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莞澹?br> 奧伯溫德——在賣身給自由黨人(由《新維也納日報》的舍普斯付的錢)之后——要求必須支持自由黨人,特別是在關(guān)于直接選舉議員(已經(jīng)不是通過省議會,而是通過選區(qū))的問題上。肖伊表示反對,他在維也納居于少數(shù),于是分裂出去并在維也納新城創(chuàng)辦《平等報》;他抨擊奧伯溫德,——后者任《人民意志報》周報的編輯并把為創(chuàng)辦新日報募集到的一萬弗羅倫全花在周報上,——直到奧伯溫德以誹謗罪控告他為止,但維也納新城的陪審法庭宣布肖伊無罪,因為他證明自己是對的。此后,奧伯溫德在維也納失去一切影響,自由黨人同他斷絕來往,于是,他起初到漢堡,在那里同勃廖艾爾派[99]一起活動。后來到巴黎去了。
在大約一年前出版的小冊子[注:亨·奧伯溫德《社會主義和社會政治》?!幷咦里,奧伯溫德號召德國工人支持俾斯麥的政策,說這樣他就會為他們進行一些社會改革。
弗·恩格斯寫于1887年12月29日左右
第一次發(fā)表于《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2版第50卷
原文是德文
注釋:
[98]這篇短評可能是恩格斯對1887年12月25日保·拉法格給他的信的回信稿,拉法格的信是詢問第一國際前活動家亨·奧伯溫德的情況的,因為后者被揭發(fā)為普魯士警察局的暗探。恩格斯的答復以批判的方式評述了奧伯溫德在工人運動中所扮演的角色(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6卷第706—707頁)。短評中所闡述的有關(guān)奧地利工人運動的思想斗爭事件,是1873—1874年的事(同上,第33卷第580—582、600頁)?!?86頁。
[99]指所謂“純拉薩爾派”小組,它以裁縫勃廖艾爾為首在七十年代中期活動于漢堡。這個小組反對拉薩爾派同愛森納赫派合并?!?86頁。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