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治局報告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中央政治局報告


  中央政治局要我來向擴大的四中全會,做一個扼要的關于黨內問題的報告,我分下列幾段來說:
  第一、共產國際的路線如何來指導中國黨呢?
  去年七月的國際決議,以及以前的決議,都明顯的指示中國黨以唯一正確的進攻路線。國際分析中國的局勢,是說:“暫時我們還沒有全中國的客觀上的革命形勢,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的浪潮還沒有匯合起來。這些運動總合起來,還不能保證必需要的力量,去襲擊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的統(tǒng)治?!亲罱伦儼l(fā)展的趨向,即使革命形勢不能夠包括到全中國的地域,至少也要包括到幾個主要的省分”。因此,國際提出中國黨的目前主要任務,是建立起真正的紅軍,建立堅強的蘇維埃政府,去實行自己的政綱;在非蘇維地區(qū)域之中,去努力組織群眾的經濟政治戰(zhàn)斗,發(fā)動起一切群眾運動,去為著蘇維埃政權而斗爭。這一路線是真正革命的組織群眾的路線。這一路線是開展革命勢力,向著帝國主義國民黨反革命進攻的路線。
  第二、然而中央政治局在立三路線領導之下造成的結果是什么呢?
  六次大會后,中央的路線本是一般的正確的,黨的堅定性和布爾塞維克化,也“都有很大的成績”??墒牵瑫r卻又犯了一些個別的嚴重錯誤,尤其在七十號通告后,經過鄂代會,蘇代會,立三路線逐漸形成,到了六月十一日決議案在中央政治局通過,立三路線便成為政治局的路線。尤其是正在中國革命高漲生長的緊要時期,中央政治局在立三路線領導之下,不顧共產國際的這些指示,竟走到冒險盲動主義政策的道路上去?,F在大家都知道立三路線是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是反共產國際的,給了黨很大的損害。立三同志的路線實行的結果,造成嚴重的事實,真是舉不勝舉。現在說他最主要的是:因為黨在空喊暴動,而不去真正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于是黨對群眾的影響和聯系是削弱了;因為黨更以空喊的口號在廠外號召,不真正去到廠內發(fā)動群眾,每次示威變成命令的,即只有少數黨內干部,也要命令他們孤露到街上,送給敵人摧殘,于是黨的動員群眾的能力便大大的削弱了;因為布置全國武裝暴動而組織總行委,于是削弱了群眾團體的行動,尤其是青年團取消了,助長了黨內對于青年團的取消主義的發(fā)展,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在好些地方,還是黨團合并的狀態(tài),赤色工會的運動也受到很大損傷,全國會員的數量大大減少,單就上海一地說,已由四千多退到一千人左右;因此,我們的職工運動向后倒退了,在上海許多工人斗爭,我們沒有關系,許多罷工,我們不能領導,即最近開灤五礦,趙各莊七千礦工的大罷工,雖是我們領導,但事先沒有很好的發(fā)動,事起后又沒有很好的組織,以致罷工雖勝利了,而我們的工作卻沒有進步。不僅工運方面如此,我們同樣的可以看到,農民運動中所受的損傷,南通淮鹽的失敗,便是顯著的例子。在反帝運動以及一切革命運動中的黨的領導與組織,也都大大的后退了。這些,都表現出立三路線的領導,不是在革命高漲的條件下,去盡量鞏固和發(fā)展黨與青年團及群眾團體,反而在事實上取消青年團,取消群眾團體,渙散黨的組織。別方面,立三路線的領導對于擁護國際路線的同志實行壓迫制度,抑制他們對立三同志對中央的自我批評,取消或監(jiān)視他們的工作,如對陳紹禹等四同志及對何孟雄同志的處罰,這就使黨的生活引導到非常的狀態(tài)。黨的情形,這樣一般的惡化和削弱,就一方面幫助了托陳派,利用這一時機,去進行破壞黨的活動,別方面幫助了黨內右傾分子抬頭,他們公然的反對國際的進攻路線,主張放棄為蘇維埃政權而斗爭的中心口號,并且攻擊中央自六次大會以來就是一貫的錯誤路線。
