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歡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向紅丁教授做客人民網(wǎng),和網(wǎng)友們談糖尿病人自我管理。
[向紅丁]:糖尿病是一個慢性的全身性的疾病,一旦得上以后很難被根治,所以它的診斷治療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這個過程中,不可能醫(yī)生始終守在你身邊,很多事需要患者自己來做,這就是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我覺得,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可以分成五個方面,我們可以把它比作是“五駕馬車”,也可以把它比作耍五個小球。這五個方面首先包括糖尿病的教育與心理調整?;颊咦约罕仨氄嬲J識到糖尿病是一種什么樣的病,它有多大的危害,它應該怎么防,怎么治,這樣才能做一個自己知道而且自己能夠了解、自己可以做事的糖尿病患者,而不是一種盲目的、被動的糖尿病患者。要正確對待糖尿病,心理調整主要是指正確對待糖尿病。正確對待糖尿病就是采取既來之、則安之,戰(zhàn)略上藐視、戰(zhàn)術上重視的做法來對待糖尿病,既不要特別緊張、焦慮,又不要滿不在乎,不當回事,否則的話都會為此付出代價。這就是第一個,教育與心理治療。
第二個,糖尿病人需要飲食控制。從糖尿病人自我管理來看,最重要的一塊就是飲食控制,飲食是自我掌握的,不做飲食控制,就不可能對病情有良好的控制。一會兒有時間的話,我們可以仔細談談糖尿病的飲食,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一個糖尿病人可能不一定需要吃藥,有的人可以不吃藥,有的人可能也不能鍛煉身體,比如說身體有殘疾的,或者臥床不起的,但是任何一個糖尿病患者都必須飲食控制,否則的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結果。
第三個,要做的就是體育鍛煉。體育鍛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我們希望糖尿病患者能夠持之以恒,量力而行,進行帶氧運動,這樣使糖尿病患者各方面都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水平。
第四個,如果心理也調整了,飲食也控制了,體育鍛煉也進行了,還沒有達到一定的目的,我們就要采取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想起來好象是醫(yī)生的事,實際上是患者和醫(yī)生共同的事情。我們希望糖尿病患者對基本的藥物有所了解,不要完全被動地別人給什么就吃什么,這樣就能夠主動地、積極地參加糖尿病的治療,包括它的藥物治療,也包括胰島素治療。
第五個,糖尿病的監(jiān)測。治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要定期監(jiān)測。定期查查血糖、血壓、血脂、血液的粘稠度、體重,如果把這五件事都做好,進行良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就能夠給糖尿病的治療打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最終的目的是避免并發(fā)癥,不因為并發(fā)癥造成殘疾或者過早死亡,這就是我們治療的目的。
[主持人]:向教授,糖尿病自我管理是要求病人做什么?在這個管理過程中,醫(yī)生有沒有考慮到病人的知識參差不齊,從而在對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要求上不同?
