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雜志摘錄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銀行》雜志摘錄


  《Die Bank》[注:《銀行》雜志?!幷咦,1912,2。
  《馮·格文涅爾先生的煤油壟斷》(1032—)(費利克斯·平內(nèi)爾博士)。
  1911年3月15日,帝國國會幾乎是一致地通過了煤油壟斷的要求。政府欣然接受了這個“受眾人歡迎的"(1032)主張。結(jié)果是銀行……“無法就分贓問題達成協(xié)議”(1033)。只有德意志銀行贊成!!而其他的銀行(以貼現(xiàn)公司為首)則反對,一部分原因是他們認為德意志銀行分到的太多了[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85頁。——編者注]。
  {參看本筆記第13頁[注:見本卷第73—74頁?!幷咦}
  銀行的斗爭對于事情是有利的:“只有有關(guān)方面相互揭發(fā)(他們做得很徹底、很內(nèi)行,熟悉彼此的弱點)這個問題才能弄清楚……”(1034)
  {原文如此!}
  消費者害怕物價狂漲(“猛漲”,1034)。消費者得到了美孚油公司的很好的服務(wù)。
  只有用水力發(fā)出廉價的電力,實行電力壟斷,才能同煤油托拉斯作斗爭。但是,我們要得到電力壟斷,非使它對生產(chǎn)者有利不可。
  “電力壟斷只有在生產(chǎn)者需要的時候才會實現(xiàn),也就是說,只有在下一次電力工業(yè)大崩潰逼近、各私營電力工業(yè)‘康采恩’現(xiàn)在在各處修建的已經(jīng)從市政府和國家等等方面獲得了某些壟斷權(quán)的那些成本高的大電站不能獲利的時候,才會實現(xiàn)。到那時候就只好使用水力;但是用水力發(fā)出廉價的電力也不能靠國家出錢來辦,還是要交給‘受國家監(jiān)督的私人壟斷組織’去經(jīng)營,因為私營工業(yè)已經(jīng)訂立了許多契約,為它的成本高昂的蒸汽企業(yè)爭得了巨額的補償,這就過于加重了由國家管理并使用水力資源的電力壟斷組織的地租負擔(dān)。以前鉀堿的壟斷是如此,現(xiàn)在煤油的壟斷是如此,將來電力的壟斷也是如此。我們那些被美妙的原則迷住了的國家社會主義者,現(xiàn)在總該明白:德國的壟斷組織從來沒有抱定過這樣的目的,也沒有達到過這樣的結(jié)果,即為消費者帶來好處或者哪怕是交給國家一部分企業(yè)利潤,它們僅僅是為了用國家的錢來振興快要破產(chǎn)的私營工業(yè)罷了?!盵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85—386頁。——編者注](1036。黑體是原作者用的)
  {原文如此!}
  {給金融資本的“貢款”}
  德意志銀行被美孚油公司擊敗了,并于1907年(被迫)同它簽訂了一個很不利的條約。根據(jù)這個條約,美孚油公司在1912年可以廉價購買德意志銀行的煤油源。
  {有一張煤油康采恩的“交織情況”表}
  于是德意志銀行就“開始活動”,來建立壟斷組織!!