  同時,立三路線的領導,在全國到處布置武裝暴動。好些次用純粹盲動主義的方法去布置武裝暴動,如在武漢南京的武裝暴動的布置,北方在大城市及廣州的武裝暴動的布置,上海總同盟罷工的布置,都是不估計環(huán)境,沒有必要的前提和準備,都只是使黨在群眾之中威信喪失,使我們最積極的干部受到肉體的摧殘,使我們的組織在最重要的地方受到破壞。最后,立三路線的領導,對于蘇區(qū)工作的布置,也發(fā)生極蠢的錯誤。立三同志在蘇代會中的領導,以及以后他的個別指示,都是要紅軍無條件的擴大,一意的進攻武漢,反對國際指示的建立蘇維埃區(qū)域根據地,這對于紅軍的鞏固和發(fā)展,有了極壞的影響。因此他不去注意建立蘇維埃政府,反而將在上海秘密開的蘇維埃區(qū)域準備會硬變成蘇區(qū)代表大會,宣布一些過早辦法的法令。這樣,就使對于中農的聯盟,發(fā)生危害,對于大多數農民群眾積極參加蘇維埃運動,亦發(fā)生危害。尤其是因為不去鞏固蘇區(qū)內部,反而無后方無陣地的冒進攻堅,這樣,就更加損害革命,幫助敵人。在分配土地問題上,掩蓋著富農路線的發(fā)展,幫助富農分子在黨內政府內紅軍內占著領導地位,而進行反革命的陰謀,如江西AB團,鄂西北極會等等。立三同志還有取消游擊戰(zhàn)爭,認為這已經是過時的指示,他主張一枝搶也要集中到紅軍中來——這樣,就使在現在帝國主義國民黨軍閥進攻紅軍蘇維埃區(qū)域的條件之下,我們的陣地大大削弱,我們的紅軍受著嚴重的打擊。
  第三、那么,立三路線是怎樣形成?他的理論系統(tǒng)是什么呢?
  立三同志的錯誤不是個別的,不是偶然的。這些錯誤是聯系許多實質上根本上錯誤的托洛茨基主義,布朗克主義,陳獨秀主義的理論觀點,而成為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系統(tǒng)。立三路線的歷史根源,是在六次大會前的機會主義盲動主義的殘余并未肅清,六次大會后中央關于軍閥戰(zhàn)爭之不正確的分析,聯合富農及在黃色工會中的錯誤策略,對改組派的不正確的估量,都給立三路線以機會主義的基礎,而組織上孫中山陳獨秀的家長制度的復活,更保障著立三路線的發(fā)展與統(tǒng)治。
  立三路線否認在一般的革命高漲的基礎之上,世界革命發(fā)展的不平衡,因而否認中國革命有爭取首先勝利,和鞏固這一勝利的可能。立三路線否認中國革命發(fā)展不平衡,不知道中國政治經濟環(huán)境的特殊性,因而他就取消了一省幾省首先勝利的可能,于是他遂曲解六次大會所說的革命高潮就是直接革命形勢。在紅軍與暴動起來的農民占領長沙后,立三同志就主張全國到處布置武裝暴動來響應長沙的勝利,并且要命令全世界無產階級都起來暴動,好援救中國革命。根據這種觀點,立三路線便用完完全全是托洛茨基主義的說法,來解釋中國革命的性質,他說一省幾省政權勝利的開始,就是革命轉變的開始,這簡直根本否認了列寧主義對于革命轉變的理論,而公開的投降于托洛茨基主義。立三路線暴露出他對于黨是革命的組織者的作用,完全不了解,對于共產主義先鋒隊與工農群眾之間應該有的關系,亦完全不了解,他用純空想的說話,以為黨與工會在革命爆發(fā)之前是很難有大的發(fā)展,只要革命一起來,幾天之內便可發(fā)展到幾萬人幾十萬人的組織。最后還用黨的組織軍事化的口號來復活家長制度,命令主義,懲辦主義,委派制度等等,而取消黨內最低限度的民主化。立三路線對于武裝暴動的解釋,也完全是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是布朗克主義,推動黨走上冒險盲動主義政策的道路。這些,恰如國際來信所說:“立三同志不去努力實行革命的現實任務,卻迷惑著許多幻想,用假左傾的空談,掩蓋對于現在真正最主要的任務的執(zhí)行的消極態(tài)度”。
  第四、結果引導到敵視共產國際的態(tài)度。
  因為有這樣一貫的反共產國際的方針,就不能不引導到敵視共產國際的言論和態(tài)度。國際在糾正路線和克服中央一切錯誤中,是有絕對作用的??墒橇率粵Q議案,立三同志及贊助他的同志,竟不顧國際代表的反對,而徑行發(fā)表。六七月國際屢次來電的指示,政治局表現著遲疑與反抗,并曾有幾個抗議的電報發(fā)出。在八月三日政治局會議上,立三同志竟敢用共產主義“左”右叛徒說過的話,來說國際不懂得中國情形,不能領導中國革命。這種反共產國際的斗爭,不服從國際紀律,在當時竟得到政治局全體的同意;這種絕對不容許的態(tài)度,便成為六月十一日決議案后到八月這一期間的中央反列寧主義路線的主要前提。現在黨內的嚴重狀態(tài)是立三同志和贊助他的同志忽視國際執(zhí)委的指令和預先警告的結果。我當然要負主要的責任。
    第五、三中全會是不是執(zhí)行了堅決的轉變呢?
