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領(lǐng)導(dǎo)干部一般不缺 “識得破”的眼力,而是缺“忍得過”的定力。有三種動物在誘惑面前,“眼力識得破,肚里忍不過”,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
在北極地區(qū)生活的北極熊可謂兇狠,然而愛斯基摩人捕捉它的辦法很特別。他們在鋒利的雙刃尖刀上涂上一層新鮮的動物血。等血凍住,再涂第二層。如此反復(fù),尖刀變成了血坨子。然后,這柄特殊的尖刀被反扎在地上。北極熊聞到血腥味后,就會貪婪地舔食新鮮的凍血。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它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全然不知刀鋒已將它的舌頭劃破,終因失血過多,暈死過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管住自己的嘴多么重要。
在熱帶地區(qū)有一個專門捕捉猴子的辦法,就是在椰子上挖一個合適的洞,里面放滿猴子喜歡吃的果物,然后把椰子放在路邊,待猴子伸手進去抓東西吃時就去捉猴子。由于猴子握有果物,手始終出不來,這樣抓猴子一抓一個準。其實,猴子只要松開手就能跑掉。“貪財亂于心,縱欲毀于身。”面對誘惑,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是像猴子那樣緊抓不放,還是學(xué)會放手呢?
第三個故事來自民國小學(xué)的老課本。這篇名為《貪食之蠅》的課文寫道:“瓷缸貯蜜。群蠅咸集。一蠅貪食不已,足為蜜粘,不能脫。群蠅見之,皆飛去。貪食之蠅,遂死蜜中。”這只貪食之蠅原本可以天馬行空地自由飛翔,只因為“足為蜜粘”,結(jié)果死于蜜中。誘惑就在身邊,如果管不住自己的腳,便會對拋來的誘餌甘之若飴,直至不能自拔。
管不住自己欲望的人必將為外物所役,頂不住眼前誘惑的人注定失去未來的幸福。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抗拒誘惑吧,那樣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做出崇高的事情來。”黨員干部特別是領(lǐng)導(dǎo)干部應(yīng)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管住自己的嘴,不該吃的飯局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該拿的東西不拿;管住自己的腳,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一要干事,二要干凈,決不能在糖衣炮彈面前敗下陣來。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