  貼現(xiàn)公司(和它的德意志石油股份公司)反對德意志銀行,并小心翼翼地為了同美孚油公司簽訂協(xié)議而努力。
  《Die Bank》,1912,2,第695頁:
  “英國股份銀行的統(tǒng)計”(英格蘭和威爾士)
  {殖民地銀行}
  單位百
  萬英鎊
  1890——104家(股份)銀行  有2203個分行    存款  368
  1911——44"    ""      "5417"""     ""  749
  在蘇格蘭
  1890——10"   ""       "  975"""
  1911——9"    ""       "1227"""
  在愛爾蘭
  1890——9"    ""       "456"""
  1911——9 "   ""       "  739 """
  殖民地銀行
  1890——30"   ""       "1742"""
  1911——38"   ""       "3645"""
  《Die Bank》,1912,2(629及以下各頁)。費利克斯·平內(nèi)爾的
  《煤油戰(zhàn)略》:
  一方面是德國人(貼現(xiàn)公司和石油股份公司)想聯(lián)合羅馬尼亞(和俄國)反對美孚油公司;
  注意煤油托拉斯瓜分世界
  另一方面是美孚油公司在荷蘭本土辦了一個公司(尼德蘭殖民地石油公司),收買荷屬印度的油源(和租讓權(quán))——打擊自己的主要敵人:英荷殼牌托拉斯等等。
  {注意  煤油托拉斯瓜分世界}
  瓜分世界的斗爭。“瓜分世界”,第630頁。
  英荷托拉斯分到亞洲。
  美孚油公司分到世界的其余地方。
  美孚油公司想攫奪一切。
  德國人則想保衛(wèi)自己(+羅馬尼亞+荷蘭+俄國
  )。
  《Die Bank》,1912,1。
  路·埃施韋格的《托拉斯的愛國主義》:在德國成立了一個收買影片發(fā)行商的托拉斯!(帕太公司(巴黎)日產(chǎn)電影膠片8萬米,每米1馬克。全世界的電影院每年的收入約為10億馬克!!)(第216—7頁)。這一工業(yè)在德國很落后,在法國特別發(fā)達。德國約有40家出租處收購影片,“租給”電影院的老板。(成立了一個德國電影工業(yè)股份公司托拉斯,由民族自由黨議員帕舍領(lǐng)導(dǎo)。資本=500萬馬克,其中“不少的一部分”顯然是打算用作“創(chuàng)業(yè)利潤”)……建立壟斷。能成功嗎
  
  {電影托拉斯!!}
  《Die Bank》,1912,1(第223頁及以下各頁),阿·蘭斯堡的文章?!豆敉欣沟慕鹑谑聵I(yè)》(這是交易所對菲爾斯滕貝格公爵和霍亨洛埃公爵這兩個富豪、金融家的“事業(yè)”的稱呼)。他們把自己的和德意志銀行的幾百萬資金投入波斯瓦—克諾爾公司(建筑公司)。這個公司弄到了1億馬克的巨款(!!第229頁),自不量力地干了一大堆極其冒險的事情,結(jié)果倒閉了。德意志銀行損失了約1200萬,菲爾斯滕貝格損失約800萬(第226頁),這里還遮掩和隱瞞了(第226頁)破產(chǎn)的全部數(shù)額。作者非常氣憤,他寫道:“一種從克諾爾的毒素中產(chǎn)生的東西是我們整個經(jīng)濟發(fā)展所固有的”(230)……“他們<波斯瓦和克諾爾>進行工作的原則同德國兩個最大的電力康采恩賴以獲得成功的那個原則恐怕沒有什么兩樣……”(228)[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71頁?!幷咦
  {德意志銀行的真面目!!!}
  {和原文如此!!}
  {電力康}
  {采恩}
  如果波斯瓦和克諾爾能把風(fēng)險往別人身上一推,使自己得以脫身,那他們就會受到大家的贊揚,而成百成百的人就會破產(chǎn)!
