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作風要進一步加強。一是要做數(shù)字型干部。作為主要領導,主政一方,作為分管領導,分管一塊,都必須做到底數(shù)清,情況明,跟工作有關的數(shù)據(jù)要能“一口報”。現(xiàn)在有的干部只知道“123”,“456”就不清楚了,“789”就根本不會答了,這是工作作風漂浮的表現(xiàn),這樣的干部肯定適應不了未來的發(fā)展。二是要敢于碰硬?,F(xiàn)在好人主義的風氣在不少地方和單位存在,寧可事業(yè)受損,公家受損,也不敢較真,怕得罪人。不敢較真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沒把公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如果真對XX人民有感情,把XX人民當成自己的親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姐妹,感情能達到的這樣的程度,把XX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各項工作自然就到位了。今后誰開展工作,主政一方,出現(xiàn)損失就追究誰的責任。不作為的行為就是失職、瀆職。三是要敢于較真。俗話說,蓋屋不撩檐,一拖兩三年。在一些工作的推進過程中,虎頭蛇尾、大而化之,不做到極致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就拿高速連接線的路燈來說,前幾天晚上我路過特意數(shù)了一下,還有17盞燈沒亮。干任何事情一定要較真,一定要把它做到極致,做到位,做成亮點,做一件、成一件。我們現(xiàn)在的半拉子工程太多了,要么就不做,要做就別丟個尾巴在那。今年必須痛下決心把這個問題解決掉。XX的發(fā)展沒有資源、地理等外因的優(yōu)勢,只有靠干部的內(nèi)因優(yōu)勢,打“干部牌”,靠人定來勝天。四是要快抓實干。我們工作推進的速度相對于過去,是快了。但跟現(xiàn)在發(fā)展的要求相比,還是慢;相比別人,更是慢。原因出在哪?沒人盯(釘)。一個是目字旁的盯,一個是金字旁的釘。很多人習慣于把事情逮在手里,不管不問,不去推進。上面不布置、不檢查,就放在那里放著;上面一布置、一檢查,就到處找借口推諉。要是把工作當成自家的事,會不主動嗎?會不去盯嗎?現(xiàn)在談工作就講具體的東西,重要性、必要性,談認識、談體會,都不需要。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上,慶軍市長的講話精髓就是一句話“政府抓落實就是一個字‘干’”。
(三)工作能力要進一步提升?,F(xiàn)在不敢管、不想管、不會管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各地各部門的主要領導要切實負起抓班子、帶隊伍的責任。一要牢固樹立爭創(chuàng)一流的意識。有些工作,我們主觀上不是做政績工程,但實際效果上就是做了形象工程。為什么?因為我們
不少干部眼界不高、視野不寬,跳不出固有的框框和模式,不能把工作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格局上去定位、去思考。就拿栽樹來講,跟市區(qū)相比,我們栽的樹都是“營養(yǎng)不良”的。我們干任何事,心里始終要有一股勁,一定要瞄準全省一流,在全國都要能叫得響。如果今天比昨天好,明天還認為今天好,這叫進步;如果今天比昨天好,明天認為今天不好,這叫負擔。任何一個領導干部在一個地方工作,都是階段性的,但工作的痕跡是長期留存的,一定要立足長遠,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多留精品,少留遺憾。二要提高解決舊矛盾、駕馭新問題的能力。拿上訪老戶來說,有時候我們認為已經(jīng)無能為力、束手無策了,認為這是歷史遺留問題,在我們手上解決不掉。這恰恰暴露出領導干部的能力危機,需要在具體問題中不斷摸索破解難題的方法。我要說的是,不管哪一任留下的問題,交到你手上就是你的任務。任何人都是昨天的今人,又是明天的昨人。我們?nèi)绻唤鉀Q前人留下的問題,那我們的后人也不會為我們解決問題。三要加強資源統(tǒng)籌整合的力度。在任何一個地方干工作都要立足長遠、通盤考慮,干一塊、成一塊,不能今天栽棵樹,明天建個渠,后天修個街。設想一下,一個人西裝革履,從上到下一身名牌,唯獨沒有穿鞋子。你是關注他的衣服,還是他光著的腳?同樣道理,一個地方迎接上級檢查,迎檢的部分搞得漂漂亮亮的,但周邊的環(huán)境破舊不堪,那留給人印象深的到底是什么?