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生命,護佑生命,把生命提高到最有價值的地位。這樣的生命意識激發(fā)社會向善力量,于個人言,是對自身生命的備加珍惜,對生活的信心;于他人言,是通過愛心善意可以幫助改變妞妞、輕生男、白血病少女等個體的命運;于整個社會言,則有助于建立起和諧的社會關系,改變社會群體的命運。
這于當下尤其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如果我們能多一些對生命的熱愛與責任,花季少年就不會輕易地選擇輕生,年輕夫妻便不會輕率地讓剛剛出生的孩子成為“憤怒的犧牲品”,藥家鑫帶給他人與自己的“生命之痛”可能不會發(fā)生;如果那些道德淪喪的毒奶粉生產企業(yè)、利欲熏心的煤礦業(yè)主、熱衷強拆出一個“光輝GDP”的地方干部,能多一份對生命的敬畏,我們的社會就能更加和諧,才有美好未來。
1932年,陶行知先生在《中國的人命》中寫道,只有等到人命貴于財富,人命貴于安樂,人命貴于名譽,人命貴于權貴,人命貴于一切時,中國才站得起來。80年后,在“最美媽媽”用愛托舉生命的感動中,在素不相識的人們護佑生命的愛的接力中,再次咀嚼這段話,感受著這種前行的力量。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