[向紅丁]:糖尿病患者的知識水平肯定是參差不齊的,我們要求的最終目的是希望他們是一樣的。這樣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待不同的病人。比如說糖尿病教育的問題,這是很重要的,如果他不接受糖尿病教育,對糖尿病沒有了解,就不可能進行飲食、監(jiān)測、藥物治療等等。
但是教育的方法有所不同,比如說對一個文化水平比較高的,理解能力比較強的,甚至跟醫(yī)學沾邊的人,我們可以給他提供比較深的一些糖尿病教育的書籍、材料,希望他們能夠自我學習,能夠取得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對這些糖尿病知識水平稍微欠缺一些,甚至閱讀都有一定困難的人,我們可以采取講課的辦法,他們可以定期到固定的地方去聽糖尿病的系列講課,這個系列講課可以用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而且聽的時候還可能有一些幻燈,還可能發(fā)一些圖文并茂的材料,使他很容易就看懂。
我想,作為一個糖尿病的教育工作者來看也必須有這種技術,能夠分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使他們掌握共同的道理,這就是糖尿病教育的一種方法。像飲食療法實際上也是這種樣子,飲食療法講清楚以后,患者都是比較容易自我掌握的,體育鍛煉都是比較容易自我掌握的,沒有大的困難,任何人只要接受糖尿病教育以后,了解糖尿病飲食和運動治療的重要性,都能把幾件事做好。
對藥物來看,相對來說稍微難一些,我們也希望即使知識水平和文化水平稍微欠缺一些的人,也不要完全不懂藥,甚至連吃的是什么藥都不知道,吃了很長時間說不出藥的名字。另外就是現(xiàn)在市面上經(jīng)常有一些把祖?zhèn)髅胤交蛘弑=∑房涞锰貏e大,加入一些藥的成分,達到蒙騙患者的目的,有些患者也沒有識別能力,這樣對患者是很不利的。我們希望他們能夠懂得藥物的基本原理,懂得藥物主要的副作用,特別是懂得藥物的服用辦法,正確服用藥物,或者正確注射胰島素,和醫(yī)生配合。
在藥物上,醫(yī)生是主導,患者也不要完全不知道。對文化層次比較高的人,我們可以讓他了解得更多一些,我想我們有一個范圍,要達到這個范圍就可以;如果水平比較低,可以達到范圍比較低的水平。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知識水平比較高,對病的理解,對藥的理解都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這是我們非常欣慰的事情,我們都希望至少使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懂得基本的道理。
[主持人]:糖尿病治療其實是一個很個體化的治療,甚至是自我的調理,您是否能通過一個個體化的病例讓網(wǎng)友知道:糖尿病自我管理是怎么回事,一個病人確診之后,應該怎么做進行自我管理?
[向紅丁]:比如說來了一個患者,這個患者的年齡是60歲,體重是比較重,從來不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只不過是有一些癥狀。我們第一次來都要給他普遍地問問糖尿病的癥狀是有還是沒有,在這個過程中,實際就告訴他糖尿病可能會有哪些癥狀。然后我們就開始給他做一些體檢,告訴他我們關注哪些內容,像血壓、體重,這都是糖尿病患者必須要做的,說明我們關心體重和血壓。
然后我們會給他一個個體化的處理方案,一般來講是這樣的,比如說他比較胖,年齡比較大,我們會問他,現(xiàn)在有沒有口渴、多飲、多尿的癥狀,下一步問他主食一天吃多少兩,我們問的是生糧食多少兩,肉是不是吃得很多,吸煙還是不吸,這么吃飯還有沒有饑餓的感覺,會不會產(chǎn)生低血糖,問一些基本癥狀。根據(jù)他談的內容我們會給他第二個處方,就是個體化的飲食,比如說主食,他比較胖,我們就給他設計熱量稍微偏低一些的,比如說主食五到六兩,按照一兩、二兩、二兩這么分配,肉食不超過三兩,青菜不限。他的體重比較重,我們給他計算一下體重指數(shù),看他超了多少,我們給他制定一定的運動量,一般一天不少于30分鐘,一周不少于5天,希望給他制定一個最后是減重或者減肥的目標,這個目標一般是身高減去100為標準,在這個水平附近就比較理想。然后我們再根據(jù)他的身高、體重、血壓、血糖包括學脂的情況,個體化地給他制定一個藥物治療方案,我們給他詳細講解怎么服用,什么時間服用,飯前還是飯后,多長時間,希望患者有所了解,因為回去以后他就要自己做這些事情了。
對于一個需要打胰島素的患者來看,我們還會給他開了胰島素和注射器以后,請護士給他詳細講解胰島素怎么注射、注射的時間、部位,出現(xiàn)什么問題怎么解決,希望患者有全面的了解?;颊呋厝ヒ院笠龅闹匾虑榫褪潜O(jiān)測,比如說血壓,多少時間監(jiān)測一次,血脂多少時間監(jiān)測一次、血糖多少時間監(jiān)測一次。我們給患者一個卡片,這個卡片上有理想的應該達到什么水平,需要達到什么水平,如果你年紀比較輕,就要實現(xiàn)比較理想的水平,如果年紀比較大,病情也比較重,我們至少要達到達標的水平,這都是具體教給病人的?;颊邔ㄆ氖褂貌⒉皇翘貏e理解,但是反復告訴他以后,他就會很熟練地使用這種卡片,這種卡片對他很有幫助,這樣就能幫助患者個體化地實現(xiàn)這五件事,把它做好,長期這樣做就對全身的臟器有所保護,不至于產(chǎn)生并發(fā)癥,達到我們最后治療的目的。
[主持人]:您剛才說的是醫(yī)生根據(jù)糖尿病患者的癥狀和病情制定的目標,制定的細則,接下來就是糖尿病人如何達成的問題。在這個階段,您認為糖尿病人應該怎么做?規(guī)范和科學的方式應該怎么操作?
