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卡扎菲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其自我背叛的思想根源
卡扎菲之所以自我背叛,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更沒有堅定地去實現(xiàn)理想,而是背叛了自己曾經擁有的理想信念??ㄔ扑非蟮?ldquo;全民民主”、“公正和諧”的“伊斯蘭社會主義”也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最多只能說是帶有一定社會主義因素的資本主義社會。所謂的理想信念只不過是他的政治工具,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可以隨意改變甚至背叛。
信仰曾是卡扎菲的優(yōu)勢,曾是他獵獵招展的精神旗幟,而如今正是信仰的喪失使他走向滅亡。當年的卡扎菲確實是一個年輕的理想主義者,1973年提出“世界第三理論”,從1976年至1979年先后發(fā)表3本闡述這一理論的《綠皮書》,宣稱利比亞實行的制度是“新型社會主義”。他領導“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伊德里斯王朝舊政權,是為了“自由、社會主義和統(tǒng)一”,并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把“后殖民主義”時期的利比亞帶入一個新時代;他執(zhí)政之初,也確實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個例子就是他一直沒把自己的父親從貧民窟接出來,而是希望當人民都擺脫貧民窟后再讓家人“脫貧”;他還關心民眾疾苦,喜歡冒充平民去看病或突訪某個政府機關,通過“微服私訪”對懶政、怠政等弊端深入了解;他很崇拜毛澤東,在大會上講話時經常冒出幾句毛主席語錄;他的思想包括伊斯蘭教的指導原則、平均主義的建國原則和泛阿拉伯、泛伊斯蘭的對外政策等方面的內容;他大力宣揚“世界第三理論”,宣布要建立一個既不是資本主義也不是共產主義、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伊斯蘭社會主義”國家;他反對一切剝削和雇傭勞動,提倡人人平等、婦女解放,認為“議會是虛假的民主”,提倡“沒有人民大會就沒有民主”。但事實證明,他根本沒有為理想努力奮斗,更沒有為之獻身的堅定信念,理想信念只是他手中的一張牌。當他完全倒向西方之后,人們對他的一切言行都不再相信,看到的只是一個失去了理想信念的政客,一個言行不一、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二、卡扎菲的自我背叛有何嚴重后果?
1、卡扎菲背棄了自己曾大力宣揚的理想信念導致眾叛親離
曾擔任外交官的英國人彼得·韋克菲爾德回憶1969年9月1日政變發(fā)生后見到卡扎菲的情景時說,他當時一襲軍服,顯得“非常精明干練”,對那時年輕、英武、雄心勃勃的卡扎菲來說,利比亞的一切盡在掌握。當時的卡扎菲深受埃及前總統(tǒng)納賽爾民族英雄觀和阿拉伯傳統(tǒng)歷史觀的影響,可以說是一個激進的理想主義者。他堅信阿拉伯民族需要英雄來領導,他將成功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的納賽爾當成自己的精神導師,并認為自己就是阿拉伯世界正在找尋的一位英雄,而作為英雄要扮演的角色,就是實現(xiàn)阿拉伯世界的統(tǒng)一,形成能對抗一切侵略的一種區(qū)域性力量。自奪取政權后,卡扎菲一直帶領著利比亞走這樣一條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道路,并始終未放棄“統(tǒng)一阿拉伯國家”的理想和實踐,希望在阿拉伯世界建立一個區(qū)域性的統(tǒng)一政府,構建區(qū)域性集體安全體系,并最終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當時的利比亞逐漸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一度成為一些非洲、阿拉伯國家學習的榜樣。
雖然在反對卡扎菲的人眼中,他被看成是“狂人”和“瘋子”,但在卡扎菲執(zhí)政早期,理想主義的激情為他贏得了眾多的擁戴者,尤其是他所傳達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再加上他在利比亞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yī)療等措施,使他成為了擁護者眼中的“民族英雄”和“革命領袖”,這就使得卡扎菲有資本對抗西方幾十年,即使公開與美國叫板,西方也拿他沒有辦法。而從堅決與西方國家對抗變?yōu)橥耆瓜蛭鞣降木薮筠D變,讓那些曾經信服甚至崇拜卡扎菲的民眾認為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僅不再信服、支持他,甚至鄙視、背叛他。尤其是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后,他開始不斷道歉、不斷“承認錯誤”,這等于否定了自己多年的奮斗和追求,也否定了利比亞,把他的人民推向無所適從的地步。尤其是他向美國作全盤退讓,為洛克比空難事件支付27億美元天文數(shù)字的巨額賠款,讓利比亞既承擔搞恐怖主義的罪名又蒙受巨大經濟損失,使利比亞全國上下產生很大的屈辱感,利比亞各階層對卡扎菲政權的失望與不滿情緒明顯升高。同時,利比亞不允許政黨存在,卡扎菲沒有高舉起理想信念的大旗去組建一個有強大戰(zhàn)斗力的執(zhí)政黨,導致下面的組織沒有嚴格紀律,更沒有遠大理想,自然也就沒有戰(zhàn)斗力。
2、 卡扎菲政治投機使其失去了不少曾幫助他的友好國家
賽義夫·伊斯蘭不僅說服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國家,而且在其政治投機思想影響下,卡扎菲不斷失信甚至欺騙、背叛那些曾真誠幫助他的國家,失去了這些國家對他的信任,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利比亞和俄羅斯、中國關系的變化。利比亞曾經和蘇聯(lián)關系非常好,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都和蘇聯(lián)以及后來的俄羅斯有密切合作。但在卡扎菲完全倒向西方之后,不僅轉向大力購買西方國家的武器,讓俄國的武器失去不少訂單,而且在經濟領域也把原來屬于俄羅斯利益中的很大一部分送給了西方國家,自然讓俄羅斯很不滿意,兩國之間因此產生了矛盾??ㄔ圃浐苤匾暫臀覈年P系,并對我國較為友好。他公開表示:“我們是中國的好朋友,我們同屬于一個陣營——第三世界。”但在完全倒向西方國家后,卡扎菲對我國的態(tài)度竟從原來的比較友好轉向利用中國甚至無視、出賣中國的利益。他曾多次攻擊中國在非洲搞“新殖民主義”,還將我國排除在投資利比亞油氣資源的行列之外。更令我國政府無法容忍的是,卡扎菲竟聽從賽義夫·伊斯蘭的建議,讓陳水扁2006年5月10日過境利比亞并給予很高規(guī)格的熱情款待,甚至與陳水扁商談互設“代表處”。隨后,卡扎菲又試圖阻止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2006年11月在北京舉辦的中非論壇首腦峰會,但未獲成功。非洲49個與我國建交的國家中48個國家的總統(tǒng)或總理到訪北京,但利比亞只派出了一名副外長。2011年2月,當利比亞面臨西方多國武力威脅時,卡扎菲又向我國示好,配合我國政府撤離在利人員,表示將把西方在利比亞的石油利益轉給中國、俄羅斯和印度。3月,卡扎菲又邀請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的公司投資利比亞石油業(yè),但我國政府沒有上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