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致阿道夫·克路斯(1852年4月22日)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華盛頓
1852年4月22日于倫敦
……主要工業(yè)部門即棉紡織工業(yè),現(xiàn)在比任何時候都繁榮。盡管今年的棉花收成比1848—1849年增加了三十萬包,而這里和美國的棉價仍在上漲,致使美國的工廠主已經(jīng)比去年多購了二十五萬包,這里的工廠主已經(jīng)開始斷言,即使收獲三百萬包棉花也滿足不了他們的需要。到目前為止,與去年相比(按每年9月1日到來年4月7日計算)美國向英國多輸出十七萬四千包,向法國多輸出五萬六千包,向大陸其他國家多輸出兩萬七千包。這種繁榮一方面說明,為什么路易·波拿巴能夠如此安心地籌備他的沒落帝國[56]。到目前為止,1852年直接輸入法國的棉花比1850年增加十一萬包——三十萬二千包比十九萬二千包,——即增加百分之三十三。另一方面,這也是這里的政治生活消沉的原因。一方面,托利黨人雖然是執(zhí)政的,但在這種繁榮情況下卻不能反對“自由貿(mào)易的福利”;另一方面,自由貿(mào)易派不開展政治鼓動,因為工廠主們當生意興旺的時候不希望有任何政治風潮和騷動。印度市場在棉紡織工業(yè)的這種繁榮中起著主要作用,雖然英國貨不斷地大量輸入印度市場,但前些時候以來仍然從那里傳來好消息。這是因為,在英國人新近征服的信德、旁遮普等地區(qū),以前幾乎只有地方手工業(yè),現(xiàn)在這種手工業(yè)終于被英國的競爭所壓倒。1847年印度的最近一次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英國商品在印度的大跌價可能助長了這種情況。印度市場的這種出乎意料的容量,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的情況,以及在沒有大規(guī)模投機活動的情況下大部分原料的價格低廉,都使人們有根據(jù)推斷:繁榮將罕有地持續(xù)下去??赡芤恢背掷m(xù)到春季,等等……
注釋:
[56]“沒落帝國”(《Bas empire》)——歷史文獻中指拜占庭帝國以及后來的羅馬帝國;這個名詞以后成了指某一個處于沒落和解體時期的國家的普通名詞。這里指波拿巴集團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第49、361、517頁。
[499]馬克思給克路斯的這封信,只找到克路斯1852年6月6日給魏德邁的信中所引用的一個片段。——第517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
本欄目所有文章僅供在線閱讀及學習使用。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轉(zhuǎn)載、轉(zhuǎn)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者將依法追究其責任。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