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尼·伊·布哈林的便條
?。?921年12月1日)
布哈林同志:
鑒于中央今天給您出了一個題目,現在我把我的意見寄給您。我曾經思考過這個題目,并且擬了如下的大綱:
?。?)列舉發(fā)生爭論、分歧和分裂的問題。
?。?)分裂時期和統(tǒng)一時期的交替?! ?br>
?。?)孟什維克擁有多數的時期和布爾什維克擁有多數的時期的交替(也許可以用圖表說明?)
請簡略地談談您的意見?! ?br>
列寧
12月1日
您的文章是拿它作主線,還是拿類似的東西作主線?
分歧問題一覽表
?。ò磿r間順序排列)
1903.10. 組織問題:黨章第1條?! ?br>
1904. “地方自治運動?!薄 ?br>
1905.5. 對待革命、罷工斗爭、武裝起義的態(tài)度?! ?br>
1905.8. 抵制還是參加國家杜馬?
1905.10.
1905.12. 起義。
1906.1—3. 抵制還是參加國家杜馬?
1906.4—5. 對待第一屆國家杜馬的態(tài)度?! ?br>
1906.7. 對待武裝起義的態(tài)度?! ?br>
1906.9. 對待游擊斗爭的態(tài)度?! ?br>
1907.1—2. 第二屆杜馬的選舉:是左派聯(lián)盟還是同立憲民主黨聯(lián)合?
1907.4. 第二屆國家杜馬?! ?br>
1909—10. 取消主義?! ?br>
1911. 中央全會。
統(tǒng)一還是分裂?
1912. 分裂。(取消主義。)
1913. “罷工熱潮”等等?! ?br>
1913. 對待第三屆國家杜馬[注:這里看來是指第四屆國家杜馬。——俄文版編者注]的態(tài)度。
1914. 對待帝國主義戰(zhàn)爭的態(tài)度。
1917.2—3. 對待二月革命的態(tài)度。
1917.5. 聯(lián)合內閣?! ?br>
1917.7. 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 ?br>
1917.9. 科爾尼洛夫叛亂和民主會議?! ?br>
1917.10.
蘇維埃政權。
恐怖手段。
布列斯特和約。
陰謀和國內戰(zhàn)爭?! ?br>
1918. 國內戰(zhàn)爭。孟什維克的態(tài)度?! ?br>
1919. 國內戰(zhàn)爭。孟什維克的態(tài)度?! ?br>
1920.
1921.


載于1924年《布爾什維克》雜志第7—8期合刊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44卷第263—265頁
【注釋】
[159]這是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上擁有票數的對比:布爾什維克擁有24票,孟什維克擁有20票,總共是44票?!?97?! ?br>
[160]指1905年4—5月布爾什維克在倫敦召開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三次代表大會和差不多同時孟什維克在日內瓦召開的全俄黨的工作者第一次代表會議。——297?! ?br>
[161]指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四次代表大會和第五次代表大會的情況。這一時期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處在形式上統(tǒng)一的黨內,有一個中央委員會,定期召開代表會議?! ?br>
在第四次代表大會上,布爾什維克擁有46票,孟什維克擁有62票,孟什維克占優(yōu)勢;在第五次代表大會上,布爾什維克擁有105票,孟什維克擁有97票,布爾什維克占優(yōu)勢?!?97。
[162]指列寧和格·葉·季諾維也夫、列·波·加米涅夫于1914年出版的文集《馬克思主義和取消主義》。文集引用了擁護布爾什維克的工人和擁護孟什維克的工人分別為各種目的捐款的數額(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5卷《工人階級與工人報刊》一文)?!?97。
[163這是孟什維克和布爾什維克在1917年11月的立憲會議選舉中所得票數的對比。列寧在《立憲會議選舉和無產階級專政》一文更詳細地談到了這個問題(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38卷第1—25頁)?!?97。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