨人的命脈和靈魂,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講話中始終貫穿著“革命理想高于天”“永不動搖信仰”的思想紅線,充滿著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對黨和人民事業(yè)必定勝利的堅定信心。同時,系列講話聯系5000年中華文明史來思考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聯系500年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來認識社會主義運動的前進方向,聯系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奮斗史來闡明中國的復興道路,聯系90多年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來把握黨的歷史方位和歷史使命,聯系“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來展望我們黨的光明前景,反復強調要勇作為、敢擔當,接好歷史的接力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體現出深厚的歷史底蘊和鮮明的時代特色,體現出對黨、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的責任擔當,體現出胸懷天下、憂國憂黨的精神,體現出強國富民、努力復興的使命感。我們要深刻把握系列講話中貫穿的堅定理想信念這個靈魂和強烈歷史擔當這個品格,以更宏大的歷史視野和強烈的歷史縱深感,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勇擔歷史責任,勇當時代先鋒,努力創(chuàng)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新業(yè)績。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