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全集第12卷年表
2011-12-08 13:15
我要評論
字號:
年表
?。?905年10月—1906年4月)
1905年
10月13日(26日)
寫《全俄政治罷工》一文:先從外文報紙工作摘錄,擬提綱,作筆記,然后寫正文。
復函在彼得堡的瑪·莫·埃森,表示不同意她關于中央委員會工作的意見,說自己想很快從國外回到俄國去,希望在俄國出版中央機關報和宣傳刊物,強調刊物宣傳在革命時期的作用,建議加強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 ?br>
不晚于10月14日(27日)
收到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1905年10月3日(16日)從彼得堡的來信,信中說中央委員會同意社會黨國際局的建議,由社會黨國際局作為中間人安排與孟什維克的組織委員會的談判,討論同孟什維克統(tǒng)一的問題。信中還說指派列寧、弗·威·林格尼克和彼·彼·魯勉采夫作為談判代表。
10月14日(27日)
致函在布魯塞爾的社會黨國際局,告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同意接受奧·倍倍爾1905年6月15日(28日)因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之間發(fā)生分歧而提出召開代表會議的建議,并派列寧、弗·威·林格尼克和彼·彼·魯勉采夫作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的代表出席代表會議;請求盡快確定并告知會議召開的日期。
致函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請求授權給他邀請格·瓦·普列漢諾夫參加《新生活報》編輯委員會?! ?br>
不早于10月14日(27日)
就發(fā)表在1905年10月27—29日(公歷)英國《泰晤士報》、法國《時報》和德國《福斯報》上的有關俄國革命事變的社論和特約稿的內容作簡記。
10月17日(30日)
草擬《勢均力敵》提綱。該提綱是為撰寫《無產(chǎn)者報》第24社論而擬的?! ?br>
10月17日和19日(10月30日和11月1日)之間
由于得到沙皇頒布10月17日宣言的消息,列寧隨后更換了《無產(chǎn)者報》第24號的內容?! ?br>
不早于10月17日(30日)
摘錄報紙上關于1905年10月17日(30日)在莫斯科、里加等地的革命事變的報道?! ?br>
10月17日和25日(10月30日和11月7日)之間
對《無產(chǎn)者報》編輯部工作人員寫的關于10月17日沙皇宣言頒布前后的俄國革命事變進程的綜合報道進行編輯加工。這一材料發(fā)表在1905年10月25日《無產(chǎn)者報》第24號上?! ?br>
10月18日(31日)以前
對由圖拉寄來的關于該市中學生罷課的通訊稿進行編輯加工。這一材料發(fā)在1905年10月18日(31日)《無產(chǎn)者報》第23號上。
為瓦·瓦·沃羅夫斯基的《歷史的又一頁》一文改寫新的標題《資產(chǎn)階級妥協(xié)派和無產(chǎn)階級革命派》,對文章進行修改。這篇文章發(fā)表在《無產(chǎn)者報》第23號上。
對《不列顛工人運動和工聯(lián)代表大會》一文(作者不詳)進行編輯工并加注釋,這篇文章發(fā)表在《無產(chǎn)者報》第23號上?! ?br>
10月18日(31日)
列寧的文章《全俄政治罷工》(社論)、《對政治派別劃分的初步總結》、《失敗者的歇斯底里》、《革命的里加的最后通牒》、《小丑大臣的計劃》和《俄國局勢的尖銳化》發(fā)表在《無產(chǎn)者報》第23號上?! ?br>
10月18日(31日)以后
致函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敖德薩組織(多數(shù)派)成員伊·伊·別洛波爾斯基和羅·薩·哈爾貝施塔特,告知已收到他們的《給同志們的信》,指出他們在信中所闡述的關于黨的統(tǒng)一問題的觀點的錯誤和消除黨的分裂的途徑。
10月19日(11月1日)
寫《革命第一個回合的勝利》一文?! ?br>
不早于10月19日(11月1日)
從1905年11月1日(公歷)維也納出版的《工人報》上摘錄對俄國政治罷工勝利的反應和關于號召為爭取奧地利普選權而斗爭的材料。
從1905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公歷)柏林出版的《前進報》和倫敦出版的《泰晤士報》上摘錄對10月17日沙皇宣言的反應和有關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發(fā)表的號召書以及彼得堡游行示威的材料?! ?br>