  《Die Bank》,1912,1。
  路·埃施韋格:《資本主義道德化》(第12頁—)。帝國國會選舉。保守派與民主派的斗爭?!爱斎藗冋跔幷搼?yīng)該由人民來管理,還是由官僚來管理的時候,決定早就作出來了,應(yīng)當由第三種勢力,即財閥來管理”(12)……“在財富的經(jīng)濟源泉已經(jīng)被少數(shù)超人壟斷的國家中,政治自由正在成為毫無內(nèi)容的空話”(12)。人們在使資本主義道德化:委任地方自治機關(guān)(區(qū)、州等)的成員擔(dān)任監(jiān)事!!例如,在“泰姆佩爾霍夫區(qū)”股份公司中——欺詐!!“小小的假仁假義”(15)——這些代表也分到紅利等等。結(jié)果形成“內(nèi)部欺詐局面”(16)……官員“與財閥一致”行動(19)……
  “外國在加拿大的投資”,第32頁及以下各頁。
  英國…………………………………>200000萬美元
  美國…………………………………  42000
  法國…………………………………  8000   8000
  德國…………………………………  3200   3200
  比利時…………………………………       1100/12300
  1150
  荷蘭…………………………………         1100/12300
  路·埃施韋格:《一個創(chuàng)業(yè)的歷史》(第420頁及以下各頁)——飛機場公司。
  約翰尼斯山谷飛機場位于柏林城郊。經(jīng)理阿爾圖爾·彌勒招來了公爵和親王,從他們那里拿到了幾百萬(股份資本=450萬馬克),成了自己“白得的股票”,并將這些股票轉(zhuǎn)賣了出去(估價者斷定:在10—20年之內(nèi)這些土地將帶來暴利!!……),總之,是瘋狂的欺騙,而且一切都是極其合法的!!
  阿·蘭斯堡:《金融托拉斯》(第432頁及以下各頁)。
  花旗銀行(洛克菲勒和美孚油公司)控制著約10億美元的資本。銀行業(yè)信托公司(摩根)控制著約150000—175000萬美元的資本。
  2家銀行——275000萬美元(=110億馬克)[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55頁?!幷咦。
  {美國銀行巨頭……}
  作者指出,任何地方都不象美國那樣對銀行作嚴格的規(guī)定(極嚴格地區(qū)分“存款”銀行和“證券”銀行;不得設(shè)分行;給一個人的貸款不得超過資本的10%等等)。美國有26000家“小人國式的”銀行(438)——這都沒有什么用處!!實際上是億萬富翁在控制和操縱。修改法律不過是使他們統(tǒng)治的形式改變而已。
  《Die Bank》,1912,1,第523頁及以下各頁。
  路·埃施韋格:《文化肥料》=德國在巴西的移民。巴西政府(同加拿大政府一樣)的無恥宣傳。每個移民付給代理人10馬克。關(guān)于移民生活安樂的謊言,他們的貧困,等等等等。用投機的辦法把土地賣給他們,等等等等。
  《Die Bank》,1911,1,第1頁及以下各頁。
  阿·蘭斯堡:《德國是食利國》。
  德國儲金局的存款=約165億馬克。這是使資本從潛伏狀態(tài)轉(zhuǎn)變?yōu)槊黠@狀態(tài),是幫助大資本,是轉(zhuǎn)化為利息(大部分是變?yōu)檠嚎?。存戶自己放棄了對自己的金錢的支配權(quán),“因而加強了大資本的實力,削弱小工業(yè)的抵抗力”(8)。
  “德國人喜歡譏笑法國人顯露出來的那種渴望變?yōu)槭忱叩膬A向。但是他們忘記了,就資產(chǎn)階級來說,德國的情況同法國是愈來愈相象了?!盵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413—414頁?!幷咦(10—11)
  儲金局總額約有45(顯然是45%)是存款,在3000馬克以上!!
