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情況與公私關系
2011-09-30 13:25
我要評論
字號:
關于市場情況,我有這樣幾點估計:
一、市場還沒有完全活躍起來。在二三月間市場是停滯的,這種停滯現(xiàn)象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所改進,但是大的改進還需要一個時期,不能希望太快。資本家方即按其對于社會的影響來說,現(xiàn)在是三動七不動,小動人不動。有人說,現(xiàn)在大的資本家不是也動了嗎?我說那是口動心不動,或者說是皮動肉不動。公家怎么樣呢?公家是七動三不動。什么沒有動呢?下層沒有動,縣以下的合作社、貿易公司還沒有動,只做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最多的是百分之五十的買賣,其他還在忙于打“老虎”,清理積案等工作。這個時期的市場所以能維持,大部是依靠“人工呼吸”的方法。城市里的加工訂貨,鄉(xiāng)村里的收購,都是靠國家的力量。從三月到五月,這種情況有變化。但是照現(xiàn)在看起來,要完全變好還要有一個時期。我們的鐵路裝車計劃應該是每天一萬三千個車皮,但今年實際裝車數(shù),最低時降到了七千車皮,四月恢復到八九千,五月恢復到一萬二千,現(xiàn)在才恢復到一萬三千。我們的百貨公司,今年計劃每天的貿易額應該是三千億元人民幣,但是最低時是七百億元,五月下旬到現(xiàn)在是二千六百億元。
二、中間市場脫節(jié)。其表現(xiàn)是國家貿易公司的貨物堆積如山。上海、天津、青島、廣州,每個城市都是如此。到處都叫裝不下,共計有一千萬噸,只有二百五十萬噸人民倉庫,七百五十萬噸還在露天。去年倉庫也是這樣多,為什么叫得不那么厲害,是不是今年的生產(chǎn)品特別多呢?不是。今年生產(chǎn)的東西也不特別多。雖然多收了一點棉花,囤積了一點紗布,但是數(shù)目不大,總的說來和去年差不多。原因是去年兩個倉庫裝東西,而今年卻只有一個倉庫裝東西,只裝了公家的倉庫,沒有裝私人的倉庫。資本家在等著“五反”,根本不進東西。
在城市,物價有倒掛的現(xiàn)象,五月上旬國家貿易公司的牌價比市價高。我們看到這種情況,就把高出的部分降低了一半。在鄉(xiāng)村中,則是市價高于牌價,工業(yè)品、土產(chǎn)品都是如此。市價比牌價高,證明農民的購買力提高了,城市里面的工業(yè)品下鄉(xiāng)就會有銷路。
工業(yè)品從大城市到鄉(xiāng)村不是直接下去的,而是從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從中等城市到小城市,從小城市再到初級市場。現(xiàn)在有些中等城市,比如蚌埠、徐州、南通、揚州、許昌、濰縣等,因為“五反”,搞得不通氣了。曾山同志從上海來北京開會,到蚌埠看了一下,那里在解放初期市場很活躍,現(xiàn)在是冷冷清清。原因是一百五家最大的鋪子還躺在那里沒有動。沒有動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公私關系不協(xié)調,一個是“五反”沒有定案,公私關系的問題,我們早就看出來了,今年二月二十二日發(fā)出了通知,要國營貿易公司趕快加工訂貨,使市場不致停頓。如果能夠定出新的加工訂貨工繳費的標準,當然更好,不能定出就按照老標準執(zhí)行,將來多退少補。中財委的這個命令各地都執(zhí)行了,上海還規(guī)定了具體辦法?,F(xiàn)在資本家在公私關系上沒有什么不放心的,但是還沒有完全解決問題。主要原因是他們對“五反”心里不服,有一個疙瘩。不過,我們現(xiàn)在不從這方面提,還是從稅收、加工訂貨這方面來解決,“雷公打豆腐,照軟的來”。