[向紅丁]:這個問題剛才已經(jīng)講到了,就是五件事要做好。糖尿病患者治療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不可能一開始就掌握得很全、很好,而且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知識結構和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對糖尿病的理解,也有差別,我們希望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我管理的水平。我們看到很多糖尿病患者確實在治療過程中也是不斷提高他自己的水平,使自己的治療目的達到越來越好。
[主持人]:在醫(yī)生的幫助下,有目標,有一個細則,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比如說要記日記,我看現(xiàn)在很多醫(yī)生推薦患者做糖尿病日記,來摸索他自己比較好的控制血糖的方法,您覺得一個糖尿病患者如何把醫(yī)生制定的目標和細則跟他本身的生活習慣和病情很好地結合?怎樣摸索適合他自己控制血糖的方法?
[向紅丁]:糖尿病有一種特點,跟其他的病不是特別一樣,需要長期的控制,各方面的指標都經(jīng)常波動的,要想全面掌握病情比較困難,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患者能夠不斷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為此,很多糖尿病專家都寫了關于糖尿病方面的手冊,這些手冊有很多寫的是通俗易懂的,只要有點文化水平是很容易看得懂的,你可以拿一本手冊來通讀一遍,然后你就知道什么部位講的是什么內容,這本手冊有哪些優(yōu)點和缺點,等以后有了問題以后,很快就可以找到需要解決問題的辦法。
總的來看,還是五件事,首先要經(jīng)常自我學習,把它當作一個新的挑戰(zhàn),當作一個新的斗爭目標,經(jīng)常學習,你就可以發(fā)現(xiàn)你在治療的過程中不斷地會碰到新的問題,您每解決了一個新的問題,就會向前提高了一步。像飲食方面也是這樣,比如說我們要求給你制定一個飲食標準是多少,比如說我們飲食要求有六條原則:
第一條原則就是控制總熱量的原則。你治療糖尿病,不是光是控制主食,而且也不是單純控制主食,你控制主食的同時也要注意副食,注意烹調油,控制零食,控制總熱量,你可以買一個小天平,現(xiàn)在有很多這樣的器具,第一次稱出來比較準確的,比如說稱二兩米飯,可以稱二兩生米,蒸成一碗,就知道二兩是多少了,這樣心理就有數(shù)了?,F(xiàn)在很多地方講課的時候,會展示很多糖尿病食物的標本,就知道多大一塊是多少熱量,一塊肉是多少,一塊豆腐是幾兩,是多大,這是第一個事情,要控制總熱量。
第二個原則飲食的調理就是合理地安排各種營養(yǎng)成分。比如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基本上要求的熱量是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占總熱量的55%左右,脂肪占25%到30%左右,其他是蛋白質。不是單純糖尿病人能吃什么,實際上什么都能吃,主要是“量”。
第三個原則是少量多餐的原則。就是一天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二兩,你可以多吃幾頓,但是每頓不要特別多,這對糖尿病患者來看是非常合適的原則。
第四個原則就是高纖維飲食原則。不要食不厭精,要多吃粗糧、蔬菜,對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利的。
第五個原則是不動煙酒。煙對糖尿病患者是非常有害的,糖尿病患者抽煙不但容易使血糖升高,而且還容易引起并發(fā)癥。酒是這樣的,有一些低度的酒可能對糖尿病患者影響不是很大,像干紅干白,什么叫“干”,就是沒有糖的意思,但是酗酒肯定不行,所以提倡不動煙酒。
最后一條是清淡飲食,就是少油的意思。現(xiàn)在肉包括含油量,包括烹調油,還有干果,都對糖尿病患者有影響,糖尿病患者自己掌握,明白這個道理就會自己做。我們把知識深入淺出地按照這個告訴患者,我們是同一個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我們的目的是一樣的,使他們的病得到良好的控制,使他們免受并發(fā)癥之害。
[主持人]:您還是推薦大部分病人能夠通過飲食療法控制血糖?