  我們回答是沒有的。共產國際要中國黨完全揭露立三同志的“理論”,完全克服他在實行上的一切反共產國際的方針,而走到國際的指示和決議的軌道上來。三中全會是沒有解決這個任務的。三中全會是站在調和主義立場之上來接受國際決議案,結果使三中全會的路線成為調和路線,并對立三路線加了一層保障。三中全會的政治決議案以及和三中全會有關系的好些文件,都可證明這一點:一、三中全會政治決議案,只是很溫和的批評中央政治局的個別錯誤,而絲毫沒有指出絕對錯誤的立三路線,與國際路線原則上對立的路線。二、這個決議案還說起反共產國際政綱作用的六月十一日決議案是一般的正確,這是對立三路線保障。三、這個決議案上重復的說,六月到八月的中央路線與國際路線是一致的,這更混淆了兩個絕對不能相容的國際路線與立三路線。四、因此三中全會對國際路線的解釋,在理論上策略上,也同樣發(fā)生了許多錯誤,并在對立三路線之調和主義的方針上發(fā)生了許多具體的錯誤。這里,就必須嚴重指斥由國際回國的中央政治局代表所犯的調和主義的嚴重錯誤。從這里,證明當時黨的領導機關,還沒有認識立三同志政治方針的全部錯誤,還沒有認識這種方針對于國際路線是原則上完全對立的。所以,三中全會決議案決不能成為反對立三路線執(zhí)行國際路線的基礎。
    還有和三中全會有關系的文件,他的錯誤程度更大。例如:一、三中全會告同志書對于過去錯誤的批評比政治決議案還要溫和;二、秋白同志在黨報上發(fā)表的《三中全會的意義》那篇文章,絲毫沒有提起立三同志的錯誤和他的冒險主義的路線;三、中央在三全會后的通告里,也還是照三全會政治決議案的解釋,說那時期的中央路線是和國際一致等等。這樣,更不能領導全黨認識立三路線的錯誤了。
  第六、此外還有對于國際代表的不尊重。
  中央政治局對于共產國際代表的不尊重的態(tài)度,是不可容許的。三中全會前,已經違犯著國際紀律。三中全會時,政治局的幾個同志始終不同意當時國際代表的意見,這種意見是:“雖然從二中全會之后,政治局的路線一般的是正確的,然而從六月以來,在立三路線的指導之下,接受了錯誤的冒險主義的政策,而走上反共產國際斗爭的道路”。這種意見,國際代表屢次的提出,然而政治局終是反對,因此沒有加入三中全會決議案,而且這種爭論問題又沒有清楚報告,以致國際代表不能及時的糾正中央政治局的調和主義的錯誤。因此,三中全會的調和主義的立場,與對國際代表的不尊重,最主要的責任是要秋白同志負的。
  第七、三中全會后中央與各地工作有沒有真正轉變呢?
