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4月[28日左右]—30日[于不來梅]
Guglielmo carissimo!την σομ επιστσλην ενρηκα εν τοιs των ετερων,καì ηδù μεν ην εμοl τò αùτοu ρημα.Τò δε δικαστηριον των πεντε στοuδιωσων,και την αμτων κρíσιν ου δυναμαι γινωσκειν η αυηεντικην η κομπετεντην.—’Еστιν γáρ χáριs υπ’εμου,ει δíδωμι ποιηματα εν ταιs ειs υμàs επιóταιs[注:最親愛的威廉!(意大利文)我在其他人的來信中找到你的來信,信中的語言使我感到甜滋滋的。但是我不能認(rèn)為五個大學(xué)生的審訊和判決是正確的或者是權(quán)威的。因為當(dāng)我把詩放在信里寄給你們的時候,從我這方面說,這是一種好意(希臘文)。——編者注].
你既然不想評論《圣哈諾爾》、《佛羅里達(dá)》[注:見本卷第437—442頁。——編者注]和《風(fēng)暴》,那么你就不配得到任何一首詩;沉溺于debilitatis ingenii abhorret ab usata tua veriloquentia.Meam quidem mentem ad juvenilem Germaniam se inclinare,haud nocebit libertati;haec enim classis scrptorum non est,ut schola romantica,demagogia,et cet.,societas clausa,sed ideas saeculi nostri,emancipationem judaeorum servorumque,constitutionalismum generalem aliasque bonas ideas in succum et sanguinem populi Teutonici intrare volunt tentantque.Quae quum ideae haud procul sint a directione animi mei,cur me separare?Non enim est,quod tu dicis:sich einer Richtung übergeben,sed:sich anschließen;sequitor a continuation in my room,and in writing a polyglottic letter,I will take now the English Language,ma no,il mio bello Italiano,dolce e soave,come il zefiro,con parole,somiglianti alle flori del più bel giardino,y el Espanol,lingua como el viento en los árboles,e o Portuguez,como as olas da mar em riba de flores e prados,et le Francais,comme le murmure vîte d’un font,très amusant,en de hollandsche taal,gelijk den damp uijt eener pijp Tobak,zeer gemoedlijk[注:精神上的弱點,是同你平時的真誠態(tài)度不相稱的;我的精神傾向于“青年德意志”[5],這并不會損害自由,因為這一作家小組與浪漫主義的蠱惑性的學(xué)派等等不同,它不是閉關(guān)自守的團(tuán)體;他們也想而且竭力使我們本世紀(jì)的觀念——猶太人和奴隸的解放,普遍的立憲制以及其他的好思想——為德國人民所掌握。因為這些思想同我的精神傾向沒有分歧,我何必要脫離它們呢?要知道,問題不在于如你所說的要屈從于某一傾向,而在于要歸附于某一傾向;下接部分(拉丁文)是在我的房間續(xù)寫的,因為我這封信要用好幾種語言寫,所以我現(xiàn)在改用英語寫(英文),——不,不,我還是用我的優(yōu)美的意大利語,它象和風(fēng)一樣溫柔清新,它的詞匯猶如最美麗的花園里的百花(意大利文);也用西班牙語,它仿佛林間的清風(fēng)(西班牙文);也用葡萄牙語,它宛如長滿鮮花芳草的海邊的細(xì)浪(葡萄牙文);也用法語,它好似小溪一樣湍湍而流,水聲悅耳(法文);也用荷蘭語,它如同煙斗里冒出的一縷香煙,顯得多么舒適安逸(荷蘭文)。——編者注];然而我們可愛的德語呀,則是所有這些語言的集大成:
荷馬的語言猶如大海的波濤,
埃斯庫羅斯把塊塊巖石從山頂往谷底擲拋,
羅馬的語言是強大的凱撒在軍前的演說;
他大膽地拿起石頭——詞匯,層層堆砌,
把許多高樓大廈建造。
古意大利人的年輕語言十分溫柔美好,
它把詩人帶到南方絢麗多彩的花園。
佩特拉克在那里把鮮花采集,
阿里歐斯托在那里把道路尋找。
啊,西班牙語呀,你聽!