[向紅丁]:每個糖尿病患者都要采取飲食治療,但是是不是通過飲食治療就可以不用藥物治療呢?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最后都要用藥的,有的糖尿病患者是基礎用藥,但是有的是剛開始一段時間不用藥,用飲食控制,但是最后都是需要用藥物治療的,這都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內容。
[主持人]:以前是好象階梯似的,飲食方面控制不下來,才用藥物和胰島素?,F(xiàn)在多數(shù)專家好象現(xiàn)在都在強調藥物治療,您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向紅丁]:我認為這五件事沒有一個可以偏廢的,也有糖尿病患者沒有用藥也控制得很好?,F(xiàn)在經(jīng)過研究以后,有一些藥物可以預防從前期進展的作用,所以有一些主張不要用藥,有的血糖升高沒到糖尿病階段的人是可以用藥物來逆轉的。對于胰島素來看,現(xiàn)在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早期使用胰島素可能對迅速降低血糖,保護患者的胰島有一定的作用,使他一段時間內反而用藥時間少一些,但是這還需要比較大規(guī)模的臨床實驗的驗證,所以我們對糖尿病患者基本上還是因人而異的,我們的目的不是用不用藥,而是達到一定的目標。
[主持人]:您剛才講的糖尿病日常管理的模式,以我的理解好象是醫(yī)生制定目標和規(guī)則,然后糖尿病人來達成這個治療方案。糖尿病人自我管理當中,糖尿病人的能動性就體現(xiàn)在最好地、最近地實現(xiàn)醫(y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您是這種觀點嗎?
[向紅丁]:要達到這個治療方案的話,必須有患者的參與。我們經(jīng)常說,糖尿病患者第一個醫(yī)生就是他自己,大家都非常重視。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包括糖尿病的監(jiān)測,我們也提倡在家里自己監(jiān)測,到醫(yī)院監(jiān)測,患者大概一個月就要看一次病,光做一次監(jiān)測是不行的。比如監(jiān)測血糖,我們現(xiàn)在提倡監(jiān)測血糖譜,就是早上起來空腹血糖,早飯后血糖、午飯后的血糖、睡前的血糖,包括三餐前的血糖都可以監(jiān)測,這種監(jiān)測靠醫(yī)生是不可能的,所以患者必須也要自己進行,從全面的角度來看,糖尿病人和糖尿病做斗爭,就是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的醫(yī)生合起來共同做斗爭,很多都是要糖尿病人自己執(zhí)行,醫(yī)生主要是幫患者制定一個比較好的方案,教會他怎么樣做,怎么樣達到自己制定的目標,不斷地使糖尿病患者有所提高,這就是我們醫(yī)生的職責。
[網(wǎng)友]:我由一位朋友是1型糖尿病患者,自己在腿部打針大概5年了,最近感覺腿上皮膚疼的厲害,請問向老師,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和糖尿病有關嗎 ?該如何治療?謝謝!期待您的回答!
