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華爾街”運動意味著什么?(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占領華爾街”運動意味著什么?(2)

新自由主義盛行的結果是資本寡頭權力的大擴張,其中最受益的是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華爾街金融寡頭。從1987年至2005年,格林斯潘擔任了18年的美聯(lián)儲主席,期間歷經里根、老布什、克林頓、小布什等歷屆總統(tǒng),無論是哪個黨派,都鼎力支持格林斯潘主張的刺激借貸、低利率、放松監(jiān)管、金融自由化等政策。而美國財長,也大多出身于華爾街,比如,1974年—1977年的財長威廉·愛德華·西蒙任前是花旗銀行高管,1981年—1985年的財長納德·里根任前是美林證券CEO,1995年—1999年財長羅伯特·愛德華·魯賓是高盛高級合伙人,2006年—2009年財長亨利·鮑爾森是高盛董事長和CEO,現任財長蒂莫西·蓋特納任前是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行長。其中的一個關鍵點是在1999年,克林頓聯(lián)手格林斯潘和魯賓廢除了《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通過了旨在消除所謂壁壘、監(jiān)管、管制的《金融改革與現代化法案》。從此,美國銀行、證券、保險分業(yè)經營的格局被打破了,金融寡頭們幾乎可以為所欲為了,美國花樣繁多的金融衍生品被開發(fā)出來,虛擬經濟、泡沫經濟迅速膨脹。

不受民眾及政府約束的資本,其剝削性必然是殘酷無情的。資本主義的私有制和市場經濟必然帶來兩極分化,由此導致以有效需求不足和生產相對過剩為表現的經濟危機。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導致美國的兩極分化迅速擴大。除了軍事工業(yè)和核心高科技產業(yè)外,美國一般產業(yè)為了追逐更高利潤,大量轉移到勞動力成本較低的發(fā)展中國家。全球化導致資本自由轉移,與此同時則是美國勞動者與發(fā)展中國家勞動者的激烈的自由競爭。因此,美國產業(yè)出現空心化,勞動者及工會日趨弱勢化。

在這種狀況下,如何刺激經濟的正常運行?格林斯潘等華爾街大管家給出的答案是:給經濟體系注入充分的美元,鼓勵美國民眾超前消費、借貸消費,讓美國企業(yè)及美國政府大肆借貸,通過寅吃卯糧的方式緩解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這種發(fā)展模式的最終結局,是個人和政府都負債累累,而最大的、最根本的債主其實正是那些金融寡頭們。

多年來,美國一直依靠房地產貸款、汽車貸款、學生助學貸款、信用卡透支等方式來刺激經濟。比如,美國廣大民眾買不起住房,美國的金融家們便創(chuàng)造出次級貸款和以住房為抵押品的次級貸款債券市場,讓低收入的美國民眾可以非常容易獲得大量貸款以購買住房,于是房地產購買市場投機盛行,房地產泡沫和建立在住房價格上漲預期上的次級債泡沫都迅速膨脹。當住房價格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擴大到實在離譜的時候,投機者必然會擇機套現,房地產價格下調,房地產泡沫和次級債泡沫破裂,這成為觸發(fā)此次金融危機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這波經濟危機的結果,第一是金融行業(yè)的壟斷集中程度加劇,比如華爾街五大投行僅剩高盛一家。第二是大量美國中小企業(yè)破產,美國民眾大量失業(yè)。第三是對發(fā)展中國家(如中國的金融機構購買了巨量美國次級債券及兩房債券)的變相剝削。在這個過程中,金融危機的罪魁——華爾街的金融寡頭們必然會成為美國底層民眾及全世界民眾的眾矢之的。

我們來看看,新自由主義政策在美國是如何劫貧濟富的。小布什政府曾于2001年和2003年兩次推行針對富人的減稅計劃,并且大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的全面私有化和市場化,竭力維護富人及大公司的利益。2004年,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的統(tǒng)計數字,美國1%的人年收入超過120萬美元,這些人受益于布什的減稅計劃,2003年單年減稅2300億美元,平均每人近8萬美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布什于2008年1月再次推行以減稅為重要內容的經濟刺激計劃。布什第二屆任期內每年的政府財政預案幾乎都是大規(guī)模增加軍費、大規(guī)模削減福利。

奧巴馬上臺前忽悠美國窮人投他的票,但是他上臺后,卻繼續(xù)采納新自由主義政策。2010年12月份,奧巴馬全面延長了布什的減稅法案,2011年4月,在與共和黨人談判的財政預算中,奧巴馬再次將布什減稅法案繼續(xù)延遲至2013年。2011年8月,美國債務危機爆發(fā),美國兩黨在債務上限談判時,奧巴馬又一次將增稅排除在了削減赤字計劃之外。奧巴馬本來打算對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的富人和大企業(yè)提高稅收,以增加政府收入,減少聯(lián)邦預算赤字,但是他最終放棄了這項計劃,這導致了民主黨選民對奧巴馬的極度不滿。

最后,連美國“股神”巴菲特也不好意思了,他在《紐約時報》撰寫評論文章稱:“我和我的朋友們都被這個偏愛富豪的國會溺愛太久了。現在,政府該認真考慮如何讓大家共度時艱。”巴菲特稱,他2010年繳納的聯(lián)邦稅金僅為其應稅收入的17.4%,這一比例比他辦公室其他20人中的任何人都低,他們負擔的稅率平均為36%。

隨著經濟泡沫的破裂和經濟危機的深入發(fā)展,美國失業(yè)率和貧困人口迅速增加。2011年11月3日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貧困線以下人口為4620萬(美國貧困線標準是四口之家的年收入22300美元以下),其中極度貧困中的美國人大約為2050萬(極度貧困標準是四口之家的年收入11157美元以下),有近4620萬美國人接受政府補助來購買食品。2010年,沒有醫(yī)療保險的人數為4990萬。在美國有2/3的大學生一畢業(yè)就背負沉重債務,平均每個大畢業(yè)學生負債8萬美元——金融危機以來,政府推動削減赤字計劃,公立大學費用漲幅超過15%。在這種背景下各種反思資本主義制度的思潮迅速擴散,于是有了2011年的“占領華爾街”運動。

“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爆發(fā)與新自由主義政策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拜新自由主義政策所賜,美國深陷財富分配兩極分化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經濟危機。而金融自由化、資本全球化進一步使美國出現經濟虛擬化和產業(yè)空心化特征,大量的實業(yè)資本要么投入金融業(yè)投機,要么轉移到發(fā)展中國家。美國社會的財富進一步向華爾街金融寡頭集中。據統(tǒng)計,2010年12月31日,僅美國排名前五家的金融公司的市值總和就高達800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GDP的1/20。2008年美國國會批準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后,僅兩個多月,3500億美元救市資金就發(fā)到了各大銀行。這些援助很大一部分進入了華爾街高管的私人口袋。在金融泡沫破裂之后,所有被掩蓋的資本主義體制性矛盾都爆發(fā)出來,憤怒的民眾自然將斗爭矛頭指向華爾街??梢哉f,美國民眾廣泛參與和支持的“占領華爾街”運動是對新自由主義秩序的直接反抗。

責任編輯:鄭瑜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