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聯(lián)盟黨贏41.5%選票大勝 默克爾連任總理
據外媒報道,德國官方消息稱,在當地時間22日舉行的德國聯(lián)邦大選中,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為首的基民盟聯(lián)合姊妹黨基社盟贏得41.5%的多數選票,默克爾成功連任總理,但基民盟未能在聯(lián)邦議會中贏得絕對多數。
據報道,基民盟聯(lián)合姊妹黨基社盟此次得票結果遠遠超過其它政黨,41.5%的得票率為20多年來的最高得票率,但因基民盟未贏得絕對多數。
此外,這次大選中,最大在野黨社民黨得票率為25.7%,綠黨得票率為9.4%,自民黨得票率4.8%。
報道稱,基民盟在本屆選舉中獲得了自1990年以來的最好結果,默克爾也將連任德國總理,但基民盟仍因未占據絕對多數而無法獨立執(zhí)政。
迄今為止,聯(lián)邦德國大選歷史上僅出現過一次絕對多數票。1957年,曾有50.2%的選民投票支持阿登納為首的基民盟。
此次大選德國政府向6200萬選民發(fā)出了選舉通知,73%的選民參加了投票。……【詳細】
據德國媒體22日報道,德國民眾通過投票選舉的新一屆議會將決定新一屆政府的誕生,初步統(tǒng)計結果顯示默克爾連任德國聯(lián)邦總理已是鐵板釘釘,但默克爾政府在未來四年仍然面對眾多挑戰(zhàn)。
歐元危機
人們很清楚,歐元危機沒有過去,德國大選一過,歐元又將占據媒體的主題。雖然一些國家最近以來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但希臘估計僅靠自身的力量難以恢復元氣,對這個國家而言,3000億歐元的國債實在令人窒息。
德國財長前不久不得不承認,“還得為希臘出臺一個拯救方案。這一點我們在議會內也多次向公眾表明。”德國重要經濟研究所認為,歐元國家最遲今年年底就拯救計劃作出決策,歐元事宜是下一屆德國政府的重要難題之一。
德國的財政
雖然德國的經濟狀況要好于大多數歐盟國家,經濟發(fā)展強勁,稅收穩(wěn)定并創(chuàng)下紀錄。但德國的國家債務高達2.1萬億歐元,每年的財政支出仍高于收入。多個聯(lián)邦州也債臺高筑,許多城市以及縣鎮(zhèn)早已破產。所有德國政黨面對這一局面都認為:必須改變現狀。……【詳細】
“不管默克爾與施泰因布呂克誰勝選,德國政府都要在德國小內政和歐洲大內政之間平衡。雖然很難斷定勝選后的默克爾是會更受德國小內政牽絆還是更大膽推動歐洲事務,德國小內政都是其執(zhí)政中的最重要考量。”
當地時間9月22日,德國選民又一次用手中的選票確定歐洲未來的一位核心領導者。根據多方公布的民調顯示,現任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將贏得大選而獲連任,另一候選人、社會民主黨的佩爾·施泰因布呂克(Peer Steinbrück)將敗北,成為默克爾的陪襯。施泰因布呂克曾任職德國財政部長。
前財政部長挑戰(zhàn)現任總理,是現代政黨政治中的常見橋段,并不值得驚奇。倒是這位前財長個性化色彩十足的表現讓他屢受批評。作為挑戰(zhàn)者,他沒辦法從卡位已久的默克爾那里尋找到更有號召力的國家治理計劃和改革主張,而選擇了更多的行為藝術,比如公開場合說話口無遮攔,比如豎中指,又比如暗示默克爾來自東德,并非“真正歐洲人”,不過又有消息說他曾為東德當過線人。……【詳細】
德國電視一臺22日公布的德國民調機構大選投票初步調查顯示,現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lián)盟黨獲得42%選票,成為聯(lián)邦議院選舉的最大贏家。但由于現執(zhí)政伙伴自民黨僅獲4.7%選票,達不到進入聯(lián)邦議院所必需的5%門檻,聯(lián)盟黨能否與自民黨繼續(xù)執(zhí)政有待官方計票結果。
這一結果意味著,現任總理默克爾三連任幾成定局,她將繼續(xù)駕馭“德意志戰(zhàn)車”,踏上下一個四年的征程。
德國人依戀“媽媽”
由于缺乏懸念,在德國媒體和觀察家眼中,本屆大選被視為“1949年以來最枯燥乏味的一次”。不過,默克爾的“梅開三度”還是為乏味的大選平添一抹亮色。
在德國總理“譜系”中,不乏“常勝將軍”,遠有戰(zhàn)后首位總理阿登納的14年執(zhí)政,近有連任四屆的“上帝寵兒”科爾。如今,默克爾有望成為繼二人之后第三個任期最長的德國總理,并且是一位女總理。
如果說阿登納的連任離不開戰(zhàn)后的特殊環(huán)境與其超凡的外交手腕,科爾作為政壇常青樹在于他使西德經濟擺脫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危機,那么,默克爾的常勝秘訣何在?為何在長達8年的時間內,竟無人能與其爭鋒?……【詳細】
德國大選22日落幕,官方公布的所有選區(qū)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德國現任總理默克爾領導的聯(lián)盟黨贏得41.5%的選票,遠超其他黨派。雖然無望單獨執(zhí)政,需找執(zhí)政伙伴,但這一結果已讓德國媒體稱德國成了“默克爾共和國”。默克爾緣何成為大贏家?誰在大選中栽了大跟頭?未來政府會是什么顏色組合?
