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民主黨人呼聲報》與切列萬寧[100](1909年11月28日〔12月11日〕)
切列萬寧同志是孟什維克中取消派思想的典型和樣板。這在他那部名著《……無產(chǎn)階級》中表現(xiàn)得最充分。這本書中的取消主義極其嚴重,甚至該書德文版序言的 作者荷蘭的著名女作家,馬克思主義者羅蘭-霍爾斯特,對于切列萬寧歪曲馬克思主義、用修正主義來代替馬克思主義的做法,也禁不住要提出抗議。于是《社會民 主黨人呼聲報》編輯部便在《前進報》上發(fā)表了一個同切列萬寧脫離關(guān)系的聲明,說一些最有名的孟什維克都不同意他的觀點。《無產(chǎn)者報》指出,這個脫離關(guān)系的 聲明是在玩弄詭計,因為《呼聲報》并沒有加以轉(zhuǎn)載,俄國的報刊對于切列萬寧的“錯誤”也沒有相應地加以系統(tǒng)的說明[注:見本卷第41—49頁。——編者 注]。難道資產(chǎn)階級的大臣們,從斯托雷平到白里安,對于野心勃勃的同謀者和熱心過頭的同道者,哪一個不是如此行事,對他們提出保留、提出修正、聲明脫離關(guān) 系,而在這一切的掩護下繼續(xù)實行舊的路線呢?
在第16—17號合刊的《呼聲報》上公布了切列萬寧給編輯部的一封信和編者按,說《無產(chǎn)者報》犯有“誹謗罪”。他們說我們對公眾“隱瞞了”一件事,這就是切列萬寧本人在他的《當前的形勢和未來的展望》(1908年莫斯科版)一書中“已經(jīng)糾正了錯誤”。
我們一定要反復地向讀者指出,呼聲派玩弄的是一些什么樣的手法,他們譴責《無產(chǎn)者報》“誹謗”他們是取消派意味著什么。
我們只從上面提到的切列萬寧新出版的那本書中引幾段話來看看。第173頁:“一般說來,我決不放棄我在《革命中的無產(chǎn)階級》這本書中所作的分析。無產(chǎn)階 級和社會民主黨無疑犯了一系列錯誤,就算革命在過去有可能勝利〈黑體是切列萬寧用的〉,這些錯誤也不能不給它造成困難。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需要提出這樣的問題: 這種勝利在當時是不是真有可能?無產(chǎn)階級和社會民主黨的錯誤是不是革命失敗的唯一原因?這個問題的提法本身自然地提示了問題的答案。革命的失敗異常慘重, 反動勢力的統(tǒng)治異常牢固(至少在今后幾年中),要把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說成是無產(chǎn)階級犯了某些錯誤,那是根本說不通的。顯然這里的問題不在于錯誤,而在于 某些更深刻的原因。”
這就是《呼聲報》所說的切列萬寧“糾正了錯誤”!切列萬寧不是放棄自己的“分析”,而是加深了分析,最 后得出了一系列新的高論(如用統(tǒng)計辦法確定“革命力量”為全體居民的1/4,即21.5%—28%;這個高論我們將另作研究?。?。切列萬寧在提出了革命無 產(chǎn)階級犯了錯誤這個看法后又補充說:當時革命并未擁有超過居民的1/4這種“可能擁有的”力量(第197頁,黑體是切列萬寧用的),——而呼聲派竟把這說 成是“糾正”錯誤,并叫喊說《無產(chǎn)者報》進行了誹謗。
第176頁:“我們知道,孟什維克始終堅持孟什維主義的立場,并沒有在革命高潮的影響下變成布爾什維克,雖然他們參加了彼得堡十一月罷工,參加了強制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參加了抵制第一屆杜馬的運動。”(結(jié)論是:即使無產(chǎn)階級的策略改進了,最后還是會失敗。)
第138頁:“革命的和反政府的〈你們聽!〉黨派在暴風雨般的1905年為了實現(xiàn)用激進手段改革土地關(guān)系和政治關(guān)系的遠景,可能做得過頭了。”
已經(jīng)足夠了,是吧?《社會民主黨人呼聲報》竟把老調(diào)重彈而且愈走愈遠的取消主義和叛徒行為叫作糾正錯誤。明天,《當前的形勢》一書的德文譯本就要出版了 ——呼聲派將再向德國人發(fā)表一個脫離關(guān)系的聲明——切列萬寧將再公布一項“說明”——取消主義的說教將要變本加厲——《呼聲報》將裝腔作勢地對誹謗它是取 消派的人表示憤慨。這是一個老的但又萬古常新的故事。
馬斯洛夫、馬爾托夫和波特列索夫根本不能理解,絕對不能理解,在波特列 索夫?qū)懙臇|西中,是什么“精神”使(終于使?。┥踔猎?jīng)對立憲民主黨人過分遷就的馬克思主義者普列漢諾夫也大發(fā)雷霆了。親愛的呼聲派,你們就是不理解嗎? 讀了切列萬寧那本“已經(jīng)糾正了錯誤的”書的幾段話之后,你們?nèi)匀徊焕斫鈫??呆頭呆腦有時候真是大有好處!
載于1909年11月28日(12月11日)《無產(chǎn)者報》第50號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19卷第150—152頁
【注釋】
[100]列寧撰寫此文時,使用了他在涅·切列萬寧的《當前的形勢和未來的展望(土地問題和斗爭中的政黨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第三屆杜馬,它出現(xiàn)的原因 和它的前途)》一書上作的批注,特別是他在該書封底上寫的《最重要批注綜述》。這些批注載于《列寧文稿》第12卷第500—542頁。——15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