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的統(tǒng)一部署和要求下,市委黨校為了進一步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提高干部培訓工作針對性和實效性,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的具體安排,專門成立課題組,對干部教育培訓狀況進行了調研。調研采取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20份,收回102份,收回率85%,其中有效問卷92份?,F(xiàn)將調查情況介紹如下: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此次參與調查對象包括市委黨校2009年中青一班、縣處級進修一班和鄉(xiāng)鎮(zhèn)長培訓一班,其中男75人,占總人數(shù)的81.52%,女17人,占總人數(shù)的18.48%。被調查者的年齡、學歷及工作崗位情況如圖所示:
參與調查的學員中,35歲以下的8人,占總人數(shù)的8.70%,35歲的4人,占4.35%,36-45歲的人數(shù)最多,48人,占總人數(shù)的52.17%,46-60歲的32人,占34.78%。數(shù)據(jù)顯示,麗水市干部隊伍日趨年輕化。
從學歷統(tǒng)計圖來看,大學本科學歷人數(shù)占到了總數(shù)的76.54%,本科以上的占19.75%,由此可見,領導干部隊伍的文化程度和學歷層次大幅提高。
參與調查的學員中,34.94%來自市直機關,19.28%工作崗位在縣(市)區(qū),8.43%來自縣直機關,37.35%來自鄉(xiāng)鎮(zhèn)。
二、干部教育培訓問卷調查基本情況及特點分析
(一)干部學習心理特點
干部學習心理特點涉及5個問題,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干部學習心理特點
1、當工作或生活中遇到新問題時,您一般希望
(1)盡量自主地解決
91
98.91%
(2)依靠他人安排和幫助自己解決
1
1.09%
2、當要學習某個新內容時,您大多希望
(1)根據(jù)自己的情況,盡量自主、靈活地進行學習
40
43.48%
(2)去參加組織安排的集中培訓或學習
52
56.52%
3、在不去參加集體授課的情況下,您是否曾自學并掌握了新理論與新知識
(1)每年至少有三次以上
54
58.70%
(2)幾乎沒有
38
41.30%
4、在學習培訓之前,您是否想知道該學習培訓對您工作和生活的直接作用
(1)很想知道
70
76.09%
(2)無所謂
22
23.91%
5、學習培訓時,您是否希望教學盡量聯(lián)系您工作和生活的經(jīng)歷
(1)很希望
78
84.78%
(2)無所謂
14
15.22%
從結果上看,干部學習心理特點與諾氏總結的成人自我指導性學習心理特點基本吻合。從問題1、4、5的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干部在自我概念、對學習需要的意識、自身工作生活經(jīng)驗的作用、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等方面,被調查者選第一個選項的答案的比例均在76%以上,充分體現(xiàn)了成人自我指導的學習心理特點:能真切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需要,自主負責地進行有關學習的決策,對學習的準備狀態(tài)具有務實性。從問題2和3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有超過四成的學員希望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主、靈活地進行學習,而接近六成的干部學員已經(jīng)習慣于集體教學方式,超過一半的學員認為自己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可見,干部具有一定的學習欲望且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但對灌輸填鴨式集體教學方式已有相當?shù)囊蕾囆浴?/p>
(二)干部培訓動機和培訓內容需求
對于當前干部參加教育培訓動機,排名前四位的分別是:為了學習目前工作和生活所需要的理論常識和實用知識(67.39%),為了學習解決分析問題的方法(63.04%),為了增大交往面(40.22%),為了提升黨性修養(yǎng)(31.52%)。幾乎所有參與問卷調查人員都選擇了一個以上的選項,其結果表明干部參加教育培訓的動機是多樣的,盡管
也出于一些外在動機,但干部學習更有效的動機是內在性的,主要是為了不斷的自我實現(xiàn)。
從干部培訓內容需求情況看,干部培訓內容需求同樣呈現(xiàn)多樣性。
表2:干部培訓內容需求
最需要的理論和知識
贊同人數(shù)
領導科學
66