  同上,第218頁    德國的銀行
  銀行數(shù)    自己的資本    他人的資本
  1883………160       890         +850(單位百萬馬克)
  1907………440       4450        +7750"""""
  +175%     +400%       +812%
  奧地利的銀行
  單位百萬克朗                    銀行數(shù)    自己的資本    他人的資本
  1883…………………38         500            620
  1907…………………53        1130           3130
  +40%       +126%        +405%
  《Die Bank》,1911,2,第605頁及以下各頁。阿爾弗勒德·蘭斯堡的《英國銀行的20年》。
  
  {注:本表中第一欄的數(shù)字是1891年和1911年的數(shù)字,后面幾欄則是1890年和1910年的數(shù)字。——編者注}
  第813頁及以下各頁。德國
  本身的資本
  銀行數(shù)   單位十      他人      銀行支配的
  億馬克)    資金      資本總額
  1872       174       1          1        3(單位十億馬克)
  1910       422       5          11       30""""""
  {德國銀行業(yè)的發(fā)展}
  1872……174家銀行中有23家銀行擁有1000萬以上的資本。它們支配的資金有60%是他人的。
  1910/1……422家銀行中有53家銀行擁有1000萬以上的資本。
  它們支配的資金有82.5%是他人的(第818頁)。
  德國,鐵的產(chǎn)量,1870:1346000;1910:14793000噸[27]。
  路·埃施韋格:《財閥和官吏》(第825頁及以下各頁)對于小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者是很典型的。兩個例子:
  “幾年前,由于萊茵—威斯特伐利亞煤業(yè)辛迪加的頑固態(tài)度,一個強烈的仇視卡特爾的運動遍及德國各地,帝國政府召集了一個調(diào)查委員會來研究卡特爾問題。在辯論中,政府顧問弗爾克爾表現(xiàn)得特別突出,他對問題非常了解,并作了很尖銳有力的發(fā)言來反對卡特爾的代表。此后不久,政府顧問弗爾克爾接受了德國最有實力的和最為閉關(guān)自守的卡特爾組織——德國鋼業(yè)聯(lián)合公司領(lǐng)導(dǎo)人這樣一個高薪的職位。這樣一來,政府就失去了自己優(yōu)秀的行家,從此,事情就沉寂下來了?!?827—8)美國就不用提了!
  {好例子!!(金融資本和政府)}
  有一個叫作“帝國私營保險業(yè)監(jiān)督檢查署”的機關(guān),它在監(jiān)督私營保險公司方面做了許多事情。于是保險公司便給“檢查員”以有利的職位(直到擔(dān)任經(jīng)理),來引誘他們?!爸辽儆腥齻€專員”(這個檢察機關(guān)的官員)“近幾年來從帝國的檢查署一躍而登上保險公司經(jīng)理的座位”(831)。
  《Die Bank》,1911,1,第94—5頁。鋼鐵工業(yè)的最新統(tǒng)計資料:
  單位1000噸
  德國   英國    美國     法國    俄國  世界產(chǎn)量
  1810    15    158      54       —      —      —
  1820    —    —       20       198     —    1650
  1850    —    2228    564       405    204     4187
  1870   1346   6059    1665     1178    360    12021
  1890   4625   8033    9203     1962    727    27427