勁風(fēng)在茂密的橡樹梢頭高傲地呼嘯,
從那里向我們傳來了陣陣美妙、古老的曲調(diào)。
纏繞著樹干的根根藤蔓在綠蔭中晃晃悠悠。
葡萄牙語是拍擊著鮮花盛開的海岸的細(xì)浪:
在那兒還聽到輕風(fēng)帶走水神的低吟。
法蘭克人的語言仿佛是嘩嘩的小溪湍急地奔流,
永不停歇的流水把頑石磨洗。
古老的英語是一座雄偉的勇士紀(jì)念碑,
它經(jīng)受了雨打風(fēng)吹,四周野草離離,
暴風(fēng)雨呼嘯哀號,想把它刮倒,卻是徒勞。
而德語聽起來好似洶涌澎湃的拍岸浪潮,
撞擊著彼岸四季如春的珊瑚島。
那里迸發(fā)出荷馬的不可遏止的洶涌波濤,
那里埃斯庫羅斯手中的巨石激起了回響,
那里你可以看到巍然聳立的高樓大廈,
那里你還能看到芬芳的花園中最名貴的鮮花。
那里綠樹成蔭,樹梢正在和諧地歌唱,
那里水神正在低吟,流水正在把石頭磨洗,
那些古代勇士的紀(jì)念碑依然聳立,直插云霄。
這就是德語,它永恒不朽,它無比神妙。
這是我即興寫成的六步韻詩,這些詩是有感于前一頁所寫的那些無聊的事而作的,但愿這些詩能使你更加理解那些無聊的事。不過你得把它作為即興詩來評論。
4月29日。我繼續(xù)堅持寫這封信,我發(fā)現(xiàn)今天風(fēng)和日麗,因此你們今天——posito caso aequalitatis temporalis[注:假定也遇上這樣的天氣。——編者注]——也許放下功課去閑逛是完全合法的。我很想和你們在一起。——我可能已經(jīng)寫信告訴過你們,我曾以泰奧多爾·希爾德布蘭特的筆名,跟《不來梅市信使報》開玩笑,現(xiàn)在我寄去下面一首詩,就此不同它交往了:
喂,《信使報》,聽我說,別氣惱:
我曾長時間把你譏誚;
你活該受到我的嘲笑,
朋友,你本來就是個大草包。
從你開始寫報道,
烏云就在你頭上籠罩;
你自己講過的話兒,
我還要你細(xì)細(xì)咀嚼。
如果我需要題材,
親愛的,我就從你那里索討,
用你的話編成打油詩,
又在字里行間把你譏笑。
只要去掉韻腳,拋開格律,
就能認(rèn)出你的面貌。
如果你現(xiàn)在怒火中燒,
就請咒罵隨時準(zhǔn)備為你效勞的
希爾德布蘭特[242]。
你最好也開始寫點詩或者散文,然后寄給《柏林雜談》,如果它還存在的話;或者寄給《伴侶》。今后你再進(jìn)一步寫中篇小說,先登載在雜志上,以后再印單行本,你就會獲得名聲,會被公認(rèn)為聰明、敏銳的小說家。我再一次認(rèn)為你們這些人中間,霍伊澤爾是個偉大的作曲家,武爾姆是對歌德和當(dāng)代精神發(fā)展有深刻研究的人,弗里茨成為著名的傳教士,永豪斯會寫宗教詩,你會寫詼諧的中篇小說和評論文章,而我則成為巴門的城市詩人,以接替受屈(在克列維)而死的西蒙斯中尉。——我這里還有為你寫的一首詩——這是原定要寫給《繆斯年鑒》雜志[注:《德國繆斯年鑒》。——編者注]的一支歌,可是我不愿再謄寫一遍。也許我還會另寫一支。今天(4月30日)因為天氣非常好,我從七點到八點半坐在花園里抽煙,讀《盧茲之歌》[243],直至去商行上班為止。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坐在花園里,嘴里銜著煙斗,讓陽光把脊背曬得暖和和的,再也沒有比在這種情況下讀書更舒服的了。今天中午我將繼續(xù)研究古德意志的特里斯坦和他關(guān)于愛的動人的議論。今天晚上我要到市政廳酒家去,我們的牧師先生將請大家喝萊茵葡萄酒,那是新市長理當(dāng)發(fā)給他的。[注:牧師格奧爾格·哥特弗里德·特雷維臘努斯;市長約·丹·諾爾特尼烏斯。——編者注]在這樣的大好天氣里,我總是無限想念萊茵河和它的葡萄園,可是,在這里有什么辦法呢?最多不過寫幾節(jié)詩。我敢打賭,威·布蘭克一定已經(jīng)給你們寫過信,說[我]是《電訊》上那組文章[244]的作者,所以你們才對文章橫加指責(zé)。