經(jīng)濟學
52
法律知識
51
政治理論
49
行政學等現(xiàn)代管理知識
42
心理學
42
國際國內形勢
39
社會學
28
計算機知識與技能
17
科技文化知識
14
專門業(yè)務知識
11
外語
5
認為現(xiàn)階段最需要的理論和知識的多項選擇中,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排序前四位的是:領導科學、經(jīng)濟學、法律知識和政治理論,選擇人數(shù)均在一半以上。其后依次是行政學等現(xiàn)代管理知識、心理學、國際國內形勢和社會學。結合問卷開放性問題“您在黨校學習期間,最想研究和解決思想和工作中的哪些問題”,調查結果顯示:在理論方面,干部來黨校學習,最期望的是能深入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及結合實際在實踐中如何運用的問題;在實踐方面,學員在黨校學習期間,最想研究和解決問題最為集中的是涉及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熱點現(xiàn)實問題;在專業(yè)知識學習上學員對領導科學、經(jīng)濟學、法律的需求分列前三位,需求度最高。其中71.74%的學員選擇了領導科學,說明學員對提高執(zhí)政水平和領導能力的意識十分強烈。
表3:干部能力提高需求
需提高的能力
贊同人數(shù)
創(chuàng)新能力
69
應變能力
53
應對突發(fā)事件能力
53
決策能力
49
協(xié)調能力
43
依法行政能力
43
政治洞察能力
42
表達能力
41
心理調適能力
39
調研能力
38
策劃能力
35
溝通能力
35
組織能力
33
公共服務能力
31
藝術鑒賞力
28
針對能力提高需求,結果如表3所示,被調查者認為現(xiàn)階段最需要提高的能力排序前四位的是:創(chuàng)新能力、應變能力、應對突發(fā)事件能力和決策能力,選擇人數(shù)均在一半以上。其后依次是:協(xié)調能力、依法執(zhí)政能力、政治洞察能力、表達能力、心理調適能力和調研能力。從調查數(shù)據(jù)看,創(chuàng)新能力、應變能力和應對突發(fā)事件能力的需求比較高,反映了干部對提高自身能力的需求和方向,這也為黨校干部教育培訓方向提供了參考。
(三)干部培訓課程設置需求
69.88%的參訓人員認為黨校的教室布置、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較完備、舒適。這是對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硬件設施的肯定。
在培訓時間設置方面,38.46%的學員認為領導干部一次培訓時間以一個月為宜,27.47%的學員認為以兩個月為宜,這說明黨校已有的培訓時間設置比較符合學員的要求。同時,也有學員建議培訓時間長
短應視培訓內容而定,彈性調節(jié)。
表4:干部培訓重點
培訓重點
贊同人數(shù)
提高綜合素質
67
更新觀念
65
開拓眼界
58
提高理論水平
43
提高工作能力
37
學習知識
20
關于干部教育培訓重點的調查結果(表4)顯示,公務員普遍認識到原有的文化水平和專業(yè)知識已逐漸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和工作的要求,目前迫切需要更新觀念,開拓眼界,提高綜合素質。結合表2和表3,這些調查結果對黨校新一輪干部培訓的內容和課程的設置提供了新的思考。
(四)干部培訓方式方法
81.18%的被調查者參加過的培訓中,教學活動大多是由教職人員規(guī)劃的。86.36%的學員參加培訓時的教學方法是由教師向學員集體地講授。說明到目前為止,干部教學活動還是以教師為主體的灌輸式培訓,缺乏學與教之間的雙向互動。而在讓學員們選擇喜歡的培訓方式時,傳統(tǒng)的集體授課已經(jīng)不再是最受歡迎的培訓形式。調查結果如表5所示,干部培訓形式要求同樣呈現(xiàn)多樣性,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干部更傾向于實踐考察、案例教學、交流式教學和專題調研。同時,參加調查的學員強調在培訓時要把不同的培訓方式結合起來,理論結合實踐,效果更好。黨校目前的培訓方式主要是教師講授、專題講座相結合,同時輔以討論交流、專題調研、實踐考察等教學形式,可以說基本上滿足了干部培訓的需求,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仍是主體,培訓方式的多樣性有待進一步深入加強。
表5:干部培訓方式
表5:干部培訓方式
培訓方式
贊同人數(shù)
實踐考察
70
案例分析
57
交流式
34
專題研究
32
教師講授
31
問題研討
30
與高校聯(lián)合針對特色崗位、特殊職能領導開設的專題專業(yè)培訓
26
情景模擬
18
電化教學、遠程教學與課堂教學結合,脫產(chǎn)學習與在職自學結合
15
雙講、多講式
9
(五)干部培訓師資
