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科茨揚溶洞群位于斯洛文尼亞的塞薩納市。溶洞總長5000米,包括南部的索科拉格、西部的格洛巴哈克、北部的沙彭多爾和利赫納等4個坡立谷獨特地貌,以及長約2.5千米的河灘和馬霍茨奇溶洞。1988年作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評價:特殊的石灰石溶洞系統(tǒng)包括坍塌的落水洞,有深達200多米的約6公里長的地下通道,還有很多的瀑布。什科茨揚溶洞群位于克拉斯地區(qū)(原文意為喀斯特),這里是世界上研究喀斯特現(xiàn)象的著名地點之一。
歐洲第二大溶洞,在斯洛文尼亞的眾多溶洞中最具特色
多彩的地下世界
斯諾文尼亞是近代洞穴探險運動的發(fā)祥地。什科茨揚溶洞自1988年起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名錄以來,有成千上萬的洞穴探險愛好者來到當?shù)?,探索地下世界。什科茨揚溶洞系列有些溶洞深達230米,有些溶洞呈層分布,溶洞中有鐘乳石、石筍,還有地下河和地下湖。至今在這個地區(qū)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6000多個溶洞,其中有1000多個喀斯特洞穴和壺穴。
巨大的鐘乳洞展現(xiàn)了一個雄渾壯闊而又多姿多彩的地下世界。什科茨揚溶洞群的喀斯特地貌是全球地下世界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這里的溶洞展示了喀斯特地形的演變過程,地質(zhì)學上的“喀斯特”、“坡立谷”等名詞都源自當?shù)厝藢θ芏吹姆Q呼。以什科茨揚溶洞為中心,整個溶洞群地區(qū),都是大小不一的溶洞。斯諾文尼亞政府在這里建立了什科茨揚地質(zhì)公園,還編寫了卡通式的教育手冊和游覽大全,制定了野外路線,方便游客到當?shù)仡I略喀斯特地貌的神奇。
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tài)、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什科茨揚溶洞
在這個什科茨揚溶洞群附近,還有著其他著名的旅游景點:如小巧迷人的盧布爾雅那,尤利安山區(qū)的阿爾卑斯牧場,具有小威尼斯海濱風情的皮蘭。
千百年的沉淀
什科茨揚溶洞是由于石灰?guī)r被地下水長期侵蝕形成的,石灰?guī)r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zhuǎn)化為微溶性的碳酸氫鈣。由于石灰?guī)r層各部分含石灰質(zhì)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tài)、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什科茨揚溶洞。溶洞中有富含碳酸氫鈣的水,當水流從溶洞頂?shù)蔚蕉吹讜r,由于水分蒸發(fā)或壓強減少,以及溫度的變化都會使二氧化碳溶解度減小而析出碳酸鈣的沉淀。這些沉淀經(jīng)過千百萬年的積聚,漸漸形成了鐘乳石、石筍等。如果溶有碳酸氫鈣的水從溶洞頂上滴落,隨著水分和二氧化碳的揮發(fā),則析出的碳酸鈣就會積聚成鐘乳石、石幔、石花。洞頂?shù)溺娙槭c地面的石筍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奇特的石柱。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