  我們是回答沒有的,很明顯的因為三中全會調和路線造成的結果。三中全會后,中央幾次通告都表現出嚴重的錯誤,如九十二號通告中對于軍閥戰(zhàn)爭的估量是離開了階級立場,說反動軍隊在進攻紅軍的過程中,會自相開火起來。關于廣暴示威號召,提出不斷示威的口號。關于外洋船同盟罷工的估量與發(fā)動的方式,也都有過分的地方。這些,都是立三路線的繼續(xù)。三中全會及三中全會后雖有鞏固蘇維埃區(qū)域根據地的計劃,但因為根本路線沒有改變,故紅軍仍在執(zhí)行無后方無陣地的,脫離群眾的冒進攻堅,使目前蘇維埃區(qū)域,在敵入包圍中繼續(xù)受到削弱。三中全會雖將武裝暴動的布置取消了,但實際工作中仍在空喊政治罷工,同盟罷工,發(fā)動農民戰(zhàn)爭,組織革命兵變,舉行不斷示威等等口號,而并未真正努力去組織群眾的經濟政治戰(zhàn)斗,并未真正發(fā)動群眾,為反抗進攻紅軍擁護蘇維埃政權而斗爭。所以蘇維埃大會選舉運動雖號召了三個多月,但在群眾中的影響,卻極其微弱,在非蘇區(qū)中選出來的代表也沒有幾人,并且代表的群眾數量也極少。廣暴紀念示威在全國的失敗,更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三中全會后,各局各省委的擴大會,也都是繼續(xù)著三中全會的調和路線,有的地方如順直,還更加擴大起來,使立三路線得以完全繼續(xù)。這樣,對于執(zhí)行國際路線的真正轉變,自然做不到了。
  第八、國際來信后中央政治局的轉變。
  中央政治局去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補充決議,是完全同意了國際的來信,指出三中全會的調和錯誤,對于六月到八月期間政治局的工作,給了確當的估量,指斥了立三路線是反共產國際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這樣,又向著轉變到國際路線方向走了一步。可是因為這決議又說三中全會是一般的接受了國際的路線,所謂[以]這個決議案的意義,始終是模糊了,而不能不說還有調和主義的錯誤。以后告同志書及十二月九號決議,也還沒能將調和主義的態(tài)度完全糾正過來,如一方說三中全會是調和路線,一方又說根據三中全會,發(fā)展十一月二十五日決議等等。
  九十六號通告是將調和路線放棄了,回到國際路線上來,糾正了政治局的錯誤和十一月二十五日補充決議的錯誤。但是,這個通告還有其他的錯誤可批評:一、這個通告沒有宣布立三路線破產,反而說到黨的危機。黨的危機是在立三路線盛行的時候造成的,現在黨已進到克服立三主義的過程,走上健全化的道路。二、通告上說反對立三路線的斗爭,已經就是兩條戰(zhàn)線的斗爭,這是不正確的,這是在反對右傾分子的斗爭面前,解除了黨的武裝,就是說,黨將沒有根據來反對掩蓋在反立三路線之下的右傾分子的活動。三、這個通告對于中央轉變到國際路線的過程的解釋一字不提,只說中央一直到最近只在繼續(xù)立三路線,這是不正確的,而且也不合事實。并且這樣解釋,反使黨在中央領導之下,去進行反立三路線的斗爭,發(fā)生困難。這不能不說是中央政治局的猶豫與動搖造成的結果。
  現在黨內的情形,因為反立三路線與反調和主義的開展,黨是有了新的氣象。自然,一切工作在實際中的轉變,還執(zhí)行得很少,這是需要黨堅決的執(zhí)行國際路線,到實際工作中去反對立三路線,才能推動黨更向前進。
  第九、目前時局更加重了我們執(zhí)行國際路線的責任。
  尤其因為中國革命,現在正處在這樣重要的歷史時機:在世界上在中國,階級斗爭都是日益深刻。全世界帝國主義加緊進攻蘇聯,與他們指使中國國民黨軍閥,加緊進攻中國紅軍蘇維埃區(qū)域,已成為反動統(tǒng)治不可分離的中心任務。現在國民黨軍閥調動二十五師以上的兵力,動員一切反動統(tǒng)治的階級力量,從各方面向革命進攻,再加上帝國主義的飛機軍艦和一切精神上物質上的幫助,都一齊向紅軍蘇維埃區(qū)域進攻——這就成為對于革命的主要危險。尤其因為革命戰(zhàn)爭在立三路線領導之下,受到部分的失敗,便更加深了這一主要危險。但如果因此便說立三路線已斷送了中國革命,則這一右傾估量必然要走到取消中國革命的道路上去。全中國的危機是存在著的,在這基礎上的革命高漲,還在日益生長,尤其是農民戰(zhàn)爭,受著無產階級的領導,將更加向前發(fā)展,這就決定了反動統(tǒng)治不能根本消滅蘇維埃運動與紅軍??墒?,目前革命勢力能否沖破敵人的包圍,擊退反革命的進攻,主要的要看全黨有沒有決心去執(zhí)行國際的決議。如果全黨的布爾塞維克象一個人一樣團結起來,一致的實行國際的路線,反對立三路線與調和主義,一走能領導群眾,去沖破敵人的“圍剿”,走向革命的偉大勝利。
