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鳥類的美麗家園
公園內(nèi)最大的動物是美洲熊,體長可達2米。這里還生活著狼、加拿大山貓、北極狐、美洲水貂、麝鼠和美洲河貍,以及北美特有的野生動物——加拿大豪豬。公園里的鳥類多達227種。貓頭鷹、雷鳥、美洲小野鴨等都是稀有鳥類,其中以北美洲白鶴最為珍貴,它們有雪白的羽毛、紅色的面龐,亭亭玉立,和亞洲的丹頂鶴是近親,已瀕臨滅絕。 1982年國際自然保護組織認為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保護了兩處具有世界重要地位的濕地,一塊是皮斯-阿特巴斯卡三角洲,一處是北美鶴的產(chǎn)卵和孵卵區(qū)。皮斯-阿特巴斯卡地區(qū)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三角洲之一,而且是北美鳥兒主要的產(chǎn)卵區(qū)和涉禽的季節(jié)性遷棲地,一部分涉禽在此渡過春、秋兩季。在公園的中北部,是由灌木、淺塘、河流和湖泊組成的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瀕危北美鶴的家園。
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隨處可以看到廣闊的大草原、森林、濕地、鹽沼,以及不多見的內(nèi)陸大三角洲。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地處北緯60°附近,冬天寒冷而漫長,每年冰雪融化期僅在6月—9月。這里已接近樹木生長的北部極限,廣泛分布著加拿大云杉、美洲黑云杉、美洲落葉松等針葉林。在河流附近,生長著許多香脂白楊。幾支巨大的河流為公園增添了優(yōu)雅的韻致,洶涌的皮斯河穿越其間,奴河與阿薩巴斯卡河構成了東部邊界。皮斯河與阿薩巴斯卡河所流入的阿薩巴斯卡湖地區(qū)是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陸淡水河三角洲。川流不息的河流與三角洲的潮濕地貌供養(yǎng)了數(shù)不盡的水禽,諸如鴨子,野鵝,天鵝,潛鳥等。
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同時也是美洲鶴的天然巢穴
野牛城與野牛的棲息地
與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相似,在不遠處的美國也有一座城市叫布法羅。布法羅是美國紐約州西部伊利湖東岸的港口城市,位于尼亞加拉河南口,西與加拿大伊利堡隔尼亞加拉河相望。旅美僑胞們常把這座城市叫做水牛城,因為布法羅本是水牛的意思。不過此地從未見過水牛,古時倒是有野牛出沒,也是印第安人狩獵的地方。北美野牛俗稱布法羅,這才是該市得名的由來。伍德布法羅國家公園內(nèi)廣闊的草原,是美洲野牛的樂園,生活在這里的美洲野牛,數(shù)量居世界第一位。美洲野牛:屬于偶蹄目、牛科、野牛屬,體長2.1-3.5米,尾長0.5-0.6米,肩高2.6-2.8米,成年體重450-1350公斤。美洲野牛頭、頸和前身的毛比歐洲野牛更長更密,軀體更矮些,骨盆也更小些,后身沒有歐洲野牛那么發(fā)達??偟目磥砻乐抟芭5能|體較歐洲野牛更粗壯些,軀體和四肢不如歐洲野牛的長,它們的嗅覺好而視覺差。野牛成群一起生活,它們經(jīng)常在泥土中跋涉,把軀體在大石頭和樹干上磨蹭藉以除掉體外寄生蟲。多在早晨與傍晚覓食,其余時間休息。美洲野牛食草,它們有時候棲息在草原上,有時候成群的進行季節(jié)性遷徙,冬季向南方遷移尋找食物更豐盛的地區(qū),春季向北方遷徙。過去在北美約有5、6千萬只美洲野牛,遍布洛磯山以東廣大地區(qū),主要在大平原地帶。由于人們狂風濫捕和開發(fā)草原使美洲野牛數(shù)量急劇下降,幾乎滅絕,可稱是自然史中的悲劇。到1889年時僅余541只美洲野牛了,這時通過熱心公益人的努力,激起公眾保護美洲野牛的熱情,開始對它們進行保護,數(shù)量已回升到兩萬多只,分別居住在幾個地區(qū),其目的是為防止流行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