[向紅丁]:這個患者是1型糖尿病,是打胰島素的,1型糖尿病患者從并發(fā)癥來看,他的眼底病變、腎臟并發(fā)和神經(jīng)病變發(fā)病率會高一些。他打針已經(jīng)五年了,不知道他皮膚疼痛的部位是不是打針的部位,因為我們一般打胰島素是打到大腿的外側皮膚,如果打針的部位疼痛的話,可能和打針有一定的關系,打針的角度、深度,每次輪著打是多少時間打第二次,在同一部位,這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是這樣的問題,我們建議采取不同的部位進行胰島素注射的辦法。
我記得我們醫(yī)院有一個護士長就是這么打的:她把上臂的上段,就是三角肌這個地方,還有腹部和大腿的外側化成井字,就有九個格,一個格一個格地打,先打胳膊上的左上,再腹部的左上,大腿的左上,然后再打中間部位,就不會局部皮膚受損傷過度,也不會有硬結,或者有脂肪萎縮。如果并不是打針的部位,而是腳,下肢比較遠端的部位比較疼、比較麻的話,這和神經(jīng)病變有關系,首先要把血糖和血脂控制好,特別是血糖,對神經(jīng)病變影響比較大,我們也可以用一些藥物,包括一些微循環(huán)保護劑,還有一些神經(jīng)營養(yǎng)劑,現(xiàn)在這樣的藥靜脈注射的也有。最近有一些醫(yī)院開展手術治療神經(jīng)痛的做法,考慮到由于神經(jīng)受壓迫造成的,把神經(jīng)進行一個小手術,進行神經(jīng)減壓,對疼痛有比較明顯的好轉。
所以建議你能夠到附近的醫(yī)院仔細查一查,到底是注射部位的疼痛,還是糖尿病的神經(jīng)病變,是手術治療還是藥物治療,是口服藥物治療還是肌肉注射來治療。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比較早開始治療,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主持人]:這個問題隱含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不同類型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不是有一些差別?就是他可能要注意的地方。
[向紅丁]: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些差別,像胰島素注射辦法,怎么樣注意神經(jīng)病變、眼底病變,另外避免糖尿病的并發(fā)癥。對2型的糖尿病來看,主要的威脅大血管病變威脅比較大,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所以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叫做糖尿病和冠心病是等危癥,得冠心病的機會比較多,而且最后受冠心病的危害也很大,所以稍微有一些差別。我們在自我管理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些差別,注意關注哪些地方。我剛才談的五條,對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需要普遍注意的。
[網(wǎng)友]:向老師,你好!我是一位糖尿病女患者,今年45歲。體重60公斤。我剛剛確診三個月。體檢時空腹10.98,隨即自我管理。控制飲食加強運動,血糖一天一天降,十天就恢復正常至今。糖尿病是否必須長期服藥,并且糖尿病藥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我現(xiàn)在沒有用藥,每天也吃一定量的水果,空腹血糖5.1-5.6之間,餐后血糖6.0左右。這樣管理不是很好嗎?我不是一名醫(yī)生,還須向老師幫助指明方向。
[向紅丁]:這位糖尿病患者看樣子像2型糖尿病患者,從年齡來看、經(jīng)驗來看,診斷沒有什么問題,空腹血糖10.98,已經(jīng)超過了診斷標準7.0了,所以她能診斷。診斷以后,沒有采取藥物治療,就是采取飲食加運動,血糖在十來天的情況下就能達到正常,實際上已經(jīng)達到了糖尿病控制的標準,空腹血糖低于6.1,甚至低于6.0,餐后血糖是6.8,6左右完全是正常的。我個人認為,這種患者可以繼續(xù)學習糖尿病的知識,增強自己對糖尿病的了解,同時繼續(xù)進行飲食和運動治療,同時要進行監(jiān)測,看是不是始終能夠達到這種目的。藥物治療我覺得對這位患者來看暫時不用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是血糖比較高,飲食控制以后不能達到目的,要積極使用藥物。
從現(xiàn)在的觀點來看,有人主張剛開始空腹血糖10.98,可以打胰島素,這種觀點也可以接受,她十來天恢復正常,所以她自身的功能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還能夠保持一定的水平,我建議還可以進行飲食、運動和監(jiān)測。另外,不知道身高多少,是不是比較胖的人,如果比較胖,還需要監(jiān)測體重。
[主持人]:現(xiàn)在有專家提出一開始就打胰島素,現(xiàn)在是達成了共識還是一部分的專家這樣認為?有沒有寫進指南里?
