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黨的中央組織
第二十九條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由中央委員會決定并召集之。在通常情況下,每三年召集一次。在特殊情況下,由中央委員會決定延期或提前召集。
如有代表半數(shù)黨員以上之黨的地方組織要求召集全國代表大會時,中央委員會必須召集之。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必須有代表過半數(shù)的黨員之代表出席時,方能認為有效。
出席全國代表大會之代表數(shù)額及選舉方法,由中央決定之。
第三十條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聽取、討論和批準中央委員會及中央其他機關的報告。
(二)決定和修改黨的綱領與黨章。
(三)決定黨的基本方針和政策。
(四)選舉中央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黨的中央委員會的員額,由全國代表大會決定,選舉之。中央委員出缺,由候補中央委員依次遞補之。
第三十二條 中央委員會代表本黨與其他政黨和團體發(fā)生關系,建立黨的各種機關并指導其活動,分配黨的人力和財力。
第三十三條 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由中央政治局每半年召集一次 ,但中央政治局得按情況延期或提前召集之。候補中央委員出席全會,有發(fā)言權。
第三十四條 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選舉中央政治局與中央書記處,并選舉中央委員會主席一人。
中央政治局,在中央委員會前后兩屆全體會議期間,黨的中央指導機關,指導黨的一切工作。
中央書記處在中央政治局決議之下處理中央日常工作。
中央委員會主席即為中央政治局主席與中央書記處席。
中央委員會依工作需要,設組織、宣傳等部與軍事、黨報等委員會及其他工作機關,分別辦理中央各項工作,受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及中央主席之指導監(jiān)督。
第三十五條 在前后兩屆全國代表大會期間,中央委員會得召集各地方黨委代表舉行黨的全國代表會議若干次,討論并決定當前的黨的政策問題。
第三十六條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的代表,由各省委、邊區(qū)黨委及中央直屬之其他各黨委的全體委員會議上選舉上。代表數(shù)額,由中央規(guī)定。
黨的全國代表會議,須有全國半數(shù)以上的省委及邊區(qū)黨委的代表出席。
第三十七條 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有權撤換個別不能履行自己責任的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并有權補選部分候補中央委員。但每次撤換之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或補選之候補中央委員的數(shù)額,均不得超過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
第三十八條 黨的全國代表會議所通過的決議及撤換與補選之中央委員及候補中央委員,須經(jīng)中央委員會批準后,方能發(fā)生效力。
經(jīng)中央委員會批準之全國代表會議的決議,一切黨的組織,都必須執(zhí)行。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