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釘釘子精神整頓黨的作風,杜絕以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
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是“為民、務實、清廉”,主要任務是解決作風問題,尤其是要直面在黨的機關、黨員領導干部中間、尤其是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中存在的嚴重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堅決批評和斷然糾正各種歪風邪氣,體現(xiàn)了黨中央從嚴治黨的要求和決心,順應了人民群眾的期盼,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贊揚。 十八大以后中央政治局提出了改進作風的“八項規(guī)定”,這是一個很好地切入點,為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和支撐,二者的本質(zhì)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要是糾正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形形色色不良作風,其落腳點是保持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因此,抓作風建設落實的關鍵是讓人民群眾感受到真真實實的變化,把群眾滿意作為黨的各項工作好壞的檢驗標準。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要求和主要做法是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以整頓領導干部的作風帶動全黨作風的轉(zhuǎn)變,以黨風的轉(zhuǎn)變帶動社會風氣的轉(zhuǎn)變。
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一是要明確責任主體。各級黨委和政府是貫徹群眾路線,落實“八項規(guī)定”的責任主體,要像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那樣嚴格要求領導承擔的責任。二是要領導率先垂范。遵守“八項規(guī)定”,反對“四風”是領導干部對自身的要求,領導干部必須首先嚴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上級做給下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三是要敢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不能得過且過,老好人主義。要敢于觸及問題,直面問題,要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民主生活會和交心談心,達到明確問題,改正缺點,增進共識的目的。四是完善制度。必須進一步完善密切聯(lián)系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制度。要堅決防止把作風建設口號化、形式化,要以制度建設為可靠保障,切實把作風建設納入制度化的軌道。特別是要實行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五是嚴格預算約束。公開“三公”經(jīng)費,明確“三公”經(jīng)費使用內(nèi)容、事項,堅決制止亂花錢的行為。六是嚴肅查處違規(guī)行為。對違反八項規(guī)定的行為,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單位、個人,不論涉及到誰,都要嚴肅查處,堅決懲治。七是強化社會監(jiān)督。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等社會力量的監(jiān)督作用,編織全社會的立體監(jiān)督網(wǎng),形成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貪污腐化現(xiàn)象和行為人人喊打的威勢。
改進作風不能是熱鬧一陣子,過了一陣子又死灰復燃,也不能認認真真地走過場,那就是以形式主義來反形式主義。習近平同志提出來,反腐倡廉,改進作風要踏石有印,抓鐵留痕,體現(xiàn)了黨中央新的領導集體的決心。所以我認為,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是要轉(zhuǎn)變作風,而轉(zhuǎn)變或整改作風貴在堅持,要持之以恒,應該發(fā)揚“釘釘子精神”。釘子堅硬鋒利,入木三分,而且是要用錘子重重地砸下去,還要一錘一錘地敲,鍥而不舍,直到全部扎進去后,還要補敲幾錘,讓其更牢靠。只要有了這種“釘釘子的精神”整改作風才能顯成效、有長效、不反彈。(馮俊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