  第十、首先便要解決黨內不可遲緩的任務。
  為著實行國際的一切指示和決議,中央政治局特向擴大的四中全會,提出下列不可遲緩的任務:
    第一、要從理論上實際上完全克服立三路線,及對立三路線的調和主義的錯誤。在這里,必須實際執(zhí)行國際決議,必須在全部工作中有堅決的轉變。不能僅僅限于純粹在口頭上的反立三主義的斗爭,要真正在實際工作中執(zhí)行黨的當前最主要的緊急任務。為著這個,中央政治局提議取消三中全會補選的贊助立三同志方面的中央委員,引進在反立三主義斗爭之中擁護國際路線的同志,尤其是工人同志到中央委員會來;并且重新審查政治局的成份,以保障黨的正確領導。
  第二、黨要在實際工作中去實行堅決的轉變,這就要反對實際工作中的機會主義,反對消極,反對失望,這些本是立三路線的實際基礎,將要成為反黨傾向的表現。
  第三、要恢復已經破壞的黨和青年團的組織,改善群眾團體的工作,這首先就是赤色工會。
  第四、在改造各級黨部中,應提出新的干部,首先是工人的積極分子,來做指導工作。
  第五、黨要全部的動員,在反對帝國主義國民黨軍閥進攻蘇區(qū),實行召集蘇維埃代表大會,組織工農群眾,反對正在準備著進攻蘇聯的戰(zhàn)爭——這些,是目前最緊急的任務。在這里,共產國際的七月決議與最近來信,是黨的目前行動的根本方針。依照這個方針,要決定一切新的工作計劃。
  第六、為要使國際路線在中國黨內得到根本的鞏固,黨現在就應開始準備七次大會。
  第七、政治局已經執(zhí)行了改變青年團中央成分的建議,并得到青年團中央的同意。為著必要的緣故,擴大的四中全會應批準青年團在最近期間也召集團的四中全會。
  第八、立三路線是用“左傾”的空談掩蓋著右傾的消極,所以反立三路線的本身,便包含有兩條戰(zhàn)線斗爭的意義。但這絕不是說,反立三路線便能包括兩條戰(zhàn)線斗爭的全部。所以黨要反對“左傾”的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關門主義,尤其在立三路線揭發(fā)之后,更加要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退卻路線,尾巴主義,黃色傾向,富農路線,以及實際工作中的機會主義。黨必須站在布爾什維克的立場上,去進行反立三路線反調和主義的斗爭,要在反立三路線的斗爭中,反對由這一斗爭所產生的各種偏向如極端民主化與無原則的派別斗爭等等,尤其要反對的還是以各種形式來掩藏立三路線及調和主義錯誤的企圖。同時更要絕對的反對托陳取消派破壞中國黨中國革命的陰謀,這對于革命的領導是最大的危害。
  最后,還要補充兩點:
  (一)立三路線的錯誤,在中央政治局,尤其是我個人,更應當負責的,當時,雖是立三同志的提議,但大半是得到我的同意,而且有許多是我作結論。當時所有的爭論,我是站在“左傾”的觀點上來批評他,反而幫助了他的路線之形成,這是我應當負責的。
 ?。ǘ┲醒敕噶隋e誤,不能領導全黨,同時我看到各方面的現象,A.在反立三路線的過程中,同志們大半將反立三路線與執(zhí)行國際路線分開,B.沒有了解反立三路線的斗爭,是黨的偉大的進步,C.反對立三路線要加緊實際工作的聯系,不能與實際工作分開。
  同志們!這就是政治局的主要建議。我要求擴大〈會〉的全體同志仔細討論這一報告,揭發(fā)各種實際工作中的立三路線和調和主義,并審查政治局提出的擴大會決議案的草案。
  擴大會的同志們,將要如一個人一樣,團結在布爾什維克路線的周圍,來接受國際的一切指示,反對立三路線,反對調和主義,執(zhí)行澈底的堅決的轉變!
  根據中央檔案原油印件刊印
責任編輯:孟慶闖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