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1)阿克雪里羅得的報告:保護(hù)和掩護(hù)《我們的曙光》雜志。
(2)保加利亞人的報告:1912年巴爾干戰(zhàn)爭中的士兵起義。
(3)莫爾加利的“垮臺”(“看問題過于簡單化”,支持德國等等。)
(4)布爾德朗:列寧,您是想提出建立第三國際的口號,我們卻不是為此而來的。
(5)星期六的非正式會議[208](和平在各國現(xiàn)政府統(tǒng)治下是幻想和空話)。
(6)考茨基(及其一伙)的企圖——他們的伯爾尼之行——是把重建第二國際的事業(yè)從格里姆及其一伙手中奪過去。
(7)拉脫維亞人的報告。
(8)中央委員會的報告。
(9)崩得分子的行為。
(10)李卜克內(nèi)西的信(“國內(nèi)戰(zhàn)爭”)……
《警惕!》一書中的兩則引語
(11)投票反對軍事?lián)芸睿ɡ鄣卤ば沟桌锎蟀l(fā)作)……
(12)同累德堡的論戰(zhàn)。
(13)德國代表團(tuán)內(nèi)的“考茨基主義”。
(14)等待革命搏斗(有累德堡也有梅爾黑姆)。
(15)羅蘭-霍爾斯特的講話(平生一次右傾的聯(lián)盟)。
(16)梅爾黑姆的報告:同茹奧和《人道報》的斗爭。
(17)我們反對累德堡“最后通牒”的抗議書。
(18)意大利黨內(nèi)的屠拉梯(聽天由命)及其一伙。
載于1933年《列寧文集》俄文版第14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462—463頁
【注釋】
[207]這個提綱中所列各點大部分在《第一步》和《1915年9月5—8日國際社會黨代表會議上的革命馬克思主義者》這兩篇文章(見本卷第42—47、48—52頁)中有所反映。——443。
[208]指1915年9月4日參加齊美爾瓦爾德會議的左派社會民主黨人舉行的非正式會議(見注205)。——443。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