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格·馬·克爾日扎諾夫斯基
?。?2月27日)
致克爾日扎諾夫斯基同志
抄送:斯莫爾亞尼諾夫同志
現(xiàn)將格·波·克拉辛同志的意見[198]轉寄給您供參考。這個意見使我更加肯定了昨天我自己寫信告訴您的那種想法。召開會議恐怕是您戰(zhàn)略上的失策。要是分別向三個機關(國家計劃委員會、交通人民委員部和最高國民經(jīng)濟委員會科學技術局)有真才實學的專家征求書面意見,每個機關最多征求兩三名專家的意見,那就對了。依我看,任務主要在于“揭穿”那些不注意外國經(jīng)驗的學者們的無所作為和書呆子氣。我認為,不管是克拉辛的意見,還是我這張便條,都不應給任何人看。如果你們這次會議不得[199]出完全否定的結論,那就應當考慮委托誰去立即付諸實施。請打電話把這方面的情況告訴我?! ?br>
列寧
1921年12月27日
電話口授
載于1959年《列寧文集》俄文版第36卷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54卷第98頁
【注釋】
[198]指格·波·克拉辛工程師受列寧委托對阿·別利亞科夫《振興鐵路運輸?shù)男峦緩健芬晃乃鶎懙囊庖姡▍⒖幢揪淼?73號文獻)。格·波·克拉辛寫道:“使用內(nèi)燃機車很可能效果極好?!薄?64。
[199]鑒于使用內(nèi)燃機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勞動國防委員會于1922年1月4日責成熱工學研究所吸收交通人民委員部技術委員會和其他機關的人員參加,共同組織對內(nèi)燃機車設計方案和技術條件的初步研究,并“懸賞征求內(nèi)燃機車最佳設計”。這項決定還責成國家計劃委員會協(xié)同熱工學研究所、交通人民委員部在10天內(nèi)制定出“懸賞征求設計的詳細辦法,以便隨后在國內(nèi)外廣泛宣布”。——165。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