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和1899年1月30日〔2月11日〕之間)
《俄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一書引用了1890—1894年塞茲蘭—維亞濟馬鐵路運輸?shù)霓r(nóng)業(yè)機器、鍋駝機及零件的資料。5年內(nèi)運輸量幾乎增加了兩倍(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3卷第196頁)?,F(xiàn)將該資料的有關段落照錄如下。
[62] 農(nóng)業(yè)機器、鍋駝機及零件運輸量(單位普特):

[63] 從烏霍洛沃車站運出的主要是脫粒機。這些機器是在科尼諾村和斯梅科沃村制造的,有一部分是在梁贊省薩波若克縣城制造的??颇嶂Z村有葉爾馬柯夫、卡列夫和哥利科夫3家鑄鐵廠,主要制造農(nóng)業(yè)機器零件。在上述兩個村(科尼諾和斯梅科沃)幾乎所有的人都從事機器的最后加工和裝配工作。
列寧在翻閱概述時,還標出塞茲蘭—維亞濟馬鐵路如下貨運資料:精糖運量及其從其他鐵路的進貨量(1890—1894年)、鹽的運量.維亞濟馬市油料作物的發(fā)運量由于該市新建了一些大型榨油廠而減少等資料。
[116] 精糖運量:

[123] ……1892年運到卡盧加的鹽較前兩年幾乎減少了一半,而在以后的1893年和1894年,到貨量降到微不足道的規(guī)模。這是因為1890年和1891年運到卡盧加的是頓涅茨克的鹽,途中經(jīng)過普羅托波波沃,從1892年開始則是巴斯昆恰克的鹽,那是從下諾夫哥羅德沿奧卡河運來的。從1893年起,里亞日斯克不再這樣進鹽了,因為第4804號鹽運價匯總表自1892年10月1日起生效,從薩拉托夫碼頭運鹽到里亞日斯克,比從巴特拉基運輸,每車皮運價便宜11盧布,因此鹽開始從薩拉托夫沿梁贊—烏拉爾鐵路運往里亞日斯克。這個運價同樣也影響到帕切爾瑪站鹽的到貨量,使之減少,因為從巴特拉基到該站運一車皮61O普特的鹽,比原來的運價貴12個多盧布,所以,原來從巴特拉基運鹽來供應附近的斯帕斯、納羅夫恰特、克連斯克等城市,甚至下洛姆的部分地區(qū)的帕切爾瑪站,由于實行第4804號運價,不得不把自己的一部分食鹽銷售地讓給斯帕斯市附近莫克申河碼頭上新建的市場。
[134] 以前維亞濟馬市的油料作物發(fā)運量相當大,而在去年(1894年)葵花籽的發(fā)運量只有2000普特。這種減少是因為在維亞濟馬建立了一些新油坊,其中杰夫金先生的榨油廠規(guī)模最為突出,它不僅在郊區(qū)收購全部油料作物,而且還逐年增加從塞茲蘭—維亞濟馬鐵路和其他鐵路沿線許多車站的進貨。順便說一下,這一點可從以下統(tǒng)計表中看出,該表顯示了油料作物年到貨量在25000普特以上的那些車站的到貨情況……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