10月20日(11月2日)
在日內瓦俄國社會民主黨人集會上作關于俄國最近政治事件的專題報告。
10月21日(11月3日)
收到尼·?!U曼被殺害的電報后,撰寫訃告《尼古拉·埃內斯托維奇·鮑曼》。訃告載于10月25日(11月7日)《無產(chǎn)者報》第24號。
不早于10月21日(11月3日)
拜訪葉·德·斯塔索娃,告訴她已經(jīng)知道鮑曼被害的消息,并詢問她同鮑曼一起在莫斯科進行革命工作以及有關鮑曼的其他情況?! ?br>
10月22日(11月4日)
寫短評《最新消息》(這篇短評沒有發(fā)表)。
致函在布魯塞爾的社會黨國際局書記卡·胡斯曼,告知自己被委派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駐社會黨國際局的代表?! ?br>
不早于10月22日(11月4日)
閱讀《新自由報》和《新時報》上有關俄國革命運動進一步高漲、沙皇政府企圖阻止革命的報道。列寧在以后寫的《總解決的時刻臨近了》一文中利用了這些材料?! ?br>
不早于10月24日(11月6日)
摘錄《柏林每日小報和商業(yè)日報》上的有關全俄政治罷工的材料。
10月25日(11月7日)以前
為撰寫《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和無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一文,摘錄《革命俄國報》第75號社論《正統(tǒng)馬克思主義者和農民問題》,并擬訂文章提綱。
對關于哈爾科夫大學學生決議的通訊稿進行編輯加工,該決議要求在普遍、直接和不記名投票選舉的基礎上召開立憲會議。這一稿件發(fā)表在《無產(chǎn)者報》第24號上。
10月25日(11月7日)
列寧的文章《革命第一個回合的勝利》(社論)、《小資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和無產(chǎn)階級社會主義》、《尼古拉·埃內斯托維奇·鮑曼》發(fā)表在《無產(chǎn)者報》第24號上。
在日內瓦作報告?! ?br>
10月26日或27日(11月8日或9日)
寫《總解決的時刻臨近了》一文?! ?br>
10月28日和11月2日(11月10日和15日)之間
摘錄《時報》上有關10月17日沙皇宣言頒布以后維特內閣在策略方面的材料。
不早于10月29日(11月11日)
寫短評《可貴的招供》(沒有寫完)?! ?br>
10月底
致函格·瓦·普列漢諾夫,認為社會民主黨統(tǒng)一的問題已經(jīng)成熟,邀請他參加《新生活報》編委會,并希望同他會見。
致函加·達·萊特伊仁,建議他為《無產(chǎn)者報》和《新生活報》寫一篇文章,把他同茹·蓋得、拉法格、白拉克關于臨時革命政府和俄國社會民主黨人參加臨時政府問題的談話介紹出來?! ?br>
11月初
摘錄11月13日《時報》上有關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援助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鎮(zhèn)壓革命的材料?! ?br>
11月1日(14日)
致函在布魯塞爾的卡·胡斯曼,告知由于自己沒有可能真正地承擔起在社會黨國際局的職務,所以暫時將這一職務交給瓦·瓦·沃羅夫斯基?! ?br>
11月2日(15日)
寫《兩次會戰(zhàn)之間》一文,文中利用了自己從《時報》上摘錄的有關10月17日宣言頒布以后維特內閣的策略的材料?! ?br>
11月2日—4日(15—17日)
寫《我們的任務和工人代表蘇維埃(給編輯部的信)》?! ?br>
11月2日和5日(15日和18日)之間
自日內瓦啟程,經(jīng)斯德哥爾摩回國。
在斯德哥爾摩等候領取證件,以便秘密返回俄國;同《無產(chǎn)者報》編輯部保持通信聯(lián)系?! ?br>
11月3(16日)
列寧的《總解決的時刻臨近了》(社論)一文在《無產(chǎn)者報》第25號上發(fā)表。
對維·加里寧(維·阿·卡爾賓斯基)的《農民代表大會》一文作的兩處增補發(fā)表在《無產(chǎn)者報》第25號上。
11月5日(18日)
自斯德哥爾摩抵達赫爾辛福斯。
夜晚,會見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戰(zhàn)斗技術組成員H.E.布勒寧和弗·米·斯米爾諾夫?! ?br>
11月5日和7日(18日和20日)之間
致函在日內瓦的娜·康·克魯普斯卡婭,讓她回國時走他走的路線,并告知秘密接頭地點?! ?br>
11月6日(19日)
拜訪弗·米·斯米爾諾夫,并同他一起會見尤·西羅拉以及其他芬蘭工人運動領導人?! ?br>
11月8日(21日)
回到彼得堡。在車站受到H.E.布勒寧的迎接。布勒寧臨時將列寧安排到自己的姐姐B.E.伊萬諾娃家里。
在H.E.布勒寧的姐姐家會見了中央委員列·波·克拉辛及其他黨的工作人員。
