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派扮演了第四屆杜馬的維護者的角色(1913年5月28日〔6月10日〕)
在第三屆杜馬剛一成立時馬克思主義者就已經(jīng)指出(并且不是在個別的文章中,而是在正式?jīng)Q定中),六三體制有意識地制造了杜馬中的兩個多數(shù):右派-十月黨人多數(shù)和十月黨人-立憲民主黨人多數(shù)[注:見《列寧全集》第2版第16卷第122、125、131—132、160、166頁。——編者注]。二者都站在反動立場上,政府需要他們,正象地主需要資產(chǎn)階級的支持一樣。
現(xiàn)在我們竟然碰到這樣的事情:自由派開始不斷維護第四屆杜馬,并為它要求“人民的和社會的支持”。
這令人難以置信,但這是事實。這些話是《言語報》第139號的社論說的。這篇社論與第四屆杜馬就內(nèi)務部的預算進行的表決比起來,更稱得上是“歷史性的”。這篇社論是真正綱領性的社論。把杜馬對國家的關系和國家對杜馬的關系問題廣泛地提出來,并且很好地加以解釋,對民主派是很有教益的。
自由派的主要機關報寫道:“讓社會民主黨人去硬說杜馬只是裝飾品,杜馬的活動是騙人的和虛偽的,而杜馬的思想家只是欺騙人民、用立憲的幻想迷惑人民吧。”
我們謹向杜馬,向第四屆杜馬的新思想家們表示祝賀!不過可惜得很,他們竟是這樣的無知。社會民主黨從來沒有說過第三屆杜馬和第四屆杜馬只是裝飾品,一直都在說明這樣想和這樣說的左派民粹主義者的錯誤,一直都在證明第三屆杜馬和第四屆杜馬是反革命力量的一個重要的實際的聯(lián)盟的機構(gòu)。
《言語報》寫道:“在等待〈?〉那些只是由于沒有出現(xiàn)在社會斗爭舞臺上才使人注意的社會力量的時候,杜馬就是一種社會力量。”
自由派先生們,毫無疑問,杜馬是一種力量。問題只是在于:它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它是地主資產(chǎn)階級的反革命力量。如果立憲民主黨人只是“看到”舞臺上“沒有出現(xiàn)”民主力量,那么我們就只好提醒他們記起那句精辟的格言:不愿看的人比瞎子還要瞎。
我們來作一個小小的歷史對比,18年以前,即在1895—1896年,幾萬工人的運動[121]就被自由派社會看到了,并且對它十分注意。而現(xiàn)在這個“社會”只是看到“沒有出現(xiàn)”已經(jīng)增強十倍的民主力量。不愿看的人比瞎子還要瞎。
他們不愿意看到,是因為背棄民主派的立憲民主黨和十月黨的資產(chǎn)階級的階級利益在起作用。
《言語報》寫道:“我們號召輿論把杜馬看作自己的力量……看作要造成社會對杜馬的關懷的社會意志的直接表現(xiàn)”等等,等等。
自由派和立憲民主黨人這樣頌揚十月黨人和十月黨人的杜馬,他們該是墮落到多么可恥、多么卑鄙和骯臟的地步!這也就千百次地向你們證明:立憲民主黨人也就是那些為了欺騙頭腦簡單的人而涂上玫瑰色的十月黨人。
最后讓我們再作一個歷史對比。半世紀前,普魯士的十月黨人和立憲民主黨人[122]同俾斯麥“斗爭”的時候,不僅提出改革的要求,而且拒絕撥款。結(jié)果怎樣呢?直到現(xiàn)在普魯士依然實行“第三屆杜馬式的”選舉法。直到現(xiàn)在普魯士依然是資產(chǎn)階級驚人的經(jīng)濟實力與他們對地主驚人的卑躬屈節(jié)相結(jié)合的國家典型。
不是支持杜馬中的立憲民主黨人—十月黨人聯(lián)盟,而是闡明這個聯(lián)盟的內(nèi)在腐朽性和民主派的獨立任務——這就是工人階級的利益和一切民主派的利益所提出的要求。
載于1913年6月6日《真理報》第128號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23卷第227—229頁
【注釋】
[121]指1895年特別是1896年以紡織工人為主的彼得堡工人罷工。1896年的罷工開始于5月底,起因是工廠主拒絕給工人支付尼古拉二世加冕禮那幾天假日的全額工資。罷工從俄羅斯紡紗廠(即卡林金工廠)開始,很快就席卷了所有紡織工廠,并波及機器、橡膠、造紙、制糖等工廠,參加者達3萬多人。這次罷工是在彼得堡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xié)會領導下進行的。該會散發(fā)了傳單和宣言,號召工人起來捍衛(wèi)自己的權利。罷工的基本要求是:把工作日縮短為101/2小時,提高計件單價,按時發(fā)放工資等。列寧稱這次罷工為著名的彼得堡工業(yè)戰(zhàn)爭。它第一次推動了彼得堡無產(chǎn)階級結(jié)成廣泛陣線向剝削者進行斗爭,并促進了全俄國工人運動的發(fā)展。在這次罷工的壓力下,沙皇政府加速了工廠法的修訂,于1897年6月2日(14日)頒布了將工業(yè)企業(yè)和鐵路工廠的工作日縮短為111/2小時的法令。——235。
[122]這里是指進步黨。
進步黨是普魯士資產(chǎn)階級的政黨,于1861年6月成立,創(chuàng)始人和領袖為魯·微耳和、貝·瓦爾德克、赫·舒爾采-德里奇、漢·維·翁魯?shù)取_M步黨要求在普魯士領導下統(tǒng)一德國、召開全德議會、建立對眾議院負責的強有力的自由派內(nèi)閣。1866年10月,進步黨中的右翼分裂出去組成民族自由黨。1884年,進步黨同民族自由黨中分裂出來的左翼合并組成德國自由思想黨。1893年,該黨又分裂成自由思想同盟和自由思想人民黨兩派。進步黨仇視社會主義,把德國社會民主黨作為自己的主要敵人。為了同社會民主黨進行斗爭和對工人階級施加影響,進步黨的活動家舒爾采-德里奇、麥·希爾施、弗·敦克爾等人積極進行了建立工會的活動。——23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