三、國營貿易的比重增加了。這種增加是被迫的,又是必要的。為什么是被迫的呢?因為一搞“五反”,資本家不做買賣了,如果不增加國營貿易的比重,加工訂貨也不搞,農村土產(chǎn)沒有人收購,工廠的產(chǎn)品沒有人買,整個社會經(jīng)濟就要停頓,農民就要罵娘,工人就要失業(yè)。昨天收到一個電報,皖南王稼祥同志家鄉(xiāng)的農民把合作社打掉了,原因是合作社收茶葉的價錢低。實際上今年的價錢并不比去年低,而且還高一點。如果天津這些地方出產(chǎn)的熱水瓶,皮帶等東西國家不收購,工人也會這樣干。所以國家只有加緊收購,這樣,國營貿易的比重就增加了,私人一做買賣,這種情況就會改變。這幾天就有變化,北京百貨公司的生意比以前就減少了。國營貿易的比重究竟占多少為好,我們是有計劃有尺度的。去年國營貿易的比重是百分之十九多一點,今年是百分之二十四到二十五。我們要掌握住這個尺度,不要提高,也不要降低。
四、在我們的五種人員(稅務局的稅務員、銀行的放款員、企業(yè)的采購員、貿易公司的驗貨員、海關的驗估員)中,有一種“寧左勿右”的情緒。他們以前不認真,出了“老虎”現(xiàn)在認真了,驗貨的規(guī)格特別嚴,標準特別高,“次貨”高到百分之六七十,甚至”百分之八十。上海有的地方在驗乒乓球時,還要用顯微鏡一個一個地照。這樣做是不是合理呢?不合理。一般來說,廢品不能高到百分之十,一到百分之十,工廠就要關門。那末,可以不可以臭罵他們一頓呢?不能。他們現(xiàn)在都不肯干了,都忙當“老虎”,上街是幾個人一起去,跟資本家談話也得幾個人,一個人不敢講,電話一個人也不敢接。什么原因呢?因為那些倒下去的人跟資本家有勾結,他們也怕,甚至不愿意搞這一行了,要求調動工作。再者,我們現(xiàn)在還不可能很詳細地定出一個新的驗貨標準來,所以沒有理由罵他們。應該這樣向他們講,當“老虎”是不對的,跟資本家劃清界限是對的,但你們在改正錯誤的時候做得太過分了一點,這是下層的情況,
上層的情況怎樣呢?上層機關中很多人打“老虎”去了,留下來的人剛剛“下樓”,并且有許多人是穿著短褲子勉強“下樓”的,所以叫做倉卒應戰(zhàn)。“三反”、“五反”的面很大,尤其是一搞“五反”,大工廠也不向中小工廠訂貨了,中小工廠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主要是由國家貿易公司來買。那些次要的零零碎碎的產(chǎn)品,以及農村的土產(chǎn),如棗子、核桃、藥材等,就難免照顧不到,雖然是倉卒應戰(zhàn),我看維持得還好,這證明國家經(jīng)濟力量比以前強了。如果在一九五0年搞“五反”(當然這是不可設想的),國家經(jīng)濟就沒有力量來維持市場。又要應付“五反”,又要維持生產(chǎn),又要在農村里面收購豬肉、雞蛋等東西,國家經(jīng)濟沒有現(xiàn)在這樣大的力量,是不行的。
市場可以繁榮,這是確定無疑的,但是要繁榮到很正常的程度,還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根據(jù)什么說市場可以繁榮呢?這就是社會供銷關系沒有變。去年是供不應求,生產(chǎn)出來的東西可以統(tǒng)統(tǒng)賣掉?,F(xiàn)在購買力是不是減退了呢?沒有減退,還有增加。生產(chǎn)是不是增加很多呢?有增加,但并不很多,今年購買力會增加,這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看:(一)農業(yè)的收成好?,F(xiàn)在麥子已經(jīng)收了,收成比去年增加,秋季豐收也是有希望的。這樣,農民的購買力就會提高。(二)國家預算比去年大。這一條很重要。國家預算的支出,除了一部分向外國訂貨,大部分都用在國內,預算大,支出的錢會回到市場上去,變成購買力。(三)工業(yè)品城鄉(xiāng)價格差額很大。因為現(xiàn)在一些私商都忙于參加“五反”,把城市的工業(yè)品運到農村去的人少了,而農民又很需要工業(yè)品。只要有人把東西弄到農村去,農民就會買的。
