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強全局意識,著力解決好“大局觀”問題。
什么是大局?對于我們來說,**的水利發(fā)展是大局。因此,一要增強全局意識,必須要以大局為重,抱著對事業(yè)高度負責的精神,跳出科室站所工作的小圈圈,自覺地把自己線上的工作、個人的工作置于這個大局中來考慮,做到上下貫通,左右協(xié)同,對基層、對群眾多服務、少卡壓,多設路標、少設路障,樹立正確的大局觀,努力克服“自以為是”、“自講自”、“憑自己性格、憑自己高興做事”等不顧大局的言行,以良好的機關作風與服務效能保證水利工作的全面落實。二要增強大局意識,必須要以團結為重。團結問題事關全局,團結出凝聚力、出戰(zhàn)斗力、出生產(chǎn)力、也出干部。我們每一位干部職工都要充分認識到一起共事,是一種機遇、是一種緣份,要象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團結。由于我們每個人的性格、年齡、知識各不相同,長期相處,難免有這樣或那樣誤會、隔閡和疙瘩需要大家以寬闊的胸懷,容人容事之量,容言之胸,加強溝通、加強理解、加強協(xié)作、當好角色,搞好團結。三要增強大局意識,必須要以集體榮譽為重。“單位榮,大家榮”。單位的榮譽是靠大家一起努力爭取的,更要靠大家來共同維護集體榮譽。如果一個科室站所干得不好、一個干部出了問題,那么都會影響我局的集體形象。因此,我們要堅決制止損壞我局集體形象和集體榮譽的人和事,堅決反對無中生有、有意擴大事實“打小報告”的個人行為,堅決維護來之不易的集體榮譽和大好局面。
(二)增強勤學意識,著力解決好“學習力”問題
干事創(chuàng)業(yè)、加快發(fā)展,既要有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更要有干事的本領。本領從哪里來?學習是唯一途徑。當前,面對日益復雜繁重的工作任務,我們有些干部在工作中總覺得“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頂用、硬辦法不能用”,工作打開不了局面、出不了成績,歸根到底還是學習不夠、眼界不寬,素質能力與業(yè)務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廣大干部都要把學習當作立身之本和第一需要,牢固確立學習為本、終身學習的理念,做到自覺學習、學以致用、學用結合。要學以明理,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切實掌握這些基本理論的科學體系和精神實質,不斷提高自己政治理論水平,打牢立身做人的思想基礎。要學以增智,緊緊圍繞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學習掌握法律法規(guī)、水利業(yè)務、水利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和業(yè)務水平。要學以致用,著眼于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自覺把學與思、知與行結合起來,堅持邊學習邊思考,邊思考邊實踐,把學習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和促進工作的舉措。要經(jīng)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及時了解新情況、發(fā)現(xiàn)新問題、提出新思路,確保我們的決策和措施更加符合發(fā)展規(guī)律、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群眾意愿。
(三)增強責任意識,磁力解決好“執(zhí)行力”問題。
責任既是一種義務,也是一種職責,更是我們推動水利事業(yè)發(fā)展的原動力。責任意識的強弱決定執(zhí)行力度的大小,執(zhí)行效果的好壞。古人云“不患無策,只怕無心”。責任是份內應做的事情,是一種客觀需要,也是一種主觀追求。有了責任心,就有了做好工作的激情和動力,做起工作來就會積極主動、用心。沒有責任心,就不會有主動性、自學性。凡責任心強的人,就會在其位、謀其政、行其權、負其責,執(zhí)行起來就會真正做到?jīng)]有任何借口、不發(fā)任何牢騷、不談任何條件、不講任何代價、不計任何得失。反之,該做不做,任務起來越重,問題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差。由此可見,工作有難易之分,能力有高低之別,但關鍵的還是責任心。而執(zhí)行力就是執(zhí)行并完成任務的能力。執(zhí)行力實際上體現(xiàn)的是精神狀態(tài)、工作態(tài)度和道德修養(yǎng),它需要激情和動力,需要用心去做事。“沒有任何借口是執(zhí)行力的表現(xiàn),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zhí)行。”努力做到“今天的事情,今天辦;明確的事情,馬上辦;能合并的事情,不分開辦;能一次辦的事情,不分次辦。”敢于“變通、暢通、疏通、溝通”,精于“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難事巧辦、急事快辦”。提高執(zhí)行力,貴在自覺,重在履責。我們都要樹立一種“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這樣
,干勁就會更足,熱情就會更高、辦法就會更多、執(zhí)行力就會大增。
(四)增強公仆意識,著力解決好“服務力”問題。
