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觀察
7月4日,湖北省召開大會表彰李娜勇奪法網女單冠軍,李娜被授予“湖北跨越先鋒”榮譽稱號,并獲得60萬元獎金。會上,李娜稱“感謝祖國!感謝湖北!感謝教練!是你們讓我夢圓法網”。(7月5日《揚子晚報》)
李娜獲得法網女單冠軍,成就了自己,也給中國網球打開一扇窗,社會各界給予了高度評價。湖北省委書記、省長親自予以表彰,如此規(guī)格還是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湖北省給李娜60萬元的獎勵,更是引起諸多議論有人認為該獎,也有人說不必獎。在筆者看來,獎勵李娜,有不同的聲音出來是好事,應該理性看待。
首先,有不同的聲音,說明公民已經能更加理性地看待運動員取得的成就。李娜的成功,與國家的培養(yǎng)分不開,但她真正飛翔又是自己“單飛”之后,與個人的努力不無關系。盡管李娜的成功,讓國人為之一振,但大家已不再愿意簡單地把賽場上某個運動員取得的成就,完全歸屬所有人的榮耀。李娜的成功,只是在女子網球領域的一個成功點,并不代表更多的東西。而對我們國家來說,還有很多的領域需要實現突破。這種不迷戀某項成就的所帶來的快感,其實是公民自信、自省的表現。
其次,有不同的聲音,說明公民更加看重作為納稅人的權利。湖北省獎勵李娜60萬元的錢是納稅人的錢,作為納稅人,可不希望政府隨意支配自己的辛苦錢,更不要拿納稅人的錢為某些官員的臉上貼金。有人不主張政府獎這筆錢,恰恰是公民作為納稅人主張自己權利的體現,這是對政府財政支出監(jiān)督的一種聲音,十分可貴。
再者,有不同聲音,是對社會包容尺度的考驗。一個社會應該有包容不同的聲音的肚量。對于李娜獲獎后的不同聲音,無須指責,也應予以包容。有關部門最好能從中打撈出“沉沒的聲音”,以求改進自己的工作和服務。
另外說一句,那種逼李娜捐出獎金的要求,是不值得提倡的。一個人的慈善心,還是不要被輿論所綁架。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