  1910  14793   9664   27250     3500    2870   60000
  {生鐵產(chǎn)量}
  《Die Bank》,1910,1(第401頁和以下各頁……),阿爾弗勒德·蘭斯堡。《銀行為民族經(jīng)濟服務(wù)》——關(guān)于里塞爾的書,作者指責(zé)他太樂觀和忽略了德國銀行的弊病。
  同上:阿爾弗勒德·蘭斯堡:《德國銀行業(yè)中的參與制》(497及以下各頁)和《參與制的危險》。兩篇文章提出的東西很少;一般;大家都已知道了的。只有“參與”表很好。(第500頁)
  {現(xiàn)代銀行的“參與”!!}
  
  [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48頁?!幷咦
  《Die Bank》,1910,1,第288頁。短評:《德國在國外的租讓企業(yè)》。
  巴門商會在給貿(mào)易大臣的報告中寫道:
  “德蘭士瓦的金礦有大量德國資本的參與。盡管如此,德國機器制造廠提供給德蘭士瓦礦場的產(chǎn)品可惜只是很少一點,因為礦場的技術(shù)領(lǐng)導(dǎo)主要是掌握在英國人的手里。從這點看來,如果麥尼斯曼”(在摩洛哥)“的租讓企業(yè)溶化到法國的礦業(yè)辛迪加里面,那將是極為可惜的事情??梢院翢o疑問的預(yù)料到,那時摩洛哥礦場的技術(shù)領(lǐng)導(dǎo)就會全部落到法國人的手中,因而德國提供機器和儀器的希望就會完全破滅。如果德國資本參與摩洛哥的采礦企業(yè),而把技術(shù)領(lǐng)導(dǎo)交給法國人,象在德蘭士瓦交給英國人那樣,那將是一個無法補救的錯誤。這樣開采麥尼斯曼金礦,德國的機器制造業(yè)就不會得到任何好處,德國資本的參與就會純粹有利于法國的機器制造業(yè)。相反地,如果摩洛哥的礦場,哪怕是相當小的一部分是在德國技術(shù)領(lǐng)導(dǎo)下開采,那也會對德國工業(yè)有極大的意義?!?引自第288—289頁。)
  {說明金融資本的作用、意義和政策的好例子}
  《反對法國大銀行》,第236頁及以下各頁。
  利西斯的文章(起初載于《La Grande Revue》[注:《大評論》雜志。——編者注],1906)。
  他的擁護者茹爾·多梅格寫的書:《關(guān)于信用公司的問題》。
  對利西斯的反駁——特斯蒂斯?!斗▏庞脵C關(guān)的作用》是1907年出版的一本書(刊載在《Revue politique et parlementaire》[注:《政治和議會評論》雜志?!幷咦上的文章)。
  評價很膚淺:說利西斯夸大了,但基本上是正確的。食利國=法國。資本從利率低的國家流入利率高的國家。說利西斯不是專家等等。據(jù)利西斯計算,銀行代售國外證券所取傭金達7%!!!
  {7%!!!}
  (1910,2)第1200頁:摘自美國全國金融委員會的資料。
  
  編輯部指出,不應(yīng)該把這種“有形的”國民財富同全部國民財富等量齊觀。
  摘自對1910年11月死去的金融家愛德華·恩格爾的評論:
  “柏林的許許多多經(jīng)理之所以能取得自己的職位,只是因為他們的債權(quán)人認為除了使自己的債務(wù)人飛黃騰達,再也找不到別的辦法能夠挽救自己的金錢。他們對債務(wù)人的輕率暗中表示憤慨,然而為了本身的、正確了解到的業(yè)務(wù)利益,卻又公開地贊揚債務(wù)人很干練?!?1202—3)
  {銀行經(jīng)理的飛黃騰達}
  《Die Bank》,1909,1,第79頁。短評:《鉆進銀行的欲望》——官員們變?yōu)殂y行經(jīng)理(瓦爾德馬爾·彌勒、馮·克利青、黑爾費里希、舍恩費爾德)和轉(zhuǎn)入工業(yè)(弗爾克爾、布德)……
  “暗地里想在貝倫街【德意志銀行】鉆營一個肥缺的官員,他們的廉潔情況究竟怎樣呢?”[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73頁?!幷咦(79)
