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格·瓦·契切林
(12月27日)
致契切林或李維諾夫
請就卡拉漢的這份來電給我簡單寫幾句:(1)馬克薩和帕納菲厄是什么人,(2)你們認為他們的話在轉(zhuǎn)達法國政府的真實觀點上究竟可靠到什么程度,(3)是否還需要克列斯廷斯基同法國駐柏林大使再舉行會談,(4)凡爾賽條約第116條的內(nèi)容是什么。[200]
列寧
1921年12月27日
電話口授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98—99頁
【注釋】
[200]列寧在這里說的是俄羅斯聯(lián)邦駐波蘭全權代表列·米·卡拉漢1921年12月18日從華沙發(fā)給格·瓦·契切林的電報,其中說,法國政府有意改善同蘇維埃俄國的關系?! ?br>
當天,契切林答復列寧說:“帕納菲厄是法國駐華沙的公使??偟恼f來,他對我們懷有強烈的敵意,因為他在沙皇政府時代,甚至在戰(zhàn)前,就已是法國使館的參贊,有時任代辦。他在法國外交官中地位并不顯要,也不能算是那種說話句句算數(shù)的領導人物。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不要忘記,他關于法國將改變方針的談話,是同拉品斯基的熟人所談的一致的。波蘭報刊也這么說,不過它們也是從帕納菲尼那里得來的消息。馬克薩博士是捷克駐華沙代表,1918年初曾在莫斯科任職,那時我們曾委托他去同捷克斯洛伐克叛軍談判。至于他轉(zhuǎn)達帕納菲厄的話是否準確,現(xiàn)在還沒有根據(jù)提出懷疑。克列斯廷斯基去柏林后,他將再一次設法同洛蘭會談。以前由于洛蘭不在,沒有談成。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談成。
凡爾賽條約第116條包含一個附帶條件,即為俄國保留分享德國的賠償?shù)臋嗬??!薄?65。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