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天前在《真理報》(見第號)上提到了大學生M.所寫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對“大學生的情緒”問題提供了極寶貴的材料。作者談到大學生的黨派問題時說:
“當然,加入左派組織的是大學生中比較有限的一部分人。在目前的條件下,情況不能不是這樣,而且總的來說,各組織的力量不是決定于成員的人數(shù),而是決定 于它們對群眾的影響。預測將來是困難的,但是應該指出,目前左派組織同大學生群眾的步調是完全一致的。”(《生活需要》雜志第47期)
作者說得完全正確,在我們俄國,特別是在當前的政治條件下,“各組織的力量不是決定于成員的人數(shù),而是決定于它們對群眾的影響”。這對歐洲來說,是不正 確的,對1905年秋天的俄國來說,也是不正確的,但是對現(xiàn)在的俄國來說,卻是很正確的,以至我們可以大膽地發(fā)表這樣一種表面上看來極其荒謬的言論:為了 使組織能夠給群眾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組織的人數(shù)不應當超過某種最低限度!
大學生中這些“左派”組織的黨派關系究竟是怎樣的呢?大學生M.寫道:
“特別應當指出,看不到各左派組織之間爭吵。大約在三年以前,在停滯和沉寂時期,這種爭吵非常厲害。當時伙食等等委員會的選舉是根據(jù)各黨派提出的不同名 單進行的。現(xiàn)在這種糾紛幾乎絕跡了,這部分是由于大家都明白了必須聯(lián)合力量一致行動,部分是由于各種舊的黨派立場已經動搖,而新的立場還沒有確立。”
毫無疑問,也正是在這方面,在大學生身上反映出了全俄范圍的現(xiàn)象。在整個民主派中,甚至也在工人中,到處都是“各種舊的黨派立場已經動搖,而新的立場還 沒有確立”。什么是取消主義呢?這就是或者向時勢,向各種舊的黨派立場“動搖”的時勢膽怯地讓步,或者讓自由派幸災樂禍地利用這種動搖。
整個民主派的任務就是要竭盡全力反對這種“動搖”,力求明確地、毫不含糊地、深思熟慮地去“確立”“新的立場”。把對黨的(和黨內的)綱領的爭辯同“糾紛”相提并論是極大的錯誤。
“聯(lián)合力量一致行動”,包括,比如說,把馬克思主義者和民粹派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這并不排除明確的黨派立場,而是正需要這種明確立 場。只有在大家真正一致確信有必要采取某種行動的時候,才能采取聯(lián)合行動。這個道理清楚明白,猶如白晝。俄國的民主派在同非民主主義者,同自由派“聯(lián)合力 量”采取民主主義行動的試驗中,是吃過苦頭的!
不妨將擁護政治罷工的人的“力量”和反對政治罷工的人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 試試吧!很明顯,結果一定會有害于“行動”。不能這樣,要力求首先在“立場”、政綱和綱領方面明確地、毫不含糊地、深思熟慮地劃清界限,然后再把那些根據(jù) 他們的信念和社會本質來看能夠一道前進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并且只能在那些可以取得一致看法的行動中把他們聯(lián)合起來。這樣,只有這樣,聯(lián)合的倡議才是有益的。
載于1954年《共產黨人》雜志第6期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2卷第210—211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