  第301頁及以下各頁。阿爾弗勒德·蘭斯堡:《曲意逢迎的經(jīng)濟影響》——一篇反對財閥同皇帝勾結(jié)等等的激烈的文章(小資產(chǎn)階級的感傷)。
  “讓我們回憶一下巴勒斯坦之行,以及此行的直接結(jié)果,即巴格達鐵路的建筑,這一不幸的‘德意志進取精神的大事件’,對于德國受‘包圍’一事應(yīng)負的責(zé)任,比我們所犯的一切政治錯誤應(yīng)負的責(zé)任還要大。”[注:同上。——編者注](307)
  {說得好!}
  路德維?!ぐJ╉f格:《德國鋼鐵工業(yè)中的革命化趨勢》。
  德國采礦和煉鐵的重心從萊茵—威斯特伐利亞地區(qū)移到洛林—盧森堡(移到西南)。含磷甚多的礦石(盧森堡和洛林的Minetteerz[注:褐鐵礦?!幷咦)過去是沒有什么價值的。(1)托馬斯法、(2)電爐鋼(電爐鋼鋼軌:保用期為15年,過去為9年)使它變成了很好的礦石。盧森堡—洛林地區(qū)的礦石有20億噸(按照德國目前的消耗量可用200年)。(第316—317頁)
  {鋼鐵工業(yè)的技術(shù)革命}
  阿·蘭斯堡:《德國的國民財產(chǎn)有多大?》,第319頁及以下各頁。
  對施泰因曼—布赫爾的名著和對他算出的3500億馬克這個數(shù)字的批評:(1900—2000——萊克西斯和施穆勒;英國——2500—3000,法國——2000—2250)。施泰因曼—布赫爾的數(shù)字的主要組成部分(a)=1800億“私人的動產(chǎn)和不動產(chǎn)”——比實際的多一倍或兩倍(第324頁),因為他(巴洛德(第322頁)也忽略了這一點!!)是根據(jù)保險單計算的(1626億,湊成整數(shù)是1800億!!),而人們總是按照恢復(fù)原狀所需的價格而不是按照實際價格來保險的?!八麄兯傅腻e誤,同一個舊貨商想按照新家具和新衣料的價格來計算自己倉庫里的舊家具和舊衣料所犯的錯誤是一樣的?!?325)施泰因曼—布赫爾還有許多其他的錯誤!!!
  {德國的國民財產(chǎn)(3500
  億)}
  路德維?!ぐJ╉f格:《水泥》,115及以下各頁(1909,1)。
  高度卡特爾化的工業(yè)。壟斷價格(每車皮的成本180馬克,而售價卻是280馬克!!230馬克!!)。每一車皮水泥售價包括運費在內(nèi)是400馬克!!股息為利潤的12—16%。千方百計消滅競爭:散布謠言,說水泥業(yè)情況很壞;在報上登匿名廣告(資本家們!當心,別在水泥廠投資!!);收買“局外人”(例如:6萬、8萬至15萬馬克的“出讓費”:第125頁)。分成區(qū)域卡特爾:南德辛迪加、上西里西亞辛迪加、中德辛迪加、漢諾威辛迪加、萊菌—威斯特伐利亞辛迪加、北德辛迪加和下易北河辛迪加。[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43頁?!幷咦
  {辛迪加是怎樣主宰一切的?}
  《Die Bank》,1909,2。歐根·考夫曼關(guān)于法國銀行的文章。
  三大銀行——里昂信貸銀行、國民貼現(xiàn)銀行、總公司。
  所有這三個:1908年——74910萬法郎(資本+準備金)和405800萬存款(都是他人的資金)。
  董事會(理事會)的董事人數(shù)13—15—17人。他們的收入為50—75萬(!!)法郎(里昂信貸銀行)(第851頁)。
  {經(jīng)理和董事的收入}
  里昂信貸銀行設(shè)有“金融情報收集部”——50多人(工程師、經(jīng)濟學(xué)家、法學(xué)家、統(tǒng)計學(xué)家等等)——每年耗費60—70萬法郎(研究各國的工業(yè)企業(yè)、鐵路等等,收集情報等等)。這個部門分成8個科:(1)工業(yè);(2)鐵路和輪船公司;(3)一般統(tǒng)計;(4)證券消息;(5)財務(wù)報告等等。剪貼世界各地的金融報紙雜志,如此等等。[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58頁?!幷咦
  {金融情報收集部”}
  分支機構(gòu)的數(shù)目(法國)(1908)(第857頁):
