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外交部、公安部《關于在對外活動中加強保密工作的請示報告》的通知
2011-09-30 13:31
我要評論
字號:
各省、市、自治區(qū)黨委、革命委員會,各大軍區(qū)、省軍區(qū)、野戰(zhàn)軍黨委,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黨委、黨組,軍委各總部、各軍兵種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
中央和國務院同意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外交部、公安部《關于在對外活動中加強保密工作的請示報告》?,F(xiàn)轉發(fā)各地,望認真貫徹執(zhí)行。
嚴守黨和國家機密,是關系到鞏固安定團結、加速經濟建設、保衛(wèi)黨和國家安全的大事。各級黨政軍領導機關務須高度重視。要堅決肅清林彪、“四人幫”瘋狂破壞保密制度,肆意擴散黨和國家機密的流毒,把加強保密工作作為搞好黨風的一項重要內容,認真對待。各地區(qū)、各部門對所屬工作人員,都要經常加強保密教育,定期進行保密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堵塞漏洞。
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中級干部,要帶頭執(zhí)行保密紀律。應當嚴肅指出的是,現(xiàn)在有少數(shù)領導干部無視紀律,隨意向自己的子女、親友談論黨和國家的機密,讓他們閱看機密文件。其中不少人又往往在社會上以此炫耀自己,甚至添枝加葉,肆意擴散機密。這種情況,影響極壞,危害很大,必須堅決制止。今后,任何領導干部,絕不要讓自己的子女、親友閱看機密文件,嚴禁在無關人員面前談論機密事項。如有違反,輕者批評教育,重者嚴肅處理。
中共中央
國務院
一九七九年八月十三日
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外交部、公安部關于在對外活動中加強保密工作的請示報告
中共中央、國務院:
隨著全黨工作著重點的轉移,我國對外交往更為廣泛。增進外國朋友對我國的了解,進一步發(fā)展我國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系,是我國外交戰(zhàn)線的重要任務之一。但是,國際國內階級斗爭的存在,帝國主義、霸權主義者,甚至一些國家的反動勢力,正在利用我國對外交往的各種渠道,加緊搜集、竊取我機密情報的活動。我們有一些同志,由于受林彪、“四人幫”流毒的影響,保密觀念淡薄,在對外活動中泄露黨和國家機密的事件屢有發(fā)生。還有少數(shù)領導干部的子女,政治警惕性不高,在和外國人交往中,把聽到的看到的一些黨和國家的機密,任意傳播。最近發(fā)現(xiàn)一些黨和國家的機密事項,黨內還未傳達,黨外就知道了;國內還不知道,國外就知道了;我們還未發(fā)表,香港就登報了,有些報道的內容詳細、具體。因此,在對外活動中保守黨和國家機密,必須引起我們的嚴重注意,否則將會對我國的安定團結和四個現(xiàn)代化建設帶來極大的危害。為此,我們共同擬定了《關于在對外活動中加強保守黨和國家機密的幾項規(guī)定》如下:
一、黨、政、軍領導機關召開的重要會議,均應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對與會人員要規(guī)定保密紀律。會議內容的宣傳報道和傳達貫徹,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執(zhí)行,任何部門或個人不得違反規(guī)定,擅自向外透露和擴大傳達范圍,更不準任意翻印或私抄會議文件。
二、對外交流和友好往來,以及其他一切涉外活動中,必須堅持內外有別的原則,凡國內未公開發(fā)表的機密事項,未經中央批準,任何個人在與外國人交往中,不準泄露。
三、接受外國留學生、實習生和聘請外國專家的單位,應采取嚴格的保密措施。凡未公開的我機密事項,均不得向外國人擴散。如需要他們知道的,應按規(guī)定統(tǒng)一傳達。
四、對接待外賓參觀的單位和游覽地區(qū),接待單位應明確劃分參觀范圍,標明禁區(qū),規(guī)定路線和參觀的項目,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不要擅自擴大范圍。
五、對一切出國和涉外人員,必須進行政治審查,保證外事隊伍的純潔,并進行保密教育與紀律教育。
六、黨和國家的工作人員,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均應自覺地遵守下列保密守則:
1.不該說的機密,絕對不說;
2.不該問的機密,絕對不問;
3.不該看的機密,絕對不看;
4.不該記錄的機密,絕對不記錄;
5.不在非保密本上記錄機密;
6.不在私人通信中涉及機密;
7.不在公共場所和家屬、子女、親友面前談論機密;
8.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地方存放機密文件、資料;
9.不在普通電話、明碼電報、普通郵局傳達機密事項;
10.不攜帶機密材料游覽、參觀、探親、訪友和出入公共場所。
七、如有違反上述規(guī)定者,應視其情節(jié)輕重,分別予以批評教育或處分;其中情節(jié)惡劣、后果嚴重的,應當提交紀律檢查機關追究責任。
對盜竊或出賣黨和國家機密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要依法懲處。
八、各單位可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精神,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訂立切實可行的規(guī)章和守則。
以上規(guī)定如無不妥,請中央和國務院批轉各地和各部門執(zhí)行。
中央保密委員會辦公室
外交部
公安部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責任編輯:孟慶闖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