88.64%的參訓學員認為干部教育培訓中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給學員以必要指導和幫助,以利學員自主、靈活、有效地學習,而不是詳細地向學員講授課程。這提示黨校教職人員應讓學員盡量自主負責地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起的是一個促進者的作用。
調查顯示,黨校教師的教學水平普遍得到承認。在您對黨校教師群體授課的滿意度的總體評價選擇中,很滿意的占9.3%,滿意的占58.14%,基本滿意的占32.56%,不滿意度為零。這說明學員對黨校教師培訓效果的總體評價是比較好的。
在哪幾類教師的培訓效果最好的選擇中,三類教師的選擇率不相上下。選擇市委黨校教師的有34人,選市內外特聘教師的有35人,選市內領導干部的有39人。調查數(shù)字顯示,黨校教師選擇率只是稍稍偏低,反映了黨校教師隊伍與市內外特聘教師的差距并不大,而市內領導干部的得票是最多的,這也說明我市領導干部在學術研究上的高水平,他們的專題報告與麗水當?shù)厍闆r緊密結合,具有指導性和實踐性,能幫助學員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拓寬思路,因此頗受歡迎。
(六)干部培訓考核
在干部培訓考核應當采取哪種形式的選擇中,排序第一位的是撰寫論文或調研報告,占55.43%,排序第二的是開卷考試,占38.04%。也有不少學員選擇了其他,表示考核方式也可以多元化,比如閉卷考試占總成績的30%,調研占總成績的30%,討論交流占總成績的20%,平時表現(xiàn)占20%。這即反映了干部對培訓考核的選擇,又體現(xiàn)了成人教育培訓的需求和特點。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參加過的學習培訓中,76.25%的學員是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來考核培訓成果的,說明現(xiàn)階段已有的考核方式基本符合學員對培訓考核方式的需求。
三、當前干部教育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上述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參加問卷調查的學員對當前干部教育培訓在服務干部全面成長的基本評價是滿意的。他們認為在黨校接受培訓,能更加系統(tǒng)地進行理論學習,汲取新知識、新觀念,培養(yǎng)新思維,開拓視野,學員與教師、學員與學員之間的相互交流,亦能取長補短、增加友誼,這些對于提高領導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促進領導干部全面成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盡管絕大多數(shù)干部對當前培訓的整體效果感到基本滿意,但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表6:培訓不足之處
不足之處
贊同人數(shù)
缺乏靈活多樣的培訓方法
66
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
47
師資力量不夠強
40
培訓體制不夠完善
31
培訓對象缺乏針對性
20
培訓條件和環(huán)境欠佳
17
多頭培訓、重復培訓
14
第一,培訓方式缺少一定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如表6所示,有66位(71.73%)學員認為主體班的培訓方式相對呆板,缺乏靈活性。大家認為當前培訓形式還是較為單一,灌輸式授課多,啟發(fā)式教學少;教師講的多,互動式教學少;論點、觀點多,案例分析少。雖然近些年黨校一直強調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大力提倡并積極推進研討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拓展訓練式教學,但真正能夠落實并熟練運用的并不多,學員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還是有待強化。
第二,培訓內容和培訓對象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問卷調查中,有47位(51.09%)參訓學員認為干部的培訓仍然存在針對性不高、實用性不強、理論性知識太多、實踐性知識太少等問題。有20位(21.74%)學員認為培訓對象缺乏針對性。大家普遍認為,在教學內容上各個班次大同小異,教學專題雷同,教學內容類似,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同一個老師講的內容幾乎是千篇一律的;組織安排的內容多,個人崗位需求的內容少;教師講什么,學員聽什么,與干部思想工作、實際工作聯(lián)系不夠緊密,感到培訓內容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干部的實際需求,培訓教學內容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充實。