  巴黎及      地方  共計  國外                   其附近
  信貸銀行………  53       192   245    22    (大部分在
  國民貼現(xiàn)銀行…  51       140   191    23     殖民地)
  總公司…………  89       636   725    2      (第954頁)
  193       968   1161   47∑是我加的
  {法國的大銀行}
  總公司的數(shù)目中包括設(shè)在地方的222個流動代辦所(在集市日營業(yè),每星期1—2次)。
  職員:13—16歲的練習(xí)生(跟班)——月薪30—40法郎,16歲以上的低級職員——月薪60法郎。以后年薪達2000—2400法郎。里昂信貸銀行的部主任——年薪達40000法郎。
  職員人數(shù)
  里昂信貸銀行    ——達5000
  國民貼現(xiàn)銀行          4000
  (其中在巴黎的有       2500)
  總公司                7000
  (其中在巴黎的有       1000)
  其中女職員300—400……
  第1101頁(1909,2)。關(guān)于巴格達鐵路的評論,大意是說與英國會發(fā)生“摩擦”等等,拿5億德國的金錢投到一個陌生的國家,與英國、法國發(fā)生摩擦,犧牲一個擲彈兵也值不得,“極其危險的冒險”等等。
  {巴格達鐵路[28]}
  {對殖民政策的態(tài)度銀行及其經(jīng)營制度}
  第799頁。短評:《職業(yè)統(tǒng)計中的銀行業(yè)》。
  (括號內(nèi)為婦女人數(shù))
  (項目)                    1882          1895          1907
  (1和2)銀行家、銀行
  經(jīng)理等………………      6896(148)     7719(195)     11070(185)
  (3)銀行(和儲金局)的
  職員…………………      12779(95)     23644(444)    50332(2728
  (4和5)練習(xí)生、門房、
  幫忙的家屬等等……      6207(56)    5268(170)     9275(382)
  ∑=25882(299)    36631(809)    70677(3295)
  每100人(1和2)有
  (3)……【每100個
  老板有職員:】…………   182.6          304.8        471.4
  {銀行及其經(jīng)營制度}
  阿爾弗勒德·蘭斯堡:《德國的國外投資》,《Die Bank》[注:《銀行》雜志?!幷咦,1909,2,第819頁及以下各頁。
  作者力求證明考茨基所喜愛的論題:同獨立國家的貿(mào)易發(fā)展得更好。[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427頁。——編者注]
  1889      1908   增加的%
  羅馬尼亞………48.2     70.8     +47
  葡萄牙…………19.0     32.8     +73
  “債務(wù)國”  阿根廷…………60.7    147.0    +143
  (德國的)    巴西……………48.7     84.5     +73
  智利……………28.3     52.4     +85
  土耳其…………29.9     64.0    +114
  {注意  考茨基  注意}
  
  于是作者作出結(jié)論說:
  “可以確實地肯定,認為國外投資(不管這種投資采取什么形式)對推銷德國產(chǎn)品具有特別有效的作用,想把這種投資看成是德國貿(mào)易的開路先鋒,那就大錯而特錯了。”(828)
  {看考茨基(和斯佩克塔托爾)}
  (作者并沒有作出總計,這些總計會駁倒他自己!!)
