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的棲息地
瓦爾德斯半島是非常重要而有意義的哺乳動物棲息地。這個地區(qū)一些臨危物種的資源保護(hù)具有突出的全球性價值。這些動物在島內(nèi)廣闊的水域內(nèi)可以找到豐富的食物,并能尋到良好的地方來建巢搭穴。在這里鯨可以在干凈的水域里交配產(chǎn)仔。1990 年有1200頭鯨光顧過瓦爾德斯半島。而且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到半島水域的鯨以每年7%的速度遞增。按此速度,現(xiàn)今半島水域內(nèi)的鯨大約有2700 頭。每年的8 月末到10 月初是海豹交配繁殖的季節(jié),10 月份的第一周是海豹繁衍的高峰期。瓦爾德斯半島是阿根廷最北的海豹繁育基地,世界上其他的海豹棲息地主要位于南極洲的一些島嶼上。瓦爾德斯半島同時也是海獅的重要棲息地。半島水域的其他哺乳動物有食肉動物逆戟鯨。盡管它們有時也捕食海獅、海豹,但仍以食海魚和魷魚為主。逆戟鯨采用一種特殊的捕食方法,它常常擱淺在淺灘中,然后張大嘴靠近獵物,靜等其上鉤。
每年6~7月份是南半球的冬季,生活在南極大陸周圍海域的巨鯨紛紛北上避寒,瓦爾德斯半島上的皮拉米德海灣是它們選擇的最佳越冬地。抹香鯨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 11 種大型鯨之一。黑色的身軀,只是在腹部有些許白斑。與其他海洋哺乳動物不同,抹香鯨雌性比雄性個頭大,身長13~16米,重35 噸;雄性一般長12 米,重30噸,目前已經(jīng)瀕臨滅絕。全世界僅存4000~5000頭,其中約五分之一在瓦爾德斯半島附近越冬繁殖,因此這里成為獨一無二的抹香鯨觀賞地。瓦爾德斯半島觀賞抹香鯨時間很長,5月至12月都可以看到,以9、10兩個月最多。每到觀鯨季節(jié),成群結(jié)隊的巨鯨掠過湛藍(lán)的海面,有的頭頂噴出兩道水柱,形成一個字母V,那是它們在呼吸;還有的突然騰空而起,躍出水面;有的拍打數(shù)米長的巨鰭,發(fā)出巨響。
逆戟鯨有一個綽號叫“殺人鯨”,這是因為它們不僅吃魚類,也吃其他哺乳類動物
瓦爾德斯半島海域還有另外一種鯨類出沒,那就是逆戟鯨。它們的特點是黑背白肚皮,背鰭上有很大的白斑。與其他鯨類不同的是,逆戟鯨的牙齒沒有退化成須狀,保留著鋒利的牙齒。逆戟鯨2~4月和10~11月間在瓦爾德斯半島海域出現(xiàn)。它們長8~9.5 米,重5~9 噸。強有力的尾鰭產(chǎn)生向前的動力,胸鰭則保持身體平衡與前進(jìn)方向。逆戟鯨有一個綽號叫“殺人鯨”,這是因為它們不僅吃魚類,也吃其他哺乳類動物,海龜,企鵝也是它們的佳肴。島內(nèi)的陸生哺乳動物有駱馬,它們在島內(nèi)隨處可見。其他的陸生哺乳動物還有巴塔哥尼亞野兔和阿根廷灰狐。
企鵝和海鳥的樂園
瓦爾德斯半島內(nèi)的鳥類種類繁多,達(dá)181 種,其中66 種是候鳥。島內(nèi)的海鳥居住在12 個棲息地中,企鵝是島內(nèi)最大的動物家族,有大約四萬多個活動的巢穴分布在島內(nèi)的五個棲息地。第二大家族是海鷗,有六千多個活動巢穴。其他生活在這里的鳥類有鸕鶿、大白鷺、黑冠蒼鷺和普通燕鷗等。
距瓦爾德斯半島約100千米的海岸邊,有一個凸出的陸角,叫作“童破角”。站在海灘高處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企鵝,有的結(jié)隊蹣跚而行,有的在樹陰下閉目養(yǎng)神,有的在海中游水嬉戲。在方圓50千米內(nèi),棲居著幾百萬只麥哲倫企鵝。它們比南極企鵝形體小,立時約三四十厘米。同樣是白肚皮黑脊背,但脖子上多了一個白環(huán),看上去比南極企鵝還要漂亮。
麥哲倫企鵝隸屬于企鵝目企鵝科,體長為70 厘米,分布于阿根廷和智利的南部及附近島嶼,不能飛但善游泳和潛水,走路搖擺,能將腹部貼在冰面上滑行。它們以魚類、軟體動物和甲殼動物等為食。這里地勢開闊,附近海邊的丘陵地由砂石形成的沖積土層很適于筑窩。企鵝窩有的在樹下,有的在露天沙地上。
對于在海灘生活的候鳥來說,灘涂和瀉湖是最重要的棲息地
自然的“保留地”
近年來瓦爾德斯半島正日益受到各國游客的重視。阿根廷政府準(zhǔn)備把它辟為第一個國家海洋公園,以招徠更多的游客。然而,眾多游客的光臨,又使許多珍稀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為了保護(hù)這里的自然財富,半島所在的丘布特省政府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把一些沿海地區(qū)劃成“保留地”,與其它地方隔開,嚴(yán)禁游人入內(nèi)。省政府還與國家情報旅游部合作,在一些戰(zhàn)略點上建立了幾個觀察站,負(fù)責(zé)監(jiān)守珍貴動物,并要求游客遵守這里的一切規(guī)章制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