把上面幾點綜合起來看,雖然相當大數(shù)量的資本家在觀望,國營貿易機構維持市場很吃力,但是市場是可以繁榮的,而且將是比較健全的繁榮。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繁榮,還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
下面談談公私關系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我們的對策。
“五反”之后要退贓補稅。退贓補稅要合適。一開始全國退補的數(shù)字達到三十幾萬億元。很多人講:“這回共產(chǎn)黨可發(fā)財了,出了這么個主意,搞到這么多錢?!逼鋵崳F(xiàn)在一個錢還沒有搞到,并且第一季度還少收了五萬億元的稅。在這方面沒搞到錢,可是在另一方面搞到了很多錢。四月底止,財政部庫存十萬億元。因為都在打“老虎”,基本建設不敢用錢,經(jīng)費也不敢開支了,應該支出的錢都沒有支出。這件事是開國以來沒有過的。另外,節(jié)約也見了效果,現(xiàn)在我們算資本家的“五毒”帳,是不是算多了一點,是否有點像在農村曾經(jīng)有過的那種苛刻算法:一只老母雞下了很多蛋,蛋又孵了雞,雞里面又有多少公雞多少母雞,母雞又下了多少蛋,蛋又孵了多少雞……我看是有的。蚌埠有一百五十家工商戶,資本只有一萬五千億元,要退補的就達三萬億元。浙江省有幾個工廠,“五毒”帳超過了加工訂貨的全部收入。算的太多了,恐怕站不住腳,也會把真正的“五毒”放過去。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把它核減下來,核減到恰當?shù)某潭?。這樣,對打“老虎”的同志可能講不通,他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你一核,核少了,他們可能不愿意??墒侨绻缓讼聛恚覀兙驼静蛔∧_,同時,還要成立一個接受申訴的機關,如果資本家認為算的太多了,可以申訴。對資本家要加以照顧,繳退補款的時間可以拖長一點。要先后后收,先稅后補,第一先要活,能活就能收,如果先收,就活不了。第二先收稅后補退。稅收最要緊,神圣不可行犯。財政部沒有錢,什么事也干不了。先稅后補,就是說你不能大補就小補,小補還不行那就暫時不補,明年再補,但稅一定要收。退補大概能收到四萬億元,稅收要收到七十萬億元,只有先把小的放松一下,把大的收起來,等市場活了以后,那四萬億元也就可能收起來了。如果先補后收,很可能因小失大。
加工訂貨的工繳費問題。去年我代表財經(jīng)委員會在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報告的時候講到,加工費定低了的要提高,定高了的要降下來。這個話現(xiàn)在還有效。有的資本家說“要我們得合法利潤,但究竟什么叫合法利潤,總弄不清?!蔽覀儨蕚溥@樣答復:工繳費的合法利潤可以百分之十,可以百分之二十,也可以百分之三十。我們不把它講成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如果那樣講,下面就容易簡單化,不定百分之十,也不定百分之三十,當中一折,普遍定百分之二十。但有些東西不能到百分之二十,有些東西可能要超過百分之二十,我們要按照生產(chǎn)成本、市場價格和社會需要來定。