到一個地方干工作,要學會統(tǒng)籌,把路、樹、水、燈一次性布置好,然后范圍再逐步擴大,這就叫集聚效應,達到“各炒各的菜、共辦一桌席”的效果。全國的發(fā)展也是先沿海,再中部,然后才搞西部大開發(fā)。合肥發(fā)展得這么好,也不是撒胡椒面。栽樹是要有路的,路的周邊是要有環(huán)境的,這就要求對資金、項目的統(tǒng)籌整合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四要加強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有的工作推進慢,不得法,主要原因是對群眾的訴求、意愿不了解。群眾沒有把干部當成親人,所以就不服你。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群眾都不信服你,工作還怎么干?現(xiàn)在少數(shù)村(居)書記、主任,本事不大,架子不小,脫貧致富能力不強,推諉扯皮功夫不淺。對群眾說三道四、指手畫腳,有的甚至還動手打人,對這種情況,就是要從嚴懲處。這段時間我作了一些調(diào)研和了解,全縣現(xiàn)在有289個合作社,覆蓋全縣15萬農(nóng)戶。如果能把這289個合作社負責人培養(yǎng)好,充實到我們的村(居)隊伍中,就能對村(居)隊伍建設起到很大的加強作用。
二、要創(chuàng)優(yōu)環(huán)境
發(fā)展要借勢,也要借光,我們要把所有的窗簾全部打開,想盡辦法讓陽光多照進我們的房子里。那就是全縣上下要同唱“加快發(fā)展、富民強縣”一首歌、同奏“搶抓機遇、跨越趕超”一支曲,齊心協(xié)力、心無旁騖地把XX發(fā)展上去,讓XX老百姓都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大家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形成“上下同欲者勝”的良好局面,讓外面的人,只要是講到XX,都翹大拇指。
(一)一定要有好的狀態(tài)。人總得要有點精神,干部隊伍最需要的,是一個好的精神狀態(tài)。我們要時時牢記,自己是XX的干部,承擔著組織的信任、人民的重托和厚望,一定要有如坐針氈、如履薄冰、寢食難安的緊迫感。同時,工作還要充滿激情。薄熙來講,重慶的各個縣區(qū)發(fā)展要像嗷嗷叫的“小老虎”一樣。我們的干部也要這樣,充滿激情地干事。當干部是辛苦,但是當干部,組織和人民也沒虧待大家。在位的時候也許認為自己本事很大,但真正離開這個位子的時候,本事不一定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任何人發(fā)揮本事的機會都是組織給的。組織上不給,一點本事都沒有?,F(xiàn)在有的干部說組織上虧欠他,跟組織討價還價。你不干,地球照樣轉(zhuǎn),不要覺得自己多有本事。
(二)一定要有好的隊伍。這支隊伍一定要是團結(jié)、緊張、嚴肅、活潑的。前段時間我在調(diào)研時發(fā)現(xiàn),有的班子不團結(jié),這是大局觀念、品德修養(yǎng)、能力素質(zhì)不高的表現(xiàn),是對XX發(fā)展缺乏責任感的表現(xiàn)。打個形象的比喻,全市這幾個縣(市)都是帶著一百斤重的東西準備下飛機的人,要去機場外面搭車。下了飛機,XX是穿著布鞋扛著走,肥西、肥東是用小推車推著走,廬江、巢湖不僅有推車,還專門給了他一個扶持政策,從機場的代步電梯走,他的一步就相當于我們的三步,而且他是不會讓我們上電梯的。我們什么都沒有,只能靠人拉肩扛,不咬著牙加把勁,就趕不上車,趕不上車,就會被丟下來。這就是我們目前面對的現(xiàn)狀,要想趕得上,一要靠創(chuàng)新,二要靠隊伍。凡是有利于XX發(fā)展,有利于XX事業(yè),有利于XX人民的事情,只要不違背國家法律法規(guī),政策沒有禁止的,就大膽試、大膽闖。紅燈不闖、黃燈不停、綠燈快行,用時間贏得空間,用速度縮小距離。另外,我們的隊伍一定要形成互相補臺、互相支持的局面,任何人都沒有鬧不團結(jié)的權(quán)利。不怨基礎,不怨他人,不糾纏過去,不搞無謂的爭論,目標一致向前看,團結(jié)一致朝前走,做到合心、合拍、合力,同心、同向、同步,對工作較真,對矛盾寬容?;ハ嘌a臺,才會好戲連臺;互相拆臺,肯定共同垮臺?;ハ嘌a臺,互相支持,是領導干部個人品德修養(yǎng)和境界的表現(xiàn)。能在一塊共事是緣分,要珍惜緣分,否則到最后一張調(diào)令,兩行半字就把你調(diào)走了,回過頭來再想,只會覺得人生如夢。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