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彼時之際,毛主席給張云逸寫了第三封親筆信。在信中,毛主席寫道:“八月十四日信收到。身體有起色,甚慰。我同意你的辦法,即以休養(yǎng)為主,視身體許可,酌量看些文件,參加一些黨的和國家機關的會議。為準備六中全會,這些天沒有時間,候稍閑時間再約談。祝康吉。毛澤東。一九五五年九月十日。”
張云逸每次看著毛主席的這些親筆信,總是感到極大的安慰。
在一篇回憶父親的文章中,張遠之記下了這樣的細節(jié):“文革”期間一個深夜,他的膽石病發(fā)作,疼痛難忍,他捂著肚子在走廊來回行走,嘴里不停地喊著:“毛主席呀!毛主席……”把我們從睡夢中驚醒。他似感到自己身體不行了,還有滿腹的話急著要向毛主席訴說,但又說不出來。
劉少奇的致信表“完全信任”
在海南省檔案館珍藏的,還有一封劉少奇寫給張云逸的親筆信的原件照片。1954年6月26日,劉少奇給張云逸的親筆信中說道:“你對黨對革命是完全忠實的,黨中央在政治上是完全信任你的。我也沒有從任何同志那里聽到對你有任何不信任的表示,此點望你完全放心,我可完全向你保證。”
這封信的背景是,當時張云逸向劉少奇報告了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劉少奇親筆回信向他說明情況。張云逸對這封信同樣非??粗兀驗檫@是代表著黨中央對他的評價。
“文革”期間,劉少奇受到沖擊并最終被“打倒”。當時張家為了保存劉少奇給張云逸的這封信,可以說是煞費苦心。當時,他們偷偷地先用照相機把完整的信件和信封進行了拍攝,對膠片進行了妥善的保存。
當時保存劉少奇寫給張云逸的這封信,是需要有點膽魄的。因為一旦被造反派抄去這封信件,后果不堪設想。“但是我們知道這封信對于父親來說很重要,我們堅信劉少奇同志不是反黨、反革命的走資派,因此要想辦法保護好這封信。”張遠之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信件的原件照片保存至今,現(xiàn)在捐贈給海南省檔案館,使它成為一件研究黨史的重要資料。
檔案館藏供后人瞻仰和研究
在捐贈給省檔案館的這些張云逸的生前遺物中,還包括了張云逸生前的不少手稿,諸如草擬的《紅七軍的誕生》、修改《百色起義與紅七軍建立》文稿等,還有張云逸手抄的毛主席語錄、手抄的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的通知,以及“七大”代表的筆記本等。
張云逸的家屬說:“張云逸不只是我們的親人,他更是海南人民的兒子,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子孫。他所留下來的珍貴遺物,只有交到檔案館才能得到最科學的收藏和管理,才能留傳萬代,供后人瞻仰和研究。”
在采訪中,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張云逸的家屬已經和海南省檔案館及文昌市檔案館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yōu)樨S富這些檔案館的珍藏提供了幫助。(文/記者 郭景水 圖/記者 李幸璜)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