工繳費的利潤是不是適用于一般工業(yè)利潤呢?我看也可以適用。如果有人問,工業(yè)利潤比百分之三十再高一點行不行?我的意見,只要不違反國家規(guī)定,訂的價格適應社會購買力,也可以不受百分之三十的限制。一切東西都不能超過百分之三十,多一點也不行,這是辦不到的。有些東西是市場很缺少的,人們也愿意要,只有這么一家生產(chǎn),它的利潤超過了百分之三十就不允許成交,那是不行的。
商業(yè)利潤怎樣呢?第一,必須遵守國家的貿易政策,遵守《共同綱領》的規(guī)定。第二,商業(yè)利潤不應該高于工業(yè)利潤。這只是指一般情況說的,個別的超過了百分之三十,也限制不了。比如某些土特產(chǎn),農民賣不出去,商人收買的時候價格很低,賣的時候價格很高,利潤超過了百分之三十,你說他是非法還是合法呢?應該承認他是合法的。所以,只能一般地說商業(yè)利潤不應該超過工業(yè)利潤,個別的超過也可以,但是不允許投機倒把。
加工訂貨的規(guī)格問題。所有的東西都要定出統(tǒng)一的規(guī)格來,是有困難的。因為各地出產(chǎn)不同,要由各城市自己去管,規(guī)定本地加工訂貨的規(guī)格。六、七兩個月,全國各地應在當?shù)毓ど叹值念I導下,與資本家協(xié)議,規(guī)定加工訂貨的規(guī)格。這樣,驗貨員就可以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收貨。
加工訂貨的定金要多少呢?資本家要百分之七十,這辦不到,最多只能是百分之三十。這已經(jīng)很高了,真正要做生意,百分之三十也可以做了。定金不能一次全給資本家,全給了他,他就跟你耍賴皮。過去我們吃過虧。
中小廠的加工訂貨問題。中小廠的單位比較多,全部兜來還辦不到。有一些落后的中小廠是要倒臺的。如北京有的襪子用手指一捅一個洞,國家貿易公司買了十七萬雙,結果賣不出去,浪費了原料。
名牌貨的問題。如414毛巾,固本肥皂,這些名牌貨我們要提倡,不要名牌貨不好。買貨的人,都希望買名牌貨,“五一”減價的時候,北京王府井百貨公司買東西的人擠得很,廣播器總喊“不要擠,不要擠”,結果還擠壞了二十多塊玻璃。旁邊私人商店里的貨和百貨公司的貨是一樣的,而且價錢還便宜,但是人很少。老百姓相信百貨公司,他說到百貨公司買東西上不了當,吃不了虧。我也親身碰到過這樣的事情。早先在上海的時候,世界書局、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幾家共同組織了一個書店,我是被派去的一個。有一個人要買小孩用的書包,問多少錢,我說一塊錢。他說,有一塊錢還不如到商務印書館去買哩。實際上是一樣的東西,只是用了另一個牌子,但是他就認為商務印書館的好。老百姓要名牌貨,這個要求是合理的,取消名牌貨不好?,F(xiàn)在主要的問題是都不講信用,尤其是紙煙,第一回出廠的很好,第二回、第三回就不知道什么樣子了。這很不好。對名牌貨不應該打擊,應該鼓勵。當然只照顧名牌貨,不照顧非名牌貨也不行。過去上海曾經(jīng)把幾家小毛巾廠合起來,出貨都用414牌,你的質量不高,用人家的名義,把人家的名聲搞壞了,人家是不愿意的。
出口貿易的問題。現(xiàn)在的情況是出口賠,進口賺,所以私人出口生意很難做。他出不了口,就賣給國家,國家貿易公司給他利潤。國家貿易公司賠了錢,就靠進口賺。應該照顧私商。還有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及國內與農民的關系,而且這兩方面的關系是主要的,與私商的關系是次要的。如果我們的國內價格跟著國際上的價格跑,就會在農民中發(fā)生盲目發(fā)展土產(chǎn)的問題。