列寧在當天又搬到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彼·彼·魯勉采夫家,后來就是在他家里回娜·康·克魯普斯卡婭見的面,她是在列寧到達十天以后從日內瓦來到這里的。
拜謁彼得堡普列奧布拉任斯基墓地的“流血星期日”殉難者墓。
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彼得堡委員會擴大會議上,就黨對工人代表蘇維埃的態(tài)度問題發(fā)言?! ?br>
11月8日(21日)以后
致電在佛羅倫薩的阿·瓦·盧那察爾斯基,請他速來彼得堡參加《新生活報》編輯部的工作?! ?br>
11月9日(22日)
主持《新生活報》編輯部布爾什維克編輯人員和黨的積極分子會議,會議確定了編輯部的成員,并制定了該報最近的計劃。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會議,會議一致通過關于召開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的《告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工人社會民主黨人書》?! ?br>
11月9日和12月3日(11月22日和12月16日)之間
主持《新生活報》編輯部工作(《新生活報》實際上成為黨中央的機關報)。在編輯部主持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會議,會見黨的工作者?! ?br>
不晚于11月10日(23日)
寫《無產(chǎn)階級和農民》一文?! ?br>
11月10日(23日)
列寧的《論黨的改組》一文的第1節(jié)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9號上?! ?br>
11月12日(25日)
出席在自由經(jīng)濟學會會址召開的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會議,記錄代表的發(fā)言。
列寧的《無產(chǎn)階級和農民》一文作為社論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11號上。
列寧的《兩次會戰(zhàn)之間》一文作為社論發(fā)表在《無產(chǎn)者報》第26號上?! ?br>
11月12日(25日)以后
兩次同黨的莫斯科委員會書記維·列·尚采爾及莫斯科委員會委員馬·尼·利亞多夫談話,解釋自己的《無產(chǎn)階級和農民》一文中關于土地問題的口號,詳細詢問莫斯科黨組織的工作情況,并委托利亞多夫出國商談關于卡·考茨基、羅·盧森堡、卡·李卜克內西等人參加《新生活報》工作的問題?! ?br>
11月13日(26日)
列寧的《黨的組織和黨的出版物》一文在《新生活報》第12號上發(fā)表。
在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會議上,就與資本家同盟歇業(yè)作斗爭的辦法問題發(fā)言,并提出關于這個問題的決議案?! ?br>
11月14日(27日)
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批準列寧起草的關于與同盟歇業(yè)作斗爭的辦法的決定?! ?br>
11月15日(28日)
列寧的《沒有得逞的挑釁》一文和《論黨的改組》的第2節(jié)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13號上。
寫《軍隊和革命》一文?! ?br>
11月15日(28日)以后
列寧起草的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關于與同盟歇業(yè)作斗爭的辦法的決定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敖德薩聯(lián)合委員會印成傳單發(fā)行?! ?br>
11月中
在同孟什維克辯論土地問題的辯論會上發(fā)言。
在工人集會上作關于目前形勢的講演?! ?br>
11月16日(29日)
列寧的《論黨的改組》一文的第3節(jié)和《軍隊和革命》一文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14號上。
在自由經(jīng)濟學會會址召開的彼得堡的黨的工作者會議上作題為《社會革命黨土地綱領批判》的報告。會議由警察的干涉而中斷。
11月18日(12月1日)
列寧的文章《天平在擺動》和《向敵人學習》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16號上?! ?br>
11月20日(12月3日)