事情發(fā)生在巴門。這是怎么回事——你可以猜想得到。
剛才接到威·布蘭克的來信,他告訴我,文章在愛北斐特引起轟動;龍克爾博士在《愛北斐特日報》上對該文進(jìn)行指責(zé)并且責(zé)
備我寫的不真實;我建議他指出我的文章的不真實性,哪怕是一處也好——他無法做到這一點,因為文章中所引用的一切例子都有事實根據(jù),這些事實是我從目擊者那里獲得的。布蘭克把這一號報紙寄給我,我立即轉(zhuǎn)寄給谷茲科夫,請求今后把我的名字保密。[245]克魯馬赫爾不久前在講道中宣稱,地球是不動的,太陽圍繞地球旋轉(zhuǎn),這個家伙竟敢在1839年4月21日公開地宣揚這類貨色,同時斷言,虔誠主義[9]不會使世界返回到中世紀(jì)[注:見本卷第11頁。——編者注]!可恥!這個家伙必須趕走,否則,有朝一日你還來不及眨眼他就成了教皇,不過在此之后天雷會把他劈死。天曉得烏培河谷還將發(fā)生什么事。再見!盼速來信,否則今后我就不再寄詩給你。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第一次摘要發(fā)表于1913年《新評論》雜志第9期(柏林);全文發(fā)表于《恩格斯早期著作集》1920年柏林版
原文是德文
注釋:
[5]恩格斯指的是“青年德意志”(青年德意志派)——十九世紀(jì)三十年代產(chǎn)生于德國的一個文學(xué)團(tuán)體,它受海涅和白爾尼的影響。“青年德意志”的作家(谷茲科夫、文巴爾克和蒙特等)在他們的文藝和政論作品中反映出小資產(chǎn)階級的反抗情緒,他們起來捍衛(wèi)信仰自由和出版自由。青年德意志派的觀點的特點是思想上不成熟和政治上不堅定。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很快就墮落成庸俗的資產(chǎn)階級自由派。——第9、20、25、35、78、286、312、444、456、488、496、509、515頁。
[9]虔誠主義是十七世紀(jì)德國路德教派中形成的一個神秘主義派別。這個派別提出宗教感情高于宗教教義,并反對唯理論思維和啟蒙時代的哲學(xué)。十九世紀(jì)的虔誠主義的特點是極端神秘主義和虛偽。虔誠主義反對表面的宗教儀式,虔誠派賦予激情的感受和祈禱以特殊的意義,宣稱一切娛樂活動以及閱讀非宗教的書籍都是犯罪。——第12、14、32、82、101、124、133、177、459、492、505、515頁。
[242]恩格斯的這首詩以《致市信使報》為題刊登于1839年4月27日《不來梅雜談報》第34號。見本卷第8頁。——第490頁。
[243]《盧茲之歌》(《Os Lusiadas》)是文藝復(fù)興時期葡萄牙偉大的詩人路易斯·卡蒙恩斯的敘事詩,1572年出版。——第491頁。
[244]恩格斯指的是自己的《烏培河谷來信》一文(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第493—518頁)。——第491、517頁。
[245]恩格斯對龍克爾博士在《愛北斐特日報》上攻擊《烏培河谷來信》的文章的回答,見本卷第9—10頁(并見注4)。——第492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