你說少生產(chǎn)一點,他是不會聽的,因為他是看賣得出錢還是賣不出錢,賣得出錢的就多生產(chǎn)?,F(xiàn)在我們的農業(yè)生產(chǎn)還是分散的。例如,我們說棉田不要再增加了,糧食少了就會發(fā)生危險,結果還是增加了幾百萬畝。那怎樣辦呢?就要在價格上想辦法。今年收購棉花的時候,價錢不應提高。我們對農民現(xiàn)在還是本價格政策來指揮他。如果國際市場價格跌了我們也跌,也會發(fā)生問題,我們的貿易公司和合作社就會被打垮。我們在農村里收購,不能采取資本主義的辦法。要農民從這種生產(chǎn)轉到那種生產(chǎn),必須給一個過渡時間,這樣就不能跟著國際市場的價格走。國際市場上有幾樣東西,比如豬鬃,如果價格低了,我們就不賣,反正你要靠中國,五月不賣等六月,六月不賣等七月,我們有錢,也不急著賣。出口東西,如果他跌你也跌,完全跟著國際市場價格走,那就不好辦了,外國資本家就會多占便宜,農民就會不滿意,國家也受損失。
這樣,私商的生意是不是就難做了呢?是難做的。比如去年雜糧很少,北京和天津就讓老百姓少吃雜糧,多吃面粉。面粉賣五萬多元一袋,比吃雜糧還便宜,就沒有人吃雜糧了。貿易公司賠了多少呢,五千萬斤糧食。如果我們不這樣做,讓商人去搞,那市場上會混亂,買雜糧就會站隊,越買不到就越要買,那就會天下大亂。天下亂好,還是不亂好?當然是不亂好。不采取這樣的辦法,就不能保持價格的穩(wěn)定。秋季糧食市場價格很低,收購進來,到來年四五六月份提高價格賣出去,就會賺一筆錢,但是我們不能采取這樣的辦法。牌價要一年四季差不多,基本上小變。這就發(fā)生一個問題,收進來時要付出一筆錢,這錢是哪里來的呢?從銀行借的,借錢就要付利息。貿易公司要付利息,又要花保管費,私商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容易做買賣。對他們可以不可以遷就呢?不可以,如果遷就了就會天下大亂。總之,與農民的關系及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是主要的,與私商的關系是從屬的。能夠兩全時就兩面都照顧,不能兩全時就照顧主要的方面。
公私貿易的比重及轉業(yè)問題。去年國營貿易的比重是百分之十九到二十,今年的比重是百分之二十四到二十五,我們要保持這個比例。私人方面要有加有減,有的行業(yè)要發(fā)展,不合社會需要的行業(yè)要倒臺,要轉業(yè)。這是個老問題,去年也討論過。一九五0年提出轉業(yè)方向問題時,我們答不出來,現(xiàn)在敢答了。我說方向多得很,鋼鐵、器材、汽油等方面都可以轉,保你賺錢發(fā)財。這一點他們也看得很清楚。問題在哪里呢?就是職工轉業(yè)問題。這個問題一時解決不了,還會拖一個時期。中國的失業(yè)問題我看還沒有完全解決。是不是可以想一個干脆的辦法,一下子解決這個問題呢?不可以。我們算了一下,百貨公司一個人一天做的生意,能頂私人鋪子五個人一天做的生意,就是說,如果私人鋪子的店員有十個人失業(yè),我們只能吸收兩個人。只要我們在北京開一個茶葉公司,很多茶葉鋪子就要倒閉。又比如夫妻兩個開一個鋪子,有事開門,沒有事關門,如果把他們都吸收過來,又讓他們干什么呢?這個問題不容易解決,我們現(xiàn)在還不能把他們全部包下來。
