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白河縣探索建立了村民綜合服務中心這一“村級辦事處”,廣泛開展“農事村辦”活動,探索出了一條為農村廣大群眾服務的新模式。
科學設置“村級辦事處”地點。針對地處山區(qū)、廣大群眾出行交通不便,村民辦事費時費力這一縣情實際,該縣探索作出了建設村民綜合服務中心這個決定,把“農事村辦”工作的重點放在為農服務的重心上,在距離鄉(xiāng)鎮(zhèn)政府所在地比較遠的行政村、能夠輻射周邊人口較多、交通比較便利的的地段,科學設置村民綜合服務中心點。截止目前,全縣已建成35個村民綜合服務中心。
合理設置“村級辦事處”職能。堅持以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為導向,以解決群眾最迫切的現實問題為目的,合理設置“村辦”服務項目,主要包括教育培訓、信息咨詢、生產生活、醫(yī)療健康、全程代辦、文體休閑、矛盾調處、志愿互助、保障維權和幫扶救助等多項公共服務,實現了小病就醫(yī)、辦證審批、技術咨詢等八個不出村的目標。
健全“村級辦事處”機制。實行服務公開制。建立了服務規(guī)范,對服務承諾、受理事項、工作程序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并將服務事項和規(guī)定對外公開、公示上墻、規(guī)范流程。實行服務值班制。完善村干部值班制度,每天都有人值班、安排專人管理,確保群眾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實行服務承諾制。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深入開展黨員先進性承諾活動,把為民服務的內容、標準、程序、時限和責任向群眾作出承諾,在組織和群眾的監(jiān)督下實施,通過科學定“諾”、公開示“諾”、跟蹤問“諾”、民主評“諾”等環(huán)節(jié),真正把為民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實行聯(lián)合辦理制。對于服務中心或單靠某一方面難以辦理的事項,可由村服中心提出,政府出面協(xié)調,職能部門牽頭,開辟服務“快車道”,定期到中心開展服務活動。
僅2012年度,全縣利用“村級辦事處”共開展各類培訓300余場次、接待信息咨詢1100余人次、辦理建房審批手續(xù)400余份、接診病人49700余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直通車”報銷醫(yī)療費用400余萬元、開展代辦服務2400余件次、舉辦各類文體活動200余場次、調處矛盾糾紛230余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