[向紅丁] :很多人能夠接受這個事實,但是還需要臨床驗證。如果血糖比較高,體重比較輕,可以用胰島素治療。前面一段時間的胰島素使用,比如說兩到三個月的胰島素的使用,肯定是對他有幫助的。
[主持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當中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fā)的問題,比如說低血糖了,糖尿病人在沒有醫(yī)生的指導下,怎么處理這種問題?
[向紅丁]:低血糖一種是血糖真的低了,心慌出汗,還有一種原來血糖比較高,下降幅度很大,雖然沒有真正達到低血糖,已經(jīng)有癥狀表現(xiàn)了。家里經(jīng)濟情況比較好的話,如果家里有一個血糖儀是比較好的,可以先查查高還是不高,高血糖引起的和低血糖引起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是低血糖,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這段時間低血糖的時候,不需要控制飲食,可以采取各種辦法脫離低血糖的狀況,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吃點東西,吃點糖都可以。
如果是血糖比較高,甚至尿里還出現(xiàn)了酮癥,就可能是由于一種高血糖引起的急癥狀況,急癥狀況需要送到醫(yī)院處理,但是到醫(yī)院之前可以采取一些辦法,比如說多喝一些溫開水或者是淡的溫鹽水,對于任何一種高血糖引起的急癥都是有幫助的,如果再使用一些胰島素注射,對你很快脫離這種急癥狀況也是有幫助的。
還有糖尿病患者會碰到其他一些情況,比如說受傷,或者是應激,或者是感染,這種情況下我們都是可以自己對自己進行一下監(jiān)測,掌握自己的詳細情況,這樣不但對自己處理有幫助,而且也可以使自己到醫(yī)院以后得到更加及時的處理。
[主持人]:您剛才說到血糖儀的使用,很多專家都認為血糖儀很重要,但是前一段時間也有報道,那種家用血糖儀,不管什么品牌的,患者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xiàn)跟在醫(yī)院做的生化實驗有差距,有的比較大,我接觸過的最多的差一倍,這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不是其中有可能是血糖儀質量有問題,除了這個原因之外,會不會合格的血糖儀也有跟抽靜脈血的指標有差別的情況?
[向紅丁]:有幾種可能,第一個可能,靜脈血可能和末梢血就有差別,靜脈血是從手指到胳膊流,血糖就有點下降,靜脈血是用血清,末梢血是用全血,全血可能低一些,實際上差不多,我們實際上測是有一點差別,如果不超過10%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超過了10%,差別就比較大了。
不同的血糖儀之間也有差別,希望患者的血糖儀用了一段時間以后,至少和醫(yī)院的血糖儀進行一些比較,帶到醫(yī)院,用一滴血兩個血糖儀測一下,醫(yī)院的血糖儀定期有一個矯正。
第三可能是試紙的問題,試紙可能有一些氧化,或者是試紙過期,都會使測試有一些誤差,如果誤差過大,你剛才說的一倍,肯定造成誤導了,如果差別不是很大,還是可以接受的,要定期進行矯正。很多血糖儀的廠家也有矯正的職責,你返回去他也可以給你矯正,也有一些血糖儀有標準液,可以進行矯正。
[主持人]:有沒有國際通行的標準?