銀行利息問題。銀行利息要采取降低的政策,以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在銀行是月利三分,年利百分之三十六。這樣高的利息是無法經(jīng)營工商業(yè)的,資本家與其向銀行借款經(jīng)營工業(yè),還不如把錢存在銀行里生利。銀行的利息要降低到什么程度呢?降低到接近抗戰(zhàn)前的正常水平,或者稍高一點。比如降低到月利一分,或者一分多一點,年利百分之十到十五。降低銀行的利息,對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是有好處的,因為銀行利息降低了,資本家就愿意向銀行借款來經(jīng)營工商業(yè)。對于國營企業(yè)的經(jīng)濟核算也有好處,因為資本家自己能夠向很行借錢經(jīng)營工商業(yè),國營企業(yè)就不必要向他們投資了。全國公私合營的銀行有職工約一萬二千人,私營銀行有職工七千多人,共計一萬九千多人。過去私人銀行是靠存款利息和借款利息的差額吃飯的。銀行職員的工資很高,等于我們的一個市長、部長或者局長的收入?,F(xiàn)在利息一降低,銀行收入少了,很大一部分私人銀行就必然要倒閉,很大一部分職工要失業(yè)。在這些失業(yè)的職工中,我們只能招考一部分,招考來的也只能按照我們的標準待遇。我們現(xiàn)在是低薪制,從私人銀行里招考來的人員就不能是高薪,
銀行的利息以前為什么不降下來?第一個原因是當時物價穩(wěn)定還不久,如把利息降下來,就會減少銀行的存款,商人就會從銀行里提錢到市場上搶購東西?,F(xiàn)在這種危險已不存在了。第二個原因是怕私人銀行倒得太快,增加失業(yè)人數(shù)。現(xiàn)在即使私人銀行的七千多職工都失業(yè),問題也不太大,何況一部分私人銀行要繼續(xù)維持,我們還能拓七百來人,他們不會都失業(yè)。
稅收問題,這個問題,我們歷來跟資本家有爭論。貨物稅(從前叫出廠稅,也叫統(tǒng)稅)爭論不大。工商稅中的營業(yè)稅是按照營業(yè)額的百分比來計算的,現(xiàn)在一般占營業(yè)額的百分之一到三,自從有了統(tǒng)一的發(fā)票制度以后,按照發(fā)票算帳,爭論也不大。爭論最大的是所得稅。所謂爭論,在稅法上的爭論也不大,主要是在技術上即計算方法上的爭論。有爭論應該用復議的辦法解決?,F(xiàn)在稅務局有一個專門的復議委員會,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可以到那里去復議。我們的原則是:不應該收的錢一個不要,應該收的錢一個不少。你們要按照這條原則去處理。
要防止漏洞。只要一不小心,開一個漏洞,潮水就可以往里頭鉆,資本家就可以利用這個缺口來向我們進攻。比如滯納金(所謂滯納金,就是不按期繳納稅款者,按日計算,一天罰應納稅額的百分之三)就不能取消,取消了就會天下大亂。我們有一條規(guī)定,就是不管有沒有爭論,要先付錢,不付錢就要罰滯納金,不能因為有爭論就可以緩納。如果說有爭論就可以緩納,他天天可以和我們爭論,我們就會收不到稅。在這一點上不能有任何讓步。
印花稅是不是要取消呢?印花稅,過去叫憑證稅,實際上是一種小營業(yè)稅。一九五0年,上海資本家的代表曾建議取消印花稅,當時我們說國家現(xiàn)在還處在困難時期,還應該繼續(xù)維持。印花稅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可以推算營業(yè)稅,即有防止漏稅的作用。資本家也最怕這一條。所以現(xiàn)在我們還不取消。
私營工廠的工人工資,也要有一個規(guī)定,一般不能超過國營工廠工人的工資。如果不作這樣的規(guī)定,資本家就會在結帳時把賺來的錢都算成“工資”,他就可以少納稅或者不納稅,
資本主義經(jīng)濟在今天還是五種經(jīng)濟成分之一。只要資本主義經(jīng)濟存在,資本家就會在各種政策上跟我們有爭執(zhí)。稅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稅收問題上發(fā)生一些小的爭執(zhí),甚至大的爭執(zhí)是不可避免的。對于這一點,我們要有充分的準備。
