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胸中有“數”。這是說,對情況和問題一定要注意到它們的數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數量的分析。任何質量都表現為一定的數量,沒有數量也就沒有質量。我們有許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數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統(tǒng)計、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無“數”,結果就不能不犯錯誤。例如,要進行土地改革,對于地主、富農、中農、貧農各占人口多少,各有多少土地,這些數字就必須了解,才能據以定出正確的政策。對于何謂富農,何謂富裕中農,有多少剝削收入才算富農,否則就算富裕中農,這也必須找出一個數量的界限。在任何群眾運動中,群眾積極擁護的有多少,反對的有多少,處于中間狀態(tài)的有多少,這些都必須有個基本的調查,基本的分析,不可無根據地、主觀地決定問題。
八、“安民告示”。開會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樣,讓大家知道要討論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并且早作準備。有些地方開干部會,事前不準備好報告和決議草案,等開會的人到了才臨時湊合,好像“兵馬已到,糧草未備”,這是不好的。如果沒有準備,就不要急于開會。
九、“精兵簡政”。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會議也不要開得太長。
十、注意團結那些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不論在地方上或部隊里,都應該注意這一條,對黨外人士也是一樣。我們都是從五湖四海匯集攏來的,我們不僅要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們當中還有犯過很大錯誤的人,不要嫌這些人,要準備和他們一道工作。
十一、力戒驕傲。這對領導者是一個原則問題,也是保持團結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沒有犯過大錯誤,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績的人,也不要驕傲。禁止給黨的領導者祝壽,禁止用黨的領導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業(yè)的名字,保持艱苦奮斗作風,制止歌功頌德現象。
十二、劃清兩種界限。首先,是革命還是反革命?是延安還是西安[3]?有些人不懂得要劃清這種界限。例如,他們反對官僚主義,就把延安說得好似“一無是處”,而沒有把延安的官僚主義同西安的官僚主義比較一下,區(qū)別一下。這就從根本上犯了錯誤。其次,在革命的隊伍中,要劃清正確和錯誤、成績和缺點的界限,還要弄清它們中間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例如,成績究竟是三分還是七分?說少了不行,說多了也不行。一個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績七分錯誤,還是七分成績三分錯誤,必須有個根本的估計。如果是七分成績,那末就應該對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把成績?yōu)橹髡f成錯誤為主,那就完全錯了。我們看問題一定不要忘記劃清這兩種界限: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成績和缺點的界限。記著這兩條界限,事情就好辦,否則就會把問題的性質弄混淆了。自然,要把界限劃好,必須經過細致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對于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都應該采取分析研究的態(tài)度。
我和政治局的同志覺得,要有以上這些方法,才能把黨委的工作搞好。除了開好代表大會以外,黨的各級委員會把自己的領導工作做好,是極為重要的。我們一定要講究工作方法,把黨委的領導工作提高一步。
注 釋
[1]見《老子》第八十章。原文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見《論語·公冶長》。原文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延安是一九三七年一月至一九四七年三月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西安則是國民黨反動派在西北的統(tǒng)治中心。毛澤東以此來比喻革命和反革命。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