為人民服務,做人民公仆,這既是黨的光榮傳統(tǒng),更是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的首要問題。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們的全部工作。因此,我們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政治上代表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為了群眾,才能贏得群眾的信任。那么,如何提升機關服務力問題需要大家共同破解的一個課題。服務力是從現(xiàn)代企業(yè)當中衍生出來的一個名詞,是衡量企業(yè)核心的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來講,基層也可以認為是機關的顧客。機關服務力強不強,能不能充分關心基層、體諒基層,有效指導基層、服務基層;能不能想基層所想,急基層所急,解基層所難,不僅僅是個工作問題,更是一個重大的作風建設問題,關系著機關在基層單位和基層群眾中的形象。因此,要針對水利系統(tǒng)存在服務意識不強、服務目的不端正、服務方式不科學和服務方法不當?shù)葐栴},要把機關科學指導、有效指導基層作為重要的服務內容,真正為基層解決薄弱環(huán)節(jié)和難點問題上有思路、有辦法、有成效、不斷提升“融心治水?融情利民”361°水利服務品牌影響力。
(五)增強守紀意識,著力解決好“庸懶散”問題
“庸懶散”問題既是機關通病,但也必須正視解決的問題。我局要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八項規(guī)定》為主線,把治理干部隊伍中存在的履職不力、作風不實、效能不高、紀律不嚴等問題,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懶增效率,以治散正風氣,以治腐保干部。要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征求干部職工和服務對象的意見建議,找準機關庸懶散問題的癥結,梳理突出問題,深刻分析原因、明確努力方向,特別是工作機制、工作紀律、工作作風、工作效能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要認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措施,完善工作機制,努力使“十個不讓”(一不讓到機關辦事的群眾在我這里受冷落;二不讓上級安排的工作在我手里拖延;三不讓正在辦理的事項在我這里積壓;四不讓違反制度的行為在我身上發(fā)生;五不讓各種差錯在我這里出現(xiàn);六不讓有損團結的事情在我身上發(fā)生;七不讓不健康的信息在我這里傳播;八不讓不廉潔的行為在我身上滋生;九不讓機關整體形象在我這里受影響;十不讓公職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在我這里喪失)成為廣大干部職工的自覺行動,不斷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效能型、和諧型、廉潔型機關建設。
三、狠抓落實,務求我區(qū)水利系統(tǒng)思想作風效能建設取得實效
干部學習重在自覺、重在運用;干部作風貴在務實、重在實干;抓思想作風效能建設貴在抓實、重在實效。加強機關思想作風效能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不可一蹴而就,必須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形成制度,狠抓落實,務求實效。
一是精心組織,認真實施。機關思想作風效能建設是一項貫徹全年始終的工作,需要常抓常新常見效。而這次封閉式集中教育活動共安排2天時間,其具體安排是:2月28日上午,進行組織動員、領導講話和群眾方法報告;28日下午,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報告、中層干部月工作例會。3月1日上午,召開工作通報會、參加省廳黨風廉政建設視頻會議和舉辦工會新春活動;1日下午,走進星星集團,學習先進發(fā)展理念與科學管理經(jīng)驗,走進東山頭村,學習新農(nóng)村建設與村民自治工作經(jīng)驗,為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主題活動奠定思想基礎。
二是統(tǒng)籌兼顧,務求實效。開展思想作風效能建設集中教育活動,要與開展“深化雙服務、助推開門紅”、“走進基層、走進群眾,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以及 “惠民惠企服務懇談會”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與開展以黨風廉政建設和作風效能為重點的機關制度規(guī)范化建設、“一字文化”建設、“合理化建議”以及緊密結合起來;與推行“項目化管理服務法”、“抓落實七步工作法”,統(tǒng)一認識、強化責任、轉變作風、優(yōu)化服務、拔釘破難、開拓創(chuàng)新和督查考核,全面落實今年水利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責任,圓滿完成今年水利各項目標任務結合起來,取得我區(qū)水利系統(tǒng)思想作風效能建設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是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加強機關思想作風效能建設關鍵在黨組,關鍵在干部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努力做到局長牽頭主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合力抓,經(jīng)常抓,抓經(jīng)常,明查暗訪,問責問效,督促檢查,不走過場,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同志們,開展思想作風效能建設,深入人心是關鍵,聯(lián)系實際是途徑,求真務實是落腳點。我們要乘著黨的十八大東風,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更加扎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奮力推進**水利改革發(fā)展新跨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首善之區(qū)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