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和“4·20”,“汶川”和“蘆山”,原本平凡的日子,平凡的縣城,都因地震變得不平凡,地震將他們載入中國乃至世界的災難史冊。汶川與蘆山,都與龍門山斷裂帶有緣,他們同在一個地震帶,他們都因龍門山斷裂而成“難兄難弟”,都因龍門山斷裂而牽動億萬人民的心。
“5·12”,一場新中國成立以來傷亡最慘重的地震,讓國人痛定思痛。“5·12”1804天后,距離汶川僅85公里的蘆山,一場7.0級地震,在再添一道傷疤。
“天府之國”,五年內(nèi)兩場特大地震的傷害陰影,不會在短時間內(nèi)消除。它留給人們心靈的創(chuàng)傷,也會經(jīng)久難愈。雖然,地震帶給人民內(nèi)心深處的痛還在,但是我們今天看到更多的是受難同胞的笑臉和堅強,看到了他們走出陰霾的信心和勇氣。
汶川與蘆山,沒有因地震而被民族所拋棄。相反,而因全國上下扶手相連,匯聚成一股促使中華民族進步的洪流。它將教育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高擎愛國主義、社會主義、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旗幟,為“中國夢”不斷提供正能量。
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shù)摹?rdquo;多難興邦,龍門山斷裂給了中華民族飽含憂患的意識、悲壯奮進的力量,給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聰慧睿智的思想。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經(jīng)過龍門山斷裂兩次災難的洗禮,我們更要倍加銘記災難,直面未來,凝聚更多“中國夢”的正能量。
“多難興邦者,涉庶事之艱而知敕慎也。”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取決于面對災難時凸顯的智慧,取決于在逆境中迸發(fā)的精神力量。龍門山斷裂,阻礙不了中華民族的前進,相反,給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與智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