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女陪練“陪”成副縣級荒唐乎?
打球女陪練“陪”成副縣級,表面上看很荒誕,其實在筆者看來,一點也不荒誕,因為筆者作為一名乒乓球愛好者,筆者深諳一些公務員的“健身腐敗”之道。筆者在打乒乓球時認識了一些公務員,說實話,跟他們平時在一起打球我都感覺很自卑,因為這些公務員打球確實高消費。
一些公務員打球根本不分上下班,成了名符其實的乒乓球發(fā)燒友,成天泡球館,對此,一些乒乓球愛好者調(diào)侃說,還是公務員的福利好。
我認識幾位局級干部,經(jīng)常下午四五點開著公家的車就到了球館,打到晚上八九點,一幫人出去再吃宵夜,又是喝酒又是唱歌,好不快活,關鍵是不管是打球的費用還是晚上吃喝的費用,自己不用掏腰包。
裝備很高檔是公務員球友的普遍特點,用的球拍動輒數(shù)千元,而且經(jīng)常更換;穿的球衣也追求“國字號”,一套球衣往往千元左右,球鞋一雙也在2000元左右,一位公務員球友就告訴我說,打球也得有面子,裝備不體面,難免讓別人笑話。
平時打球的費用也不菲,收費比較高,條件比較好的球館一些公務員球友的常客,面對一個小時四五十元左右的費用,一般人咂舌,這些公務員球友也不感到有什么奇怪,甚至感到自豪。
打球女陪練“陪”成副縣級,就是市委原書記徐孟對陪練的“公家回報”,給打球女一個副縣級,各種各樣的待遇都有了,也不用市委原書記自己掏腰包,看似做的天衣無縫,其實還是公權(quán)私用,更是腐敗,也見證了提拔用人的隨意性。
其實,平時一些公務員打乒乓球花了誰的錢也更值得追問,有三種情況,第一,自己掏腰包,占少數(shù);第二,暗地里以各種名目報銷;第三,企業(yè)提供支持。一些商人知道公務員喜歡打乒乓球,投其所好,積極提供服務,在資金上絲毫不吝惜。第四,公家支持。現(xiàn)在機關對公務員的身體健康很關心,倡導公務員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公家不但給提供服裝,器材,場地費也是公家出,一些機關還將一些辦公場所或者公共的活動場所改成了乒乓球室,不管裝修還是乒乓球器材也追求高檔氣派。
其實,不僅是乒乓球,喜歡羽毛球等其他運動的公務員也為數(shù)不少,如果用自己的錢打球和參加比賽無可厚非,關鍵是如今公務員健身和公款消費有著千絲萬縷關系,公務員積極健身鍛煉應該提倡,但是,應該公私分明,更不應該借著健身的名義公款私用。
“三公”消費每年造成的浪費令全社會感到不安和憤慨,公款打球等等繁衍的“健身腐敗”是“三公”消費的變種,和“三公”消費相比,“健身腐敗”往往更容易被忽視,被同情,被包容,體育館內(nèi)設“宴會廳”,打球女陪練“陪”成副縣級,也指出了反腐敗的路徑,監(jiān)管者千萬不能因為是打著“關心公務員健康”的幌子而容忍“健身腐敗”,否則,女陪練老輸球卻贏到副縣級官帽的怪事情就不會不絕于耳。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