  但是,作者所提供的關(guān)于貸款和輸出的關(guān)系的具體材料,更有力地駁倒了作者本人(第826頁和第827頁)[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427—428頁?!幷咦:
  “在1890/91年度,羅馬尼亞通過幾家德國銀行簽訂了一項債約。其實在前幾年,這些德國銀行就已經(jīng)在提供這筆貸款了。這筆貸款主要是用來向德國購買鐵路材料的。1901[注:蘭斯堡弄錯了。大概是1891年。——編者注]年德國對羅馬尼亞的輸出是5500萬馬克。下一年就降到3940萬馬克;以后斷斷續(xù)續(xù)地下降,到1900年一直降到2540萬馬克。直到最近幾年,因為有了兩筆新的貸款,才又達到了1891年的水平。
  {這點要特別注意!!}
  {我的補充:}
  {貸款年份:1890/1年}
  德國對葡萄牙的輸出,由于1888/89年度的貸款而增加到2110萬馬克(1890年),在以后兩年內(nèi),又降到1620萬馬克和740萬馬克,直到1903年才達到原先的水平。
  德國同阿根廷貿(mào)易的材料更為明顯。由于1888年和1890年的兩次貸款,德國對阿根廷的輸出在1889年達到了6070萬馬克。兩年后,輸出只有1860萬馬克,還不到過去的1/3。直到1901年才達到并超過1889年的水平,這是同發(fā)行新的國家債券和市政債券,同出資興建電力廠以及其他信貸業(yè)務(wù)有關(guān)的。
  德國對智利的輸出,由于1889年的貸款,增加到4520萬馬克(1892年),一年后降到了2250萬馬克。1906年通過德國幾家銀行簽訂了一項新的債約以后,輸出又增加到8470萬馬克(1907年),而到1908年又降到了5240萬馬克。”
  奇怪的是,為什么作者沒有看出,這些事實特別有力地駁倒了他自己:輸出正好是在貸款以后和由于(infolge)貸款而增加的。
  蘭斯堡的小市民觀點:
  “在這種條件下<如果輸出的資本留在國內(nèi)的話>德國工業(yè)活動不僅在規(guī)模上,而且在分配上都會得到好處。資本就會自由地分布在許多工業(yè)部門,就會流向無數(shù)的通道;從國外來的資本,根據(jù)經(jīng)驗,則總是流入少數(shù)特權(quán)者的訂貨簿,特權(quán)者為了自己的特權(quán)還得付出巨大的代價。克虜伯會談一談,為了支持德國在國外的信貸活動,花費了多少百萬的附加費,這些費用有時叫作酬金,有時叫作別的名稱。而資本的自然分配會有利于盡可能多的工業(yè)活動部門,對于整個德國工業(yè)的發(fā)展具有突出的意義?!?824—5)“這樣靠自己的力量而經(jīng)常得到更新的生產(chǎn)<把資本用在國內(nèi)>是進一步和諧地發(fā)展的保證?!盵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27卷第428頁?!幷咦(825)
  {妙論!!“說服了”克虜伯!!!“自然地”!!}
  {“和諧”}
  作者想用例子來證明資本輸出沒有提供可靠的貿(mào)易聯(lián)系(第826—7頁),這些例子我已在前面摘錄了:本筆記第101—102頁。[注:見本卷第190—192頁?!幷咦
  阿·蘭斯堡:《現(xiàn)代企業(yè)中的趨勢》(《兼評兩本書》),第1043頁及以下各頁。這篇文章評論的是萊維的《壟斷組織和托拉斯》和利夫曼的《金融公司和工業(yè)公司》這兩本書。阿·蘭斯堡說得很對,他們兩人都是片面的:萊維說的是集中的技術(shù)力量,而利夫曼說的則是金融(寡頭)壓迫的力量。
  {萊維與利夫曼對比}
  “工業(yè)生活愈來愈'有價證券化'(《Effektifi-zierung》)迫使生產(chǎn)過程進入愈來愈大的聯(lián)合,縮小獨立生產(chǎn)者的數(shù)目,促使少數(shù)不愿意讓某個獨一的大托拉斯對他們的支配權(quán)進行贖買的人聯(lián)合起來,以便壓倒各種新出現(xiàn)的競爭。這就是在利夫曼和萊維的書中所沒有提到而又在其中明顯地透露出來的問題??赡苡腥撕芸炀蜁鶕?jù)這一點給我們寫出一本書來(迫切需要寫出這樣的一本書),描寫操縱有價證券的金融寡頭如何控制共和的經(jīng)濟生活?!?1051—1052)
  有時發(fā)展通過集中而導(dǎo)致卡特爾(關(guān)于這一點萊維談得特別清楚)。但并不是經(jīng)常都是這樣。有時是通過“更換有價證券”立即轉(zhuǎn)向托拉斯,例如,“殖民地鐵路建設(shè)”……技術(shù)的集中在技術(shù)上是先進的;而金融集中在技術(shù)落后的情況下,也能夠鞏固,而且正在鞏固壟斷資本的無限權(quán)力……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