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的故事告誡我們,“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有的宴請表面盛情,實際上卻充滿陷阱和危險。作為領導干部,要以史為鑒,明白有些飯是決不能吃的。解決好“四風”問題,落實好中央“八項規(guī)定”,首先要從管住一張嘴做起。
建國之初,毛澤東同志就告誡黨內同志要警惕“糖衣炮彈”。目前,社會上總有那么一些唯利是圖、投機鉆營的人,挖空心思給領導干部設“飯局”、“酒席”,千方百計把領導干部哄到酒桌上,珍饈美酒輪番轟炸,美人把盞甜言蜜語,歌功頌德云里霧里。別人憑什么花大錢請你吃大餐?無非是看中你手中的權力罷了。目的就是讓你在推杯換盞中放松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丟掉原則,在輕歌曼舞中喪失人格,在不知不覺中被拉下水,以博得歡心、騙取信任,謀取個人私利。
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有些領導干部,免疫力差,抵抗力弱。桌上一坐,話就好說;酒杯一端,政策放寬;紅包一給,難事解決。個別干部甚至目無法紀,飯一吃、酒一喝,什么黨性原則、組織紀律、作風形象、群眾影響,通通拋卻腦后,大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私下勾兌、幕后操作。其結果是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甚至違紀違法、鋃鐺入獄。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舌尖上的口福,不一定是真的幸福。“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如果赴了“鴻門宴”,吃了不該吃的飯,辦了不該辦的事,那么,吃下的就是“毒”,損害的是群眾利益,違反的是黨紀國法,丟失的是政治前途。
作為領導干部,管住自己的嘴,一定程度上就是管好自己的權、守好自己的德、留住自己的清白。應時刻謹記手中的權力乃人民所賦予,始終堅持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慎小事,拘小節(jié),潔身自好,存正祛邪。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政之德,始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多捫心自問,什么飯能吃,什么飯不能吃?做到不該吃的堅決不吃,不該喝的堅決不喝,不該說不該做的堅決不說不做。
為官從政,要有底線。中央“八項規(guī)定”和市委最近出臺的“十二不準”就是“底線”,也是規(guī)范行為的“紅綠燈”。廣大干部要嚴格遵守,做到警鐘長鳴,少跑“飯局”、“酒席”,多辦實事好事,始終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