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戴河給中央首長裝保密機
1954年7月19日,我接到通知,總參通信部部長王諍找我談話。王部長是通信部最高領導,他找我談話能有什么事情?作為一個基層干部,當時我的心情既緊張又激動。到了他的辦公室,他親切地讓我坐下,鄭重地說:毛主席和很多中央首長要去北戴河,你去北戴河負責保障通信聯(lián)絡。王諍部長要求我要全力以赴地完成好任務,注意保密,不準寫信;要高度重視中央首長的安全,安裝電話機、保密機時要加裝避雷設備,防止雷電事故,要和中南海39局(為保障中央首長通話專門設在中南海的市話通信局,首長的紅電話機就是他們接轉(zhuǎn)的)局長彭潤田密切配合,迅速開通到北京的電話。
領受任務后,我們就進入了緊張的準備工作。首先將電臺隊組建起來,我任電臺隊隊長,選出3名無線電報務員:杜秉林、黨居潘、王廣安,3名電傳打字員:張秉鐸、黃雪鸝(女)、楊浩輝(女),兩名機務員:高印海(負責電源)、唐子江(負責機器設備維修)。
緊接著就開始籌備機器和器材。我們一共帶了一部150瓦電臺、一部汽車電臺、三部電傳打字機、兩部汽油發(fā)電機、十多部電話保密機以及相關器材。
為了保障毛主席等中央首長的通信聯(lián)絡可靠和暢通,在技術上采用了多種通信手段:
與彭潤田局長協(xié)同配合,很快開通了到北京的多路長途電話。中央首長從7月26日開始先后到達北戴河。7月27日,為毛主席裝好了保密機;7月28日,為劉少奇、朱德、陳云、葉子龍安裝了保密機;7月29日為楊尚昆裝好了保密機;8月5日為周總理裝好了保密機;8月6日為鄧小平、羅瑞卿安裝好了保密機。首長們的有線電話保障較好,通話順暢,但是保密機的故障較多。我們都及時地進行了修理和更換。
無線通信,架設了150瓦的電臺及通信車電臺,即時開通了對軍委總臺的無線電通信聯(lián)絡,每兩小時聯(lián)絡一次。當有線電報因故中斷時,立即開通無線通信。
利用地方郵電系統(tǒng)的有線電通信電路,開通了到北京電報局的有線電報。當時北京電報局有個軍委總臺派駐的軍工組,負責處理軍政電報。我們直接與軍工組開通了有線電傳電報,每兩小時聯(lián)絡一次,夜間不聯(lián)絡。
直接與中央機要局開通了有線電傳電報,保持不間斷聯(lián)絡,沒有電報時,5分鐘呼叫一次。
以上四種通信手段,以長途保密電話和機要局的電傳最為便捷,使用方便,中間環(huán)節(jié)少,效率高。其他兩種是為了提供多重通信保障而準備的,確保中央首長的通信聯(lián)絡迅速、準確、保密、不間斷、安全可靠,萬無一失。
為了圓滿地完成這次任務,羅瑞卿部長和汪東興局長召集有關單位負責人開了專門會議,我作為通信保障的負責人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對安全保密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要求工作人員不得暴露中央首長的行蹤,對外統(tǒng)稱“中直療養(yǎng)院”,不準寫信,不準打電話,不準私帶客人來。會上還安排布置了有關工作和注意事項,強調(diào)主要任務就是保證毛主席等中央首長的工作和安全,對安全警衛(wèi)、機要通信、行政管理、醫(yī)療衛(wèi)生、游泳鍛煉等各項工作都有明確的分工和具體的要求。為此,還專門設立了警衛(wèi)值班室、機要值班室、車站值班室、海灘保健站等,成立了兩個食堂。東食堂供中央首長用餐,每人每天補助伙食費1萬元(合現(xiàn)在的1元錢),西食堂為一般工作人員和首長子女就餐,不分大中小灶,首長子女補助4000元(合現(xiàn)在的4角錢),工作人員補助3000元(合現(xiàn)在的3角錢)。游泳場也分為兩部分,東浴場供首長專用,工作人員在西浴場游泳。東浴場更衣室每天晚上都安排有交誼舞會,毛主席、朱老總、周總理常去跳舞,工作人員憑票入場。電臺工作人員大多不會跳舞,但為了見到毛主席等中央首長,大家都爭先恐后地參加。西浴場更衣室常放映電影,工作人員可隨意去觀看。
8月20日,我們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滿懷喜悅的心情回到了北京。
1955年8月6日,我接到指示,帶領蘇海忠等技術人員,再一次跟隨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執(zhí)行通信保障任務。當天22時50分從北京出發(fā),第二天7時到達北戴河。
這次有毛主席、劉少奇、朱德、周恩來、張聞天、鄧小平、楊尚昆等中央首長。為確保通信聯(lián)絡暢通,我們帶的機器設備也很多,包括:電傳機兩部,無線電臺一部,電話保密機十一部,汽油發(fā)電機一部,還有充電機等。在我們抵達的當天就開通了到北京中央機要局的電傳電報,保持不間斷聯(lián)絡。同時還架設開通了與軍委總臺的無線電通信,每3小時聯(lián)絡一次,有線一旦中斷,立即開通無線電報。
遵照軍委通信部首長的指示,由我?guī)ьI有關技術人員先后為毛主席、劉少奇、朱德、周恩來、張聞天、鄧小平、楊尚昆、葉子龍及中央機要室等安裝了電話保密機。為了不影響首長的工作和休息,通常都是在首長不在家時去安裝。為劉少奇同志安裝保密機時,正巧王光美同志在家。她平易近人,對我們很熱情,還為我們沏了茶。我們第一次喝到了那么好的龍井茶,杯中漂浮著整齊的嫩綠色茶葉,好像剛從樹上摘下來的一樣,不但看上去色澤鮮艷,而且散發(fā)著香醇的味道。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