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關(guān)于燈謎
先說一說燈謎的歷史淵源。燈謎最早叫?C詞,或隱語,?C就是藏起來的意思。?C詞在戰(zhàn)國春秋的時候就出現(xiàn)了,有記載曰:“有客?C詞于朝,無人對也”。但是非常遺憾,記錄這個的人可能對?C詞不太了解,沒記錄下“客”說的究竟是什么。后來,人們用它來干什么呢?文人用它來表達自己的觀念、觀點,說服君王。比如說,像“鷸蚌相爭”、“螳螂捕蟬”、“畫蛇添足”這些先秦的寓言,都是當時文人表達自己觀點,說服君主按照其觀點去治國的方法。例如,有一個國家要打另一個國家,這個人去了,不能直接說不能打,要打的話會怎么怎么樣。他就講了一個“螳螂捕蟬”的故事,說臣在半路見到一個螳螂在捕蟬,但是逮住蟬以后,后面還有一個黃鳥,把它倆一塊吃了?;噬弦宦?,喔,原來是這么一回事,你的意思是不是我跟他一打,強國來了,就把我們倆都滅了。這個人說,對了。他就用這種方法,話不直接說,而是轉(zhuǎn)個彎,從而達到目的。所以,先秦寓言里面道理很深。一直發(fā)展到后來,到了宋朝,就有謎語了。據(jù)說第一條謎語是“為字欠兩角,不做木字猜”,打一個字。還有,“木字加兩角,不做被字猜”。這些說的都是繁體字,簡化字看不出來。據(jù)資料看,這是王安石做的。什么字呢?“合”字。謎語就是這么來的,是文人在對字形進行推敲以后琢磨出來,叫大家猜的。一直到明朝的徐文長,特別是到清朝,文人就自己做了,這就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的謎語。謎語大多數(shù)都吸收了民間的口頭流傳,少部分是字,大部分都是指東西。比如現(xiàn)在的兒童謎語,“千條線,萬條線,掉進河里都不見”,說的是“下雨”。當然,謎語跟燈謎還是有區(qū)別的。怎么區(qū)別?下面我舉兩個例子大家看看。
大家看第一個例子,謎面是“四四方方一座城,城內(nèi)埋伏火頭兵,打開城門調(diào)兵將,擦破頭皮冒火星。”打一個生活用物。大家都知道這指的是“火柴”,即便不認識字,也能夠猜到。為什么?生活中就用到這個,大人小孩都接觸過火柴。四方方方的城里有一根一根的東西,打開用的時候拿了一根,把頭一擦,就冒火了。這是標準的謎語,把火柴的形象、特色、功能表現(xiàn)得非常好。將來的人可能不知道是什么了,因為可能沒火柴了,沒有這種生活經(jīng)驗了。再舉一個例子,六個字的謎面,叫做“弄惱了小旋風(fēng)”,打兩個字的生活用物。謎底還是火柴。為什么呢?這就要有點文化才能猜到。你得知道,“小旋風(fēng)”是人還是自然現(xiàn)象?如果不知道,那就猜不著了。如果看過《水滸傳》,聽過《水滸傳》的評書,甚至看過水滸的戲,就知道“小旋風(fēng)”是一百單八將里柴進的綽號,“小旋風(fēng)”指柴進,弄惱是火了,用他的綽號把他的姓氏帶出來。怎么講這兩個字?叫火了姓柴的,把它壓縮就成“火柴”這兩個字。這就是燈謎和謎語的根本區(qū)別,謎語說這個東西什么樣,就是說的這個樣。燈謎不是,燈謎是猜字的,“弄惱了小旋風(fēng)”跟火柴的功用特點絲毫沒有關(guān)系,就兩個字,所以燈謎又叫“文藝謎”,是文人的獨立創(chuàng)作。
從明朝開始,已經(jīng)有文人創(chuàng)造出大量的燈謎了,所以它就跟謎語分道揚鑣,再不能相提并論了。為什么?因為謎語可以有重字,比如我剛才說的火柴的謎面28個字里面,火字出現(xiàn)兩次,“冒火星”、“火頭兵”,倆“火”,而這個在燈謎里面是絕對不允許的。也就是說,燈謎不能露面、犯字,謎語卻可以,犯幾個都可以,所以謎語跟燈謎有區(qū)別。如果說一個人一生根本沒有猜過謎語,那是不可理解的。為什么?從小奶奶也好,姥姥也好,甚至現(xiàn)在的幼兒園都會出很多謎語。而燈謎就不這樣了,燈謎起于北宋,皇上當時在國都開封下了命令,與民同歡。所以,從臘月二十幾就開始,一直到正月十八,差不多一個來月的時間,開封府的大街上都掛著燈,有些文人晚上看燈,就借這個亮,把謎條寫了以后貼在燈上,燈謎就這么來的。
現(xiàn)在沒有過去那種燈了,也還叫燈謎。那為什么又叫“燈虎”呢?這“虎”字怎么來的呢?“虎”字是燈謎很難猜,我舉個例子,“蔡瑁張允緣何被殺?”這個得知道《三國》的典故,起碼你要看過三國的小說,知道“借東風(fēng)”。如果根本不知道蔡瑁、張允是誰,更不知道怎么挨了一刀,腦袋怎么砍下來的,這個謎沒法猜了。這說的是周瑜和魯肅定的計,周瑜聽說曹操那邊是蔡瑁、張允訓(xùn)導(dǎo)著水軍,還聽說這兩個人相當熟悉水戰(zhàn)。于是,周瑜就跟魯肅說,我有一個計策,要寫一封信。寫什么信呢?就把蔡瑁、張允說成是周瑜派去的奸細,編一封蔡張二人給周瑜的信,說現(xiàn)在不到時機,時機來了,我定將曹操的人頭給周都督,寫完把這封信就裝起來了,夾在預(yù)備讓蔣干下塌的帳子里的書里。蔣干奉曹操的命令來勸降周瑜,周瑜一亮相,就說我兵精糧足,誰也攻不破我,而且說,酒席宴前,但敘朋友之事,有提軍曹之事者,即斬之。蔣干一看,傻了,不能說正事了,只能說同學(xué)敘舊、喝酒,晚上回去睡也睡不著,怎么辦呢?就看書,一翻,就翻出那封信了。他拿出這封信一看,大吃一驚,不得了!原來蔡瑁和張允是周瑜派到曹營的奸細。蔣干就中計了。而此時周瑜就裝著打呼嚕,蔣干趕緊跑到帳外去,拿燈坐在帳外看,哎呀!“等到時機一到,定將曹操人頭獻于都督。”周瑜早就料到了,對士兵說,明天蔣干走的時候,誰也不許攔。這蔣干把信往懷里一揣,回去見曹操去了。曹操一看,好家伙,跟我身邊的原來是周瑜的奸細,還給我訓(xùn)練水軍?把他們叫來問,你二人訓(xùn)練水軍何日登程???蔡、張說,啟秉丞相,我二人水兵不曾練熟,丞相不可貿(mào)然進兵。曹操說,大膽!當你們練成水軍,我腦袋就給周瑜了,推出去斬了!于是殺了二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