第三,培訓師資力量不夠強。盡管在前面的調查中學員對黨校教師群體授課的滿意度頗高,但仍有40位(43.48%)學員認為教師的素質要進一步提高。大家認為師資隊伍建設整體狀況與培訓工作的發(fā)展要求不完全相適應?,F(xiàn)在,進入干部隊伍的門檻越來越高,干部的文化水平與知識層次越來越高,他們對授課教師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目前黨校善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具有研究式教學和能力培養(yǎng)的高水平教師還是偏少。如何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積極引進高級人才,成為黨校亟待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第四,培訓體制不夠完善。有不少學員(33.70%)反映當前的干部培訓體制有待完善,最突出的問題是調訓制度不足,參加培訓的機會不均等,市直機關干部的培訓機會比縣、鄉(xiāng)級干部的機會相對更多,建議適當將調訓制度向基層干部傾斜。多頭培訓、重復培訓的問題依然存在,有學員建議副科以上的干部應分類規(guī)劃,具體到人,一般每人兩年內不要超過2個月的各類培訓為宜。
四、此次干部教育培訓狀況調查的啟示和建議
第一,必須創(chuàng)新培訓形式,增強培訓針對性。干部培訓方式要由單一的課堂授課輔導向多元化、靈活性的教學方式轉變,增加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性,多開設一些情景模擬、案例討論分析、對策研究、雙向交流、實際觀摩等課程,增強學員與老師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增強教學吸引力,提高干部分析問題能力和行政操作能力。要運用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化手段,開展異地同步教學提高教學資源的利用效率,使廣大干部的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始終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要始終堅持把教育培訓與實踐鍛煉統(tǒng)籌起來,使干部在實踐鍛煉中增長新知識、新本領、新技能,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第二,突出重點,拓寬培訓內容。按需施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必須更加注重培訓內容的針對性。要充分利用這次干部教育培訓需求調研結果,將領導干部選項比較集中、真正想學愛聽的內容作為教育培訓的重點課程,安排專門的教學單元,突出科學性、體現(xiàn)時代性、注重適用性。按照培訓的總體目標分類培訓、分級實施、分步落實。
第三,進一步加強教學資源建設。一要建設高素質的干部教育師資隊伍。有計劃地引進高學歷、高水平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同時加大在職教師的繼續(xù)教育,要對他們進行理論更新的基礎上,通過掛職鍛煉、參與市委、政府重大調研課題研究等活動,增強他們的實踐性,便于他們在教學中更好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另外,多請外地專家學者和既有一定理論水平又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領導干部以及業(yè)務骨干擔任客座教師,發(fā)揮他們的特長。二要加強教育基地建設。在繼續(xù)加大黨校和行政學院軟硬件投入的基礎上,重視運用和開發(fā)全社會的教育資源,用開放式思維和市場運作方式,使全社會的教育資源為干部培訓所用。
第四,進一步完善培訓管理體制。教育培訓只能起增加和更新知識、提高工作技巧、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的作用,而要真正提高干部的素質還要依靠整體體制、機制改革。一要創(chuàng)新調訓機制。在排定主體班次之前要充分調查研究,深入了解不同類型、層次學員的實際需求,在班次設置、培訓內容、抽調對象和時間安排上作出統(tǒng)籌安排。二要加強學風建設。切實加強對學員培訓的考核評估,認真做好建章立制和監(jiān)督考核工作,完善各類培訓班管理規(guī)章制度;建議堅持訓用結合,把干部參加培訓期間的表現(xiàn)作為考核和晉升的重要依據(jù)。三要建立和完善教師考核機制。強化激勵約束制度,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