稅收是國家的主要收入,現(xiàn)在占國家全部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財政收入其余的百分之五十,來自國營企業(yè)的占百分之三十,公糧占百分之十五,其他占百分之五)。假如稅收發(fā)生了問題,整個國家的財政就要發(fā)生動搖。因為征收的方法不同,稅收還有畸輕畸重的現(xiàn)象?,F(xiàn)在征稅的方法有三種:一種是查帳,一種是民主評議,一種是定級定額。私商要求用查帳的方法征收,能不能都用這種方法征收呢?不能。比方上海,用查帳方法征收的有兩千戶,其稅額占全部稅收的百分之六十,用定級定額方法征收的有幾十萬戶。如果都用查帳的方法征收,那就要把他們的帳簿都拿來查,需要多少人呀!那可做不好,對于這件事情,我特地征求了各省、市委書記的意見。我說,三種方法,不管你們用哪一種,只要能收到錢就行了,他們說,查帳征收的戶數(shù)無論如何不能增加,鋪子不大,每家鋪了都有它的帳目,那里頭的名堂可多啦!你怎么給他算呢搞不贏他們。所以,查帳的面不能擴大,還是來一個民主評議,就是他自己講,大家評,評了以后,如果不同意,還可以復議。當然,這中間可能發(fā)生畸輕畸重的現(xiàn)象,應該注意。兩邊吵架的事情還會發(fā)生,而且經(jīng)常會有。我們有一點做得不合理,資本家就到處叫,到處傳,一直傳遍全中國。可是,偷稅漏稅他們不講。我們的辦法再好,他們還是要偷稅漏稅的,只要資產(chǎn)階級存在,完全沒有偷漏是不可能的。
有同志問:他們這樣鬧呀,叫呀,我們怎么辦?回答是:聽他們的正確意見,糾正我們工作中的缺點。但是我們要有一個根本的估計,這就是我們收的稅大體上是恰當?shù)?。比如漢口,去年收的所得稅近兩千億元的樣子。所得稅等于所得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亦即所得稅的四倍就是他們的所得額,這樣計算,漢口資本家的所得額是八千億上。天津的資本家去年一年賺了多少錢?我們估計是兩刀億元的樣子。我們收了多少稅呢?只收了三千億元,如果按照所得稅是所得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來計算,天津資本家的所得額即是一萬二千億元,天津資本家是不足僅僅賺了這么多呢?我看不止。假設有人問:國家的稅收是不行是很重?這個問題一九五0年也有人問過,我說,不輕。我們說重也不好,說輕也不好,應說說不輕。世界上的事情就怪在這里,我們所有的稅率都是接收孔祥熙的,而且還精簡了一點,但是我們還比他們收的多?,F(xiàn)在我們一年的稅收,大約合二十三億元光洋。國民黨在九一八事變以前,包括東北在內,也不過收八億到九億元光洋。稅率是的們的,我們還加以“精兵簡政”,他們比我們收的少,所以上海的資本家說:“國民黨復雜簡單,共產(chǎn)黨簡單復雜?!眹顸h稅務條例多得很,形式上復雜,看起來不好辦,事實上很簡單,只要賄賂一下就行了。共產(chǎn)黨辦銀行的也好,辦工業(yè)的也好,搞稅收的也好,都是從山溝里來的,土頭土腦,后起來很簡單,但是他們很認真,搞什么事情就開會討論,一開會就“復雜”了。
現(xiàn)在的情況,一個是資本家觀望,再一個是部分工人有“左”傾情緒。他們想,搞“五反”,打“老虎”,這一下子可快到社會主義了,現(xiàn)在搞到半途又停下來,所以不滿意。這就需要我們做解釋工作。對于失業(yè)工人,我們都要給以救濟,不要使他們鬧架。救濟也花不了多少錢,市場恢復以后他們就會找到職業(yè),
根據(jù)《陳云文選》(一九四九年----一九五六年)刊印
* 這是陳云在全國統(tǒng)戰(zhàn)工作匯報會議上的講話。
責任編輯:孟慶闖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