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會議上的發(fā)言 (1918年2月24日)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中央委員會會議上的發(fā)言 (1918年2月24日)

記錄

1

討論派遣代表團去布列斯特簽訂和平條約的問題。

列寧同志認為必須保持同原代表團的繼承性,由于卡拉漢同志一人不夠,最好越飛和季諾維也夫兩位同志也去。

2

阿·阿·越飛堅決不肯去,他說,“簽訂和約是斷送整個布列斯特政策”。

列寧同志說,他并不堅持要越飛去擔任簽訂條約的全權(quán)代表,但是他認為越飛同志以顧問的身分去是必要的。當然,德國人唯恐我方反對,寄來了最后通牒式的答 復(fù),但是當看到我們同意簽訂和約時,他們也會同意談判。因此就需要一個了解全部情況的顧問。如果到那里只是簽一下字,那當然就什么也不用說,而顧問甚至可 以不出席會議。

3

列寧同志說,拉狄克反對締結(jié)和約,但是他同意去,可是波蘭人不許他去。

4

在爭論過程中,列·達·托洛茨基說,這次去布列斯特只是在和約上簽一下字,那里并不需要阿·阿·越飛,因為最重要的問題,德國人的答復(fù)里已經(jīng)談到了。

列寧同志認為他的看法不對,因為簽訂條約無疑需要專家,但是我們沒有這樣的專家,即使是簽訂通商條約方面的專家也沒有。本來克拉辛可以去,但是他到斯德 哥爾摩去了,要過一個時候才能回來。正如代表團所說,我們要咬緊牙關(guān)簽訂和約,但是我們不知道事態(tài)將如何發(fā)展,不知道在代表團到達布列斯特之前會發(fā)生什么 事情,因此越飛以顧問的身分去是必要的。總之應(yīng)該注意到,我們給代表團的任務(wù)是:只要有可能,就進行談判。

5

在討論過程中,格·葉·季諾維也夫和格·雅·索柯里尼柯夫兩人被提名為和談代表團成員的候選人。

列寧同志認為,應(yīng)該把他們兩人都派去,如果問題只是在和約上簽一下字,那么跟契切林商量一下下一步的做法以后,兩人就可以馬上動身。

6

格·雅·索柯里尼柯夫聲明,他不去布列斯特,如果中央委員會硬要他去,他就退出中央委員會。

列寧同志請同志們不要激動,并且指出,彼得羅夫斯基同志可以以人民委員的身分參加代表團前往。

7

討論列·達·托洛茨基關(guān)于辭去外交人民委員職務(wù)的申請書。列寧同志指出,這是不能接受的,改變政策會引起危機。政策征詢書已寄往各省[178],進行一些爭論決不會有害處。

他提出一項實際建議:中央委員會請托洛茨基同志把自己的申請書擱到中央委員會下次會議即星期二再提出。(修正:擱到代表團從布列斯特回來。)

8

列寧同志提議表決以下聲明:中央委員會認為,現(xiàn)在不能接受托洛茨基同志的辭呈,請他把自己這個決定推遲到代表團從布列斯特回來或者實際情況改變以后提出。

通過。3票棄權(quán)。

9

列·達·托洛茨基認為,既然他的申請書未被接受,他就不得不避免在官方機關(guān)露面。

列寧同志提議表決:中央委員會聽取了托洛茨基同志的聲明,完全同意托洛茨基同志在人民委員會解決外交問題時缺席,但是請托洛茨基同志在解決其他問題時不要缺席。

通過。

10

討論阿·洛莫夫、莫·索·烏里茨基、弗·米·斯米爾諾夫、格·列·皮達可夫、德·彼·博哥列波夫、亞·彼·斯蓬德關(guān)于辭去在人民委員會所任職務(wù)的申請書。莫·索·烏里茨基希望能公布他們辭去黨和蘇維埃重要職務(wù)的申請書。

列寧同志提議通過:中央委員會請?zhí)岢錾暾垥耐緜儼炎约旱臎Q定推遲到代表團從布列斯特回來以后再提出,并請他們一起討論一下中央委員會的這項決定。

11

列寧同志提出兩項建議:

(1)中央委員會認為他們四個人的請求是合法的,但是鑒于代表大會即將召開,政治局勢復(fù)雜,請他們討論一下中央委員會的建議,把自己的申請書暫時擱一下。

(2)中央委員會保證把他們的申請書登在《真理報》上,但是請他們重新考慮一下自己的決定,并且討論一下他們可不可以留在負責崗位上和中央委員會里。[179]

建議被通過。

第1—10次發(fā)言載于1928年《無產(chǎn)版階級革命》雜志第2期;第11次發(fā)言載于1922年《列寧全集》俄文第1版第15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第35卷第385—388頁

【注釋】

[178]指人民委員會和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發(fā)給各省、縣蘇維埃和各省、縣、鄉(xiāng)土地委員會的電報征詢書。征詢書敘述了德國的和約條件,說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 員會同意接受這些條件,舉出了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的表決結(jié)果,敘述了在締結(jié)和約問題上的兩種觀點,要求各單位收到后立即報告它們對簽署德國提出的和約條件 的態(tài)度。這個文件當時沒有在報上公布,1931年首次發(fā)表于《列寧文集》俄文版第11卷。

列寧十分重視收到的答復(fù)。在發(fā)出征 詢書的第二天,他就對通過直達電報收到的頭一批答復(fù)作了研究,指出:“很顯然,農(nóng)村不想打仗,應(yīng)該專門征詢各鄉(xiāng)的意見,這樣,情況就會完全清楚。”隨后就 以人民委員會和全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的名義用急電直接向各鄉(xiāng)發(fā)出了征詢書。兩周內(nèi),陸續(xù)收到了俄國各地的答復(fù)。列寧把答復(fù)按“主和”和“主戰(zhàn)”分類,編成了 兩份匯總表(見《列寧文集》俄文版第11卷第59—60頁和第36卷第30頁)。下表大約是在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開幕前夕編的。

[179]1918年2月25日,“左派共產(chǎn)主義者”就他們要求退出中央委員會和辭去負責職務(wù)問題發(fā)表聲明說:“當中央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還在被迫實行防御路線時,我們延緩實行自己的決定。”然而在和約簽訂以后,他們又重申這些要求。——402。

責任編輯:焦楊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