列寧專門論述立憲會議問題的文章《革命的官樣文章和革命事業(yè)》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18號上?! ?br>
11月23日(12月6日)
列寧的《垂死的專制政府和新的人民政權機關》一文作為社論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19號上。
在維特梅爾中學召開的彼得堡黨的工作者會議上,繼續(xù)作題為《社會革命黨土地綱領批判》報告?! ?br>
11月24日(12月7日)
寫《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一文。該文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21號上。
11月26日(12月9日)
列寧的《社會主義政黨和非黨的革命性》一文的前半部分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22號上。
晚上,出席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會議。會議討論同鎮(zhèn)壓蘇維埃和其他工人組織的沙皇政府進行斗爭的策略問題。
11月27日(12月10日)
在《新生活報》編輯部會見阿·馬·高爾基。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會議。會議討論準備武裝起義、進一步加強《新生活報》編輯部組織以及在莫斯科出版布爾什維克報紙《斗爭報》等問題?! ?br>
11月下半月
同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和工會理事會委員談話,研討工人代表蘇維埃將來的工作問題。
在店員工會召集的會議上作關于與同盟歇業(yè)作斗爭問題的報告?! ?br>
11月底
列寧領導由他組建的馬克思主義者土地問題專家小組的研究活動。
同馬·尼·利亞多夫談話,利亞多夫匯報自己出國的結果,列寧就莫斯科的黨的工作問題向利亞多夫作指示。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會議。會議研究在彼得堡籌建合法的布爾什維克印刷所的問題?! ?br>
11月
在黨的會議上作關于武裝起義問題的報告。
在黨的一個秘密接頭地點同柳·尼·斯塔爾就俄國革命事件、黨的工作、工人情緒等問題進行交談?! ?br>
11月或12月初
在工人布爾什維克全市會議上作關于目前形勢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任務的報告?! ?br>
11月—12月3日(16日)
領導參加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的布爾什維克小組的工作?! ?br>
11月—12月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的幾次會議。
多次會見《新生活報》國際部主任瓦·瓦·沃羅夫斯基,處理編輯部事務和黨內事務。
12月初
在彼得堡工程師協(xié)會理事會發(fā)表講話,談民主派知識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問題。
視察地下炸彈制造廠。
12月2日(15日)
列寧的《社會主義政黨和非黨的革命性》一文的后半部分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27號上?! ?br>
12月3日(16日)
列寧的《社會主義和宗教》一文發(fā)表在《新生活報》第28號上。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黨的彼得堡委員會和彼得堡工人代表蘇維埃執(zhí)行委員會的聯(lián)席會議。會議討論針對查封《新生活報》所采取的對策問題。會議還討論了武裝起義問題?! ?br>
12月4日(17日)
列寧和娜·康·克魯普斯卡婭發(fā)現(xiàn)警察局的監(jiān)視之后,轉入秘密狀態(tài)。
12月10日(23日)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委員、戰(zhàn)斗組織的領導人和統(tǒng)一軍事組織的領導人的聯(lián)席會議。會議討論支援莫斯科武裝起義的措施問題。
同娜·康·克魯普斯卡婭一起啟程前往塔墨爾福斯(芬蘭)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會議?! ?br>
12月12日—17日(25日—30日)
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會議的工作;在代表會議上作關于目前形勢的報告和關于土地問題的報告。會議通過了列寧提出的關于土地問題的決議。