[向紅丁]:沒有一個標準,共識就是不要超過1.5毫摩爾。
[主持人]:如果是有差距的,血糖儀測出的比靜脈血高還是低?
[向紅丁]:現(xiàn)在靜脈血比血糖儀低一些,原來加一個矯正數(shù),現(xiàn)在血糖儀自己進行一個矯正了,不需要你自己算個百分比了。
[主持人]:在糖尿病治療當中,醫(yī)生和患者的互動非常強,站在病人的角度,他應該怎樣使用醫(yī)生更好地達到他控制血糖的目標。
[向紅丁]:醫(yī)患是同一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目標是一樣的,醫(yī)生要用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語言來講解?;颊呔驮\的時候,也要關注醫(yī)生講的話,有的患者比較注重敘說自己的癥狀,說的時候重點抓不住,有些話說得重復,希望醫(yī)生和患者之間都注意傾聽對方的意見,能夠掌握對方講話的要領,能夠更好地達到治療的目的,這是我作為醫(yī)生需要病人了解的。
對于患者來看,除了要傾聽醫(yī)生的意見以外,還需要通過一些書面材料。我們北京糖尿病防治協(xié)會有15個教育點,經(jīng)常發(fā)放一些關于糖尿病的通俗易懂的科普教材,這些教材對患者也是有幫助的,希望他們利用這些教材能夠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主持人]:現(xiàn)在我們的防治指南好象是2004年的,還有改動嗎?
[向紅丁]:我想防治指南一定會不斷地有改動,現(xiàn)在糖尿病知識在“爆炸”當中,包括我們指南都有不斷的變化,所以一定會有改動。
[主持人]:現(xiàn)在都是一年前的材料,最近一段時間,包括潘長玉教授,包括有些專家在說,血糖治療的觀念都在有一些變化。
[向紅丁]:我們肯定要與時俱進,不斷地跟上國內外糖尿病治療學上發(fā)展的形勢,采取新的辦法。但是我們希望自己也能夠做一些關于循證醫(yī)學方面的研究,拿出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資料來,一方面借鑒外國的,一方面有自己的資料,那么就更有說服力了。
[主持人]:糖尿病的標準還是有一定的人種差異吧?
[向紅丁]: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主持人]:您是一線的醫(yī)師,也是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副主任委員,協(xié)會在糖尿病工作方面有哪些?
[向紅丁]:協(xié)會的工作有指南的推廣,而且有比較詳細的具體的做法的指南,我們還有一些糖尿病患者教育方面的活動。一些材料不斷問世,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東西,能夠使糖尿病患者和醫(yī)生的水平不斷提高,趕上糖尿病迅速發(fā)展的趨勢,使我們的治療達到更好的目的。
[主持人]:關于糖尿病自我管理這一塊,您剛才從具體的案例,從突發(fā)的情況,您覺得還有哪些需要補充的?
