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唐冠軍介紹,“十一五”期,國家用于長江航運建設的資金達78.6億元,是“十五”期的3倍多,長江航運基礎面貌大大改善。2010年,長江干線貨運量已經突破15億噸大關,規(guī)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8億噸,連續(xù)6年居世界內河首位,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長江干線貨運船舶平均載重噸由“十一五”初的600噸提高到目前的850噸;長江港口規(guī)?;?、專業(yè)化、大型化步伐加快,長江沿線一類水運口岸20個、二類水運口岸5個,沿江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298個,并擁有南京、鎮(zhèn)江、蘇州、南通4個億噸大港。
唐冠軍說,“十二五”期間,長航系統將大力推進“一條主線、四個長江”發(fā)展戰(zhàn)略,緊緊圍繞“建設長江黃金水道,發(fā)展現代長江航運”這條主線,全力打造“四個長江”,即“平安長江、數字長江、陽光長江、和諧長江”,力爭到2015年基本建成“安全、暢通、便捷、綠色”的交通運輸體系,長江航運能力顯著提高,為2020年全面實現長江航運現代化奠定決定性基礎?!笆濉逼陂g,長江航運具體建設目標包括:
——航道維護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5萬噸級海船通達南京,5000噸級海船通達武漢,3000噸級船舶通達城陵磯,萬噸級船隊通達重慶,1000噸級船舶通達水富。
——長江海事、公安裝備性能進一步優(yōu)化,長江干線現代水上交通監(jiān)管及治安防控覆蓋面不斷擴大,人命救助和快速反應能力不斷提高,初步具備長江水上立體搜救能力。
——航運結構趨于合理,長江干線船型標準化加快推進,干線貨運船舶平均噸位達到1600噸,單位能耗和排放量進一步下降;港口功能趨于完善,集裝箱、鐵礦石、煤炭、石油及液體化工、汽車滾裝運輸體系較為完善。
——“數字航道”全面建成并發(fā)揮較好作用,電子政務網絡覆蓋全線,長江航運信息綜合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長江航運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政策法規(guī)體系進一步完善,和諧長江航運局面基本形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