參加對待國家杜馬態(tài)度的決議起草委員會的工作;代表會議通過了由委員會起草的關于積極抵制第一屆杜馬的決議。
出席芬蘭社會民主黨人在代表會議閉幕這一天組織的晚會?! ?br>
12月17日(30日)以后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會議。會議聽取了莫斯科布爾什維克委員會委員馬·尼·利亞多夫所作的關于莫斯科武裝起義過程的報告?! ?br>
12月22日(1906年1月4日)
在彼得堡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和布爾什維克塔墨爾福斯代表會議代表的聯(lián)席會議,作關于布爾什維克對待國家杜馬的策略綱領的報告。
12月下半月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會議。會議討論由阿·馬·高爾基領導的知識出版社出版社會民主主義叢書問題?! ?br>
12月底
寫《工人政黨及其在目前形勢下的任務》一文?! ?br>
1905年12月—1906年1月
多次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的會議,以及黨的各種會議?! ?br>
1905年底或1906年初
擬訂《革命的階段、方向和前途》提綱?! ?br>
1906年
1906年初—3月中
參加土地委員會的工作,這一委員會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統(tǒng)一中央委員會為起草提交黨的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土地綱領而建立的?! ?br>
1月4日(17日)
列寧的《工人政黨及其在目前形勢下的任務》一文發(fā)表在《青年俄羅斯報》第1號上。
1月上半月
從彼得堡秘密到達莫斯科,在莫斯科了解十二月武裝起義后的形勢,參觀進行街壘戰(zhàn)的地方,會見參加武裝斗爭的莫斯科工人,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莫斯科委員會寫作講演組會議。
同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討論積極抵制第一屆國家杜馬的策略?! ?br>
1月中
由莫斯科返回彼得堡。
1月
寫《要不要抵制國家杜馬?(“多數(shù)派”的行動綱領》一文。該文于1月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多次印成傳單發(fā)行。
寫《國家杜馬和社會民主黨的策略》一文?! ?br>
1月或2月
在彼得堡宣傳員會議上作關于土地問題的報告?! ?br>
1月—2月
在第一屆國家杜馬競選期間,列寧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彼得堡黨組織的活動,以鼓動員的身份發(fā)表演說?! ?br>
1月以后
讀《論土地問題》文集。在彼·馬斯洛夫的《代序》和《答納扎羅夫同志》以及尼·瓦連廷諾夫的《再論土地綱領》等文章上作批注和劃著重號?! ?br>
2月4日(17日)以前
在彼得堡莫斯科關卡區(qū)社會民主黨組織會議上作《關于國家杜馬選舉》的報告?! ?br>
2月7日和3月20日(2月20日和4月2日)之間
參加《黨內消息報》第1號和第2號的工作?! ?br>
2月7日(20日)
列寧的《俄國的目前形勢和工人政黨的策略》一文在《黨內消息報》第1號上發(fā)表。
2月11日(24日)以前
在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黨的工作人員會議上作關于積極抵制第一屆國家杜馬的策略的報告?! ?br>
2月11日(24日)
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彼得堡市第一次代表會議的工作。會議討論對第一屆國家杜馬的態(tài)度問題。列寧在討論關于郊區(qū)組織和維堡區(qū)組織出席代表會議的代表資格合法性問題時發(fā)言,還就程序問題、彼得堡委員會的報告等問題發(fā)言,并提出自己起草的關于抵制杜馬的策略的決議案。代表會議多數(shù)贊成抵制杜馬?! ?br>
不晚于2月11日(24日)
寫短信給美國社會黨人莫·希爾奎特,委托阿·馬·高爾基轉交此信。高爾基是受布爾什維克委派,去美國募集支援俄國革命運動的捐款的?! ?br>
2月11日(24日)以后
寫《告彼得堡市區(qū)和郊區(qū)全體男女工人書》,號召積極抵制國家杜馬。告工人書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彼得堡統(tǒng)一委員會印成單頁出版?! ?br>
2月底