一、默克爾緣何成為大贏家?
民調機構細讀選票得出結論:聯(lián)盟黨勝主要是默克爾勝。近40%的聯(lián)盟黨選民表示“鐵娘子”是決定他們投票取向的最主要原因,默克爾也因此遠勝其他黨派候選人成為選票最強的“吸鐵石”。默克爾人氣旺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約60%的選民認為她處置歐債危機得當,相關決策更多出于國家利益考量,而非黨派利益。就國內政策而言,民調機構也發(fā)現,默克爾過去4年領導的執(zhí)政聯(lián)盟的政績也對聯(lián)盟黨得票多有幫助,特別是在經濟和勞工市場政策等重要問題上,選民對聯(lián)盟黨的管理能力評價明顯高于上屆大選。
二、誰栽了大跟頭?
聯(lián)邦德國成立以來首次無法進入聯(lián)邦議院的自民黨顯然是本屆大選最大輸家。4年前,正是這個聯(lián)盟黨理想小伙伴的不俗表現幫助默克爾成功連任。但近年來該黨杰出人才匱乏,領導層頻繁換將,傳統(tǒng)的自由主義政綱執(zhí)行乏力,因而大失民心。民調機構對選民調查表明,自民黨潰敗主要出于自身原因,多數選民對自民黨4年來參與執(zhí)政的表現持否定態(tài)度,超過四分之三的選民認為該黨在兌現競選諾言方面乏善可陳。特別是在稅收和經濟政策這些本來強項領域,自民黨反倒失分頗多。……【詳細】
一幅巨大的雙手出現在柏林火車站外一棟建筑的外墻上,旁邊沒有任何評論的語句。在它的不遠處,可清晰地看到德國議會與政府大樓。海報中這個數字化處理的左右手指相互撐起的菱形手勢能一眼辨認出屬于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她要在9月22日的大選中爭取連任。“默克爾菱形”已經成為一種符號。
有人曾問她這個手勢的意義,她以一貫卸除心防的口吻和不動聲色的表情回答稱,她做這個姿勢的時候正在想辦法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這番回答就像一個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她確實擁有博士學位,研究領域是量子化學)。這個實際問題就是怎么擺放這雙手,她的辦法是將它們相抵,這碰巧形成了一個令人愉悅的對稱并讓肩膀端起,改善了姿勢。
這個菱形讓整張海報引人注目??墒牵蔑@的也正是這幅海報所缺乏的。上面唯一的字體是角落里的字母縮寫“CDU”,它代表“基督教民主聯(lián)盟”,是默克爾領導的中右政黨,聚攏著基督教徒、保守派和信奉自由市場的自由派。政黨和綱領,而不是個人,才應該在德國議會選舉中扮演領導角色。但這次,對于CDU來說,默克爾本人成了綱領。
這份綱領的內容是什么?在德國之外,默克爾首先被等同為應對歐元危機的一種特別立場,即認為危機只能通過對之前過度揮霍的政府實施“緊縮”——也就是令其削減預算得到解決;更廣泛的經濟改革也是必要之舉,這樣才能令整個歐元區(qū)恢復競爭力。……【詳細】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