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兩節(jié)將至,中央要求提倡節(jié)儉之風,反對鋪張浪費,堅決剎住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與往年相比,公款送禮的現(xiàn)象確實明顯減少。但是,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花樣翻新的禮品和送禮手段,給“兩節(jié)”送禮披上了“隱身衣”,甚至形成了灰色產業(yè)鏈,值得警惕。
“網購+快遞”,送禮更加隱蔽
與以往提著各種禮品東奔西走不同,隨著電子商務的發(fā)展,“網購+快遞”的形式,無疑讓送禮變得更加方便和隱蔽。
“兩節(jié)”前,各地快遞公司的工作量普遍有所增加。“不僅承運更多的網購商品,也有更多人直接找我們代寄禮品。”北京一家快遞公司的主管說。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一些網店不僅可以把禮品和發(fā)票寄到不同的地址,還可以將發(fā)票內容開成“辦公用品”、“會議費”等,為公款送禮提供便利。
在京東商城,一家店鋪售有面值從358元到3988元不等的陽澄湖大閘蟹禮券。該店的一名客服告訴記者,如果多買一些,可以把購物發(fā)票內容開成“辦公用品”,而且每張券可以寄往不同的地址,再將發(fā)票寄到購買者指定的地方。
在天貓商城,一家珠寶店售賣千足金、千足銀制作的“金月餅”、“銀月餅”等禮品,售價從300多元到上萬元不等。客服告訴記者,只要買家自付運費,店家便可以把禮品分別寄到不同的地址,再單獨把內容為“辦公用品”的發(fā)票寄給買家。
另一家網店的客服也明確告訴記者,開發(fā)票時可以開成“辦公用品”或者“會議費”。
一個短信即可送出電子禮券,甚至充話費也成為送禮手段
與網購實物禮品并通過快遞寄送相比,電子禮品卡和禮品券的出現(xiàn),讓送禮方式更加隱蔽。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電商都推出了電子禮品卡或禮品券,只要輸入卡號、密碼,就可以完成支付。送禮者通過短信把卡號和密碼發(fā)給收禮人,即完成了送禮過程。
“在線支付便捷省心,收送方式時尚環(huán)保,禮品兌換隨心所欲。再也不必浪費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一家自稱“中國首家電子禮券綜合平臺”的網站這樣宣稱。
據(jù)介紹,這家網站銷售的電子禮券支持提貨、轉贈、兌換等。禮券對應的商品既有普通的食品飲料,也有日用品、母嬰用品、家居用品等,還有高檔箱包、手表等奢侈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