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于馬尼科夫斯基將軍向莫斯科軍區(qū)發(fā)出了不準選舉產生的指揮員接替原委任的指揮員的反革命命令,——
鑒于馬魯舍夫斯基將軍同杜鶴寧進行了旨在反對蘇維埃的談判,在組織停戰(zhàn)談判代表團時罪惡地進行暗中破壞,[注:第一、二兩段是列·達·托洛茨基寫的。——俄文版編者注]——
(1)立即逮捕馬尼科夫斯基和馬魯舍夫斯基,未經人民委員會批準,不得釋放[50];
(2)立即開始對陸軍部進行最堅決的清洗,清除高級指揮員中的不可靠分子;
(3)立即從各拉脫維亞步兵團的指揮人員中調可靠人員到彼得格勒;
(4)立即調一個拉脫維亞步兵團到彼得格勒[51];
(5)逐日向人民委員會報告上述措施的實際執(zhí)行情況。本決定不予公布。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382頁
【注釋】
[49]這個草案是列寧在1917年11月19日(12月2日)草擬的,由人民委員會當天的會議通過。——104。
[50]阿·阿·馬尼科夫斯基將軍被捕后,軍事部門的管理工作即由陸軍人民委員尼·伊·波德沃伊斯基以及陸軍人民委員部部務委員波·瓦·列格蘭、康·亞·梅霍諾申和埃·馬·斯克良斯基接管。
11月30日(12月13日),人民委員會決定將馬尼科夫斯基和弗·弗·馬魯舍夫斯基交保釋放。——104。
[51]1917年11月25日(12月8日),拉脫維亞步兵第六圖庫姆團從瓦爾克調到彼得格勒。從11月28日(12月11日)起,該團在斯莫爾尼宮和塔夫利達宮地區(qū)執(zhí)行警備任務。——104。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