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6月1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對全黨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進行部署。(6月19日《人民日報》)
應該說,提及黨的群眾路線,恐怕多數干部都會脫口而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可謂是耳孰能詳,倒背如流。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知行不一,知而不行,行而無知”的現象卻比較嚴重。
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我們必須看到,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黨內脫離群眾的現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現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上。我們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
一句“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足顯這次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決心之大、信心之大,恒心之大,力度之大。
只要通曉中國歷史,幾乎沒有人不知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典故,講的就是要重民愛民安民。古希臘神話中有安泰的傳說。說的是宙斯的兒子在與大力神安泰的搏斗中發(fā)現,安泰每次被打倒在地,便能立刻站起來投入戰(zhàn)斗,是因為安泰倒地時可從地母那里重新獲取能量,于是他想辦法把安泰舉到空中,割斷安泰與大地的聯系,在空中把安泰打敗。安泰離開了大地,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就能輕易被人打倒。所以,毛澤東曾把人民群眾比作水,把我們黨比作舟,認為一個政黨要發(fā)展壯大,并長久保持執(zhí)政地位,人民群眾是根基、是后盾。脫離了人民群眾,任何政黨都不能發(fā)展。
也正因如此,“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保證”,已經成為歷史的經驗,被實踐所證實,為全黨所共識。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說,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增強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使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具有廣泛、深厚、可靠的群眾基礎。
由此可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三大”,即“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其要義也在于此。我們必須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總的“操作要領”,以堅不可摧的決心,堅定不移的信心,堅如磐石的齊心,堅持不懈的恒心,抓好這“三大”。“三大”抓好了,好的風氣才能真正興起來,干群關系才能進一步好轉,我們黨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號召力才會大大增強,才能以更好的作風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