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彼得堡市第二次代表會議的工作。會議繼續(xù)討論對國家杜馬的態(tài)度問題。列寧發(fā)言為自己提出的抵制策略的決議案進行辯護。列寧還就費·伊·唐恩等人對決議草案第2、3、6、7、8條的修正案多次發(fā)言,并向代表會議主席團提交書面聲明。代表會議通過了列寧起草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彼得堡組織關于抵制策略的決議。
在黨的工作者會議上作關于農村工作的報告?! ?br>
2月底—3月初
在芬蘭庫奧卡拉“瓦薩”別墅起草布爾什維克的策略綱領——提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決議草案?! ?br>
2月底—4月初
不止一次地從庫奧卡拉去彼得堡直接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委員會的工作,并出席會議。
2月
同從巴庫來的阿·薩·葉努基澤談話。
出席關于組織彼得堡布爾什維克合法印刷所的會議。
列寧的《土地問題和“馬克思的批評家”》一書的第5—9章在《教育》雜志第2期上發(fā)表?! ?br>
2月—3月
多次在彼得堡工人大會上作關于積極抵制杜馬的策略的報告?! ?br>
3月初
從庫奧卡拉到彼得堡出席孟什維克組織的土地問題討論會,在討論過程中發(fā)言駁斥費·伊·唐恩,批判社會革命黨人的觀點。
3月上半月
列寧赴莫斯科組織討論他起草的策略綱領——提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決議草案。
兩次或三次拜訪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莫斯科委員會寫作講演組成員伊·伊·斯克沃爾佐夫-斯捷潘諾夫,同他談黨的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準備工作、莫斯科十二月武裝起義以及莫斯科無產(chǎn)階級的情緒。
多次拜訪莫斯科布爾什維克組織成員謝·伊·米茨凱維奇,同他談莫斯科十二月武裝起義失敗以后布爾什維克的策略問題,以及整頓黨的工作的問題。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莫斯科河南岸區(qū)委員會會議;在討論關于對工人代表蘇維埃的態(tài)度的決議時發(fā)言指出:革命的社會民主黨人應該加入非黨的群眾組織,并在其中開展全面的工作,宣傳布爾什維克的革命口號;蘇維埃是新政權——無產(chǎn)階級和農民革命民主專政的萌芽,這一政權應該在武裝起義過程中建立起來。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莫斯科郊區(qū)委員會會議。會議討論莫斯科組織參加國家杜馬選舉運動的問題。列寧向郊區(qū)委員會指出,他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錯誤的。
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莫斯科委員會委員、莫斯科郊區(qū)組織代表、鼓動宣傳員組代表、寫作組代表、中央委員會莫斯科局代表聯(lián)席會議。會議討論布爾什維克提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策略綱領。列寧作報告,闡述黨代表大會應該解決的一系列問題,并論述布爾什維克的策略綱領。
自莫斯科抵達彼得堡。
3月中
領導彼得堡布爾什維克小組的一些會議。這些會議是為討論布爾什維克提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策略綱領而召開的。列寧被選入審訂綱領的專門委員會?! ?br>
3月20日(4月2日)
列寧的《俄國革命和無產(chǎn)階級的任務》一文和他起草的提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策略綱領發(fā)表在《黨內消息報》第2號上。
在彼得堡作政治問題講話,題為《武裝起義和無產(chǎn)階級》?! ?br>
3月24日—28日(4月6日—10日)
撰寫小冊子《立憲民主黨人的勝利和工人政黨的任務》?! ?br>
3月26日(4月8日)
當選為彼得堡組織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有表決權的代表?! ?br>
3月28日(4月10日)以后
從自己的《立憲民主黨人的勝利和工人政黨的任務》小冊子中,就有關蘇維埃問題作摘錄?! ?br>
3月30日(4月12日)以后
參加布爾什維克合法的學術、文藝、政治雜志《生活通報》的工作,為該雜志寫了兩篇文章。列寧在雜志編輯部會見了參加該雜志工作的米·斯·奧里明斯基、瓦·瓦·沃羅夫斯基、阿·瓦·盧那察爾斯基以及其他黨的工作者?! ?br>