[向紅丁]:我希望所有的糖尿病網(wǎng)友,還有所有糖尿病防治的醫(yī)生,和所有關注糖尿病防治事業(yè)的人共同聯(lián)合起來,和糖尿病做斗爭,使二十一世紀不成為糖尿病肆虐的世紀,而成為人類戰(zhàn)勝糖尿病的世紀,我覺得人類根治糖尿病的現(xiàn)實也可能在二十一世紀實現(xiàn)。在這之前,我們要和糖尿病做斗爭,減輕糖尿病對人類的危害,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我希望通過不斷地學習,我們醫(yī)生和患者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這一塊都有不斷深入、不斷提高了解,使我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做得越來越好,真正給糖尿病患者造福。
[網(wǎng)友]:家父76歲,1952年哈醫(yī)大畢業(yè),骨科主治醫(yī)師離休,患糖尿病一年,有家族史.今年二月起經(jīng)二甲雙胍,拜糖平,文迪雅口服,現(xiàn)血糖(空腹及餐后)尿糖均為正常值已三月有余。但肩關節(jié),腰腿疼痛麻木,不能行走,今年三月份時起床都很困難,左肩及腰和左膝有包塊.經(jīng)醫(yī)院確診為糖尿病合并神經(jīng)炎.經(jīng)尼莫地平靜滴20支,肌注神經(jīng)妥樂平后疼痛有所減輕,包塊消失但仍不可正常行走,特別是腰椎,左膝不可負重。近日B超查心,肝,腎及內科醫(yī)師系統(tǒng)體檢無其他疾病,腰椎,胸部,膝關節(jié)平片亦無異常發(fā)現(xiàn).常用芬必得及局部封閉止痛,但還時有疼痛難忍.現(xiàn)在我們很迷茫,對神經(jīng)炎一說也不敢深信,今懇請專家百忙之中給予解答,下一步我們應如何?當?shù)氐墓强撇∪穗x不開他,我們做兒女的更離他不得。
[向紅丁]:這個人本人是醫(yī)生,估計他發(fā)現(xiàn)糖尿病不會很晚,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不會進展這么快,恐怕除了這個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現(xiàn)在用的這些藥是我們經(jīng)常用的藥,除了這個彌可保還沒有使用以外,其他都使用了。所以希望能夠在別的科看看,像免疫科看一看,神經(jīng)病變肯定是有,看看免疫方面有沒有問題。
另外,現(xiàn)在還有治療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的一些新藥,像我們現(xiàn)在用一種奧力寶,也試用過,效果也可以,我們還可以試用其他的藥物,而且如果疼痛特別難忍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從神經(jīng)科角度來看,給他使用一些三環(huán)抗抑郁藥,對神經(jīng)病變也有好處的,可以試一試。至于這個人有沒有可能做手術來治療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我覺得由于不全是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所以手術的可能性不能說不存在,但是不是很大。肩關節(jié)有問題,一般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都不是肩關節(jié)有問題,都是遠端,手腳等等比較常見一些。
[主持人]:現(xiàn)在有一種情況,很多人迷惑,對于普通人來說吃糖吃得多,跟得上糖尿病是不是有直接的關系?有一些老年人,有點輕微的高血糖,但是還沒有發(fā)展成糖尿病的時候,怕得糖尿病,年齡比較大了,很多人不敢吃糖,甚至完全拒絕吃糖,對于這部分人,這種生活方式科學不科學?糖在人體起到什么作用?還有一位專家曾經(jīng)提過,對于老年人如果過分地擔心得上糖尿病而拒絕糖的話,如果凌晨出現(xiàn)低血糖,容易損傷腦細胞,增加老年癡呆的危險。
[向紅丁]:人是不能離開糖的,離開糖就不能生存。一般人吃糖,應該說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關系比較大的是總熱量,你的總熱量比較高,體重比較胖,就容易得糖尿病。如果吃糖,你胰島功能正常,是不會得上糖尿病的。什么時候吃糖會有影響呢?就是胰島功能已經(jīng)下降了,再吃糖,增加胰島的負擔,促進胰島的衰竭,就是不利的。如果血糖升高了,不宜吃過多的糖,體重過重了,也不宜吃過多的糖,但是吃糖并不是得糖尿病的原因。
這位教授說的是有道理的,老年人對低血糖的反應性不是特別敏感,第二,糖尿病的早期容易夜間或者下頓飯前產(chǎn)生低血糖,因為他胰島素分泌的能力遲緩,高峰往后移,可能出現(xiàn)晚上六點鐘吃飯,十點鐘達到高峰,夜里出現(xiàn)低血糖。如果血糖沒有什么不正常,老年人吃糖問題也不大,但是如果你的血糖已經(jīng)開始不正常,還是要小心一些。
[主持人]:感謝向教授做客人民網(wǎng),由于時間關系,訪談到此結束,謝謝廣大網(wǎng)友。再見。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