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創(chuàng)新,讓學習“活”起來
建設學習型黨組織,要緊密結合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積極探索新方法、建立新載體、打造新平臺,在思想觀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各個方面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讓學習“活”起來。
【新聞回放】當下,一場以黨員為主體、“學習”為主題、覆蓋報紙、電視、網絡等多個平臺的知識競賽正在三湘大地沸騰起來,吸引著眾多人的眼球。衡陽的“石鼓書院大講壇”、郴州的“林邑講壇”都已成為市民所喜愛的公共文化平臺?!皟热輰嵱谩⒍鄻?,講群眾想聽的愛聽的,講到群眾心坎里”是講壇為什么能“火”的竅門。衡陽市還建立了“必學+選學”的“菜單式”學習內容的選學模式,促進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的“雙向融合”。而瀏陽市每月一次的“國旗下的講話”活動,已經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韶山特別支部展覽館運用現(xiàn)代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成為黨員干部教育的重要陣地。武岡市推行的“l(fā)+2+3+百千萬”新模式,一個社區(qū)聯(lián)合兩個企業(yè)、三個文明機關、百個學習型家庭、千名黨員干部、上萬名市民開展學習活動,實現(xiàn)了參學范圍的全覆蓋。全省各類學習講壇、移動課堂、學習沙龍、網上黨校等讓干部群眾能夠隨時學、隨地學、喜歡學的新載體、新平臺越來越豐富和完善。
機制保障,讓學習“定”起來
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重在有“型”,如何把“型”定下來,關鍵在機制。學習活動要持續(xù)有效開展,必須在建立制度、完善制度、提高制度執(zhí)行力上下功夫,使學習由“軟任務”向“硬約束”轉變、由“抓活動”向“促常態(tài)”轉變,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走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軌道,讓學習“定”起來。
【新聞回放】為探索長效機制,邵陽市制定下發(fā)了《關于印發(fā)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黨員考評細則(暫行)的通知》,長沙市制定下發(fā)了《建立健全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長效機制的實施辦法》,雨花區(qū)將“建設學習型黨組織”作為區(qū)直部門績效考核的“硬指標”,在眾多復雜的考核項目中,占了4%的比重。常德市創(chuàng)立了獨具特色的全員考核“學分制”模式、單位考核“目標管理”模式、后備干部考試“高考模式”。郴州永興縣每2個月抽出50名領導干部進行學習成果測試,考場現(xiàn)場全程錄像監(jiān)控,不及格的扣除相應單位的理論學習評分,補考再不及格的,向全縣通報。桑植縣按照統(tǒng)一組織、集中開考的方式,組織了126名干部進行了閉卷考試,將2名不及格者的成績計入檔案,實行再學再考。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