3月底
領導在前進出版社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部分布爾什維克代表的會議,聽取地方的報告,作簡短發(fā)言,同代表談話?! ?br>
3月下半月
寫《修改工人政黨的土地綱領》小冊子?! ?br>
3月
為卡·考茨基的《再沒有社會民主運動!》小冊子俄文版寫序言。
列寧起草的提交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策略綱領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統(tǒng)一中央委員會和彼得堡統(tǒng)一委員會印成單頁發(fā)行?! ?br>
3月—4月初
列寧在赫爾辛福斯準備出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 ?br>
4月初
列寧的《修改工人政黨的土地綱領》小冊子在彼得堡出版。
4月10日(23日)以前
在赫爾辛福斯同前往國外購買武器的格魯吉亞黨的工作者,就外高加索的革命運動、黨內狀況、即將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問題進行交談。
抵達斯德哥爾摩,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工作。列寧在布爾什維克單獨召開的會議上發(fā)言,談代表大會的力量配置問題。
會見前來斯德哥爾摩出席代表大會的部分代表?! ?br>
4月10日—25日(4月23日—5月8日)
參加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工作,被選入代表大會主席團,主持一系列會議,起草各種決議,作報告,同代表們談話。
在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關于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的決議案。決議案被代表大會通過。
列寧和費·伊·唐恩簽署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主席團的名義給瑞典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卡·亞·布蘭亭的信,向瑞典社會民主黨表示敬意,并邀請布蘭亭作為有發(fā)言權的代表參加代表大會。
在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參加討論關于停止派別會議的聲明;支持十名布爾什維克提出的就立即討論聲明問題進行記名表決的要求;同意布爾什維克施米特(彼·彼·魯勉采夫)就修改程序問題進行記名表決的建議;反對尤·拉林關于指責布爾什維克有步驟地拖延代表大會的決議案。
主持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宣布代表大會議程,堅決主張必須把估計當前形勢問題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各民族組織問題列入代表大會議程(列寧的建議被代表大會通過)。
主持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宣讀烏克蘭社會民主工黨關于請求準許該黨代表作為有發(fā)言權的代表參加代表大會的信件;建議代表大會就這一問題作出決定;歡迎第一次到會的格·瓦·普列漢諾夫和帕·波·阿克雪里羅得;提議委托土地委員會準備關于土地問題的報告,并指定報告人(提議被代表大會通過)。
在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作關于土地問題的報告,報告中發(fā)展了《修改工人政黨的土地綱領》小冊子里闡述的觀點。
主持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被選入國家杜馬問題共同決議起草委員會。
主持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會議繼續(xù)討論土地問題。
主持代表大會第九次會議;作關于土地問題的總結發(fā)言。
主持代表大會第十次會議;建議所有的記錄必須經(jīng)代表大會正式批準;在討論資格審查委員會的工作時兩次發(fā)言。
主持代表大會第十一次會議;建議表決是否需要一個土地綱領的問題。在討論彼·彼·魯勉采夫提出的關于重新表決沒有取得多數(shù)票的馬斯洛夫的孟什維克草案的建議時,參加代表大會主席團會議。投票贊成魯勉采夫的土地綱領草案,反對馬斯洛夫的土地綱領草案。
主持代表大會第十二次會議。
參加代表大會主席團會議。會議討論關于巴庫委托書等問題。
