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jié)和俄國的工人運動[53](1914年4月12日〔25日〕以后)
我謹代表俄國工人向瑞士工人致敬,并熱烈地祝愿他們在爭取社會主義的斗爭中繼續(xù)取得成就。
瑞士工人早已享有相當充分的政治自由,因而他們難以想象俄國工人是何等無權(quán)。我們的國家杜馬選舉法[是對公民權(quán)利的惡毒嘲弄]是與眾不同的[按照該選舉 法工人是被拒之于門外的]。參加單獨的工人選民團的工人和從工人中產(chǎn)生的杜馬代表,都不是由工人自己,而是由地主和神父選舉的!不用說,按照這種選舉法 (通過確定復選人的數(shù)目)反動派在各地是穩(wěn)占多數(shù)的。盡管如此,工人派到杜馬去的全是社會民主黨人[秘密黨的候選人]。
這怎么可能呢?工人提出的復選人全是社會民主黨人,而全體復選人只選黨提出的候選人,對其他人一概不選。工人[社會民主黨人]迫使地主反動派把社會民主黨人選入了杜馬??!
在俄國工人因參加工人運動[不經(jīng)任何審判]成十成百地被逮捕,并且[不經(jīng)審判]被判處行政流放。然而[用1905年的全俄大罷工和1905年的革命首次 給了俄國的橫行不法以沉重打擊的]俄國人[現(xiàn)在仍然]大力繼續(xù)[自己的革命]斗爭,以至任何迫害都[無力]無法阻止他們。
合 法的工人聯(lián)合組織也被[政府]我們的行政當局不經(jīng)任何審判[最……專橫[注:原件如此。——俄文版編者注]]強行封閉。然而工人一次又一次地建立起自己的 組織。[俄國大多數(shù)有覺悟的工人竭盡全力保衛(wèi)自己的秘密的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千方百計地利用合法的運動形式去掩護自己的非法革命工作。]當前[例 如,現(xiàn)在]在俄國到處都辦起了保險基金會,工人只把可以信賴的人——“真理派”選進理事會。“真理派”一詞的意思就是指《真理報》集團的擁護者。俄國第一 份馬克思主義的合法日報取的就是這個名字。它是在被1912年4月4日勒拿慘案掀起的巨大罷工高潮時刻——1912年4月22日創(chuàng)辦起來的。政府查封了 《真理報》,工人們就創(chuàng)立了堅持同一方針的《北方真理報》。該報同樣遭到查封,于是又辦起了《工人真理報》。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查封、罰款、沒收以后,現(xiàn)在仍然 出版著《真理之路報》,它于1914年4月22日(俄歷)慶祝了俄國工人日報創(chuàng)刊兩周年。
俄國有覺悟的工人,無論是我當選的 弗拉基米爾省的,還是我當杜馬代表的圣彼得堡的,正如我所確信的那樣,都熱烈擁護社會民主黨[自己的秘密的黨,即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并提出了包含三點內(nèi)容 的革命斗爭口號]。在俄國,就連資產(chǎn)階級——立憲民主黨人也好,十月黨人也好,還有那些溫和的、敵視革命的君主主義政黨現(xiàn)在都意識到了一場新的革命的可能 性和不可避免性。[橫行不法的現(xiàn)象到處都那樣嚴重]人們的不滿到處都那樣強烈,農(nóng)民的破產(chǎn)和千百萬農(nóng)民的挨餓又那樣慘不忍睹。
但是,在俄國社會各階級中,僅僅只有無產(chǎn)階級公開舉起了徹底的民主改革[革命]的旗幟[并且在人民群眾中宣傳革命。在俄國各地有覺悟的工人中間我常見到 包含三點內(nèi)容的革命口號,那就是:(1)民主共和國;(2)沒收地主土地使其歸農(nóng)民所有;(3)八小時工作制。前兩點的提出是由于如果沒有政治自由、不推 翻農(nóng)奴主-地主的政權(quán)(他們在國家杜馬和國務會議中都占多數(shù),任意踐踏俄國的一切法律),工人就看不到通向廣泛開展的爭取社會主義的階級斗爭的道路]。
瑞士工人現(xiàn)已廣泛而自由地進行著自己的階級斗爭,準備力量去推翻資產(chǎn)階級。值此五一節(jié)——全世界工人的節(jié)日和檢閱他們的[革命]力量的節(jié)日之際,我謹代表俄國全體有覺悟的工人向我們的兄弟,瑞士工人致以熱烈的問候。
謹向瑞士工人呼吁。
載于1966年《瑞士歷史雜志》第3期第412—414頁
譯自《列寧文集》俄文版第38卷第139—141頁
【注釋】
[53]《五一節(jié)和俄國的工人運動》一文是列寧以第四屆國家杜馬代表費·尼·薩莫伊洛夫的名義為瑞士社會民主黨機關(guān)報《伯爾尼哨兵報》寫的。
1914年4月25日,當時住在瑞士的格·李·什克洛夫斯基寫信給列寧說,《伯爾尼哨兵報》的主編羅·格里姆已約在伯爾尼療養(yǎng)的薩莫伊洛夫?qū)懸黄P(guān)于布 爾什維克杜馬黨團的立場的文章,他請求列寧代筆。列寧將文章寫好后,寄給了什克洛夫斯基,要他把文章給薩莫伊洛夫過目,并請他“再三”斟酌,以便使文章適 合合法報紙的要求。看來,根據(jù)這一囑托,文中有些字句被刪去(本卷正文方括號中的文字系所刪之處)。
這篇文章預定在《伯爾尼哨兵報》迎接1914年五一節(jié)的一號刊載,因收到遲了,當時未能刊出。——83。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