在代表大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參加記名投票,反對代表大會通過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土地綱領和策略決議;作《關于目前形勢和無產(chǎn)階級的階級任務》的報告(報告沒有找到)。
在代表大會第十四次會議宣讀第六次會議記錄時,提出修正意見;堅持對每一修正意見進行表決。
主持代表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就布爾什維克提交大會的《無產(chǎn)階級在民主革命目前時期的階級任務》的決議草案提出書面聲明。
在代表大會第十六次會議上作關于目前形勢和無產(chǎn)階級的階級任務問題的總結發(fā)言。
在代表大會第十七次會議上作關于對待國家杜馬態(tài)度問題的副報告,并宣讀布爾什維克關于這一問題的決議草案;就孟什維克歪曲他的關于杜馬問題的講話,向代表大會主席團提交書面聲明。
主持代表大會第十八次會議;主張讓各民族社會民主黨組織的代表在討論對待國家杜馬的態(tài)度問題時發(fā)言。
在代表大會第十九次會議上作關于對待國家杜馬態(tài)度問題的總結發(fā)言。會議表決列寧、阿·瓦·盧那察爾斯基和伊·伊·斯克沃爾佐夫-斯捷潘諾夫共同提出的、由列寧起草的關于國家杜馬問題的決議案。
主持代表大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提出關于對待國家杜馬態(tài)度的孟什維克決議案的修正案的討論辦法;駁斥費·伊·唐恩,唐恩指責列寧利用大會主席的職權對修正案作批判;參加關于穆拉托夫(莫羅佐夫)修正案問題的討論,發(fā)言維護穆拉托夫提出的關于成立社會民主黨議會黨團的條文的修正案;同烏漢諾夫和索斯諾夫斯基(瓦·阿·杰斯尼茨基)等布爾什維克就斯特盧米林和科斯特羅夫的修正案問題簽署說明事實的聲明;同索斯諾夫斯基提出書面聲明。
在代表大會第二十二次會議討論關于武裝起義的決議和宣讀孟什維克制定的決議草案第一條時,發(fā)言反對格·瓦·普列漢諾夫提出的機會主義修正案(把“爭取政權”改成“用強力爭取權利”);支持列·波·克拉辛對各項修正案所作的反駁;作關于武裝起義的發(fā)言。
主持代表大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參加關于同各民族組織合并問題的討論;將專門委員會關于同波蘭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合并問題的報告和決議的批準問題提付表決;以代表大會的名義對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波蘭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表示歡迎。
在代表大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參加關于同崩得實行合并的協(xié)議草案的記名表決。
主持代表大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就俄國社會民主工黨議會黨團的組成問題提出個人意見;不同意孟什維克沃羅比約夫(維·比·洛姆塔季澤)關于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不能在一個黨內工作的觀點。
出席布爾什維克派會議。會議討論參加黨的中央機關問題;會議決定不參加中央機關報。
代表大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列寧提出的黨章第一條條文。列寧在會上發(fā)言反對孟什維克K.Г.戈古阿(達維多夫)對黨章第四條提出的修正案,認為這一修正案為批準新組織造成不必要的障礙。
在代表大會工作期間,同米·瓦·伏龍芝和米·伊·加里寧等布爾什維克代表就黨的地方組織狀況、罷工斗爭和武裝起義等問題進行交談。
在代表大會結束后出席布爾什維克派總結會議。會議總結了代表大會的工作。列寧在發(fā)言中強調,必須繼續(xù)同孟什維克進行思想斗爭和政治斗爭,必須組織群眾準備參加武裝起義?! ?br>
4月25日—26日(5月8日—9日)
寫《前“布爾什維克”派出席統(tǒng)一代表大會的代表告全黨書》。26個黨組織的布爾什維克代表在告全黨書上簽字。告全黨書印成單頁出版?! ?br>
4月26日和5月4日(5月9日和17日)之間
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統(tǒng)一)代表大會工作結束之后,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啟程,取道芬蘭返回彼得堡。
【參考文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