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wǎng)北京4月23日消息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15分報道,在青海玉樹抗震救災過程中,空軍派出多架伊爾-76大型運輸機,執(zhí)行緊急運送救災人員、物資和傷員轉(zhuǎn)送等等任務,構(gòu)筑起一條空中生命綠色通道,這次玉樹抗震救災對人民空軍有哪些新的考驗?中央臺記者孫利專訪人民空軍玉樹抗震救災前進指揮部總指揮劉廣彬。
劉廣彬:青海玉樹發(fā)生地震以后,空軍立即啟動了應急指揮機制,空軍許其亮司令員、鄧昌友政委親自組織指揮,從下達任務到飛機出動僅用了21分鐘。
記者:您如何評價執(zhí)行這次任務的伊爾-76航空兵團?
劉廣彬:這次執(zhí)行抗震救災運輸機部隊是由我們國家唯一的一支具有戰(zhàn)略投送能力的運輸機部隊。在這次執(zhí)行任務中,他們表現(xiàn)的非常出色,因為咱們這個機場在起降過程中,特別高高原機場著陸滑跑距離長,對飛行人員的技術要求非常高。另外咱們這個機場建成以后是民航機場,咱們這支運輸機部隊第一次在高高原機場夜間起降,為我們物資的投送、傷員的運輸起了很大的作用。
記者:這次玉樹的抗震救災和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災對我們?nèi)嗣窨哲姷目简炗心男┎煌?/P>
劉廣彬:在汶川地震的時候,那個地方空軍可供起降的機場比較多,在玉樹機場這個地方,地面的陸路交通很不發(fā)達,也沒高速公路,機場的保障能力非常有限,玉樹周圍就這么一個機場,唯一的一個空中綠色通道,它的保障能力有限,還有一個是高原缺氧對人的身體影響還是很大的。
記者:據(jù)了解,這次抗震救災中,空軍還有1500名空降兵做好了準備,其中還有100人做好了傘降準備,為什么后來沒有使用?
劉廣彬:這次玉樹地震災情一是通訊沒有中斷,第二陸路交通沒中斷,第三咱們機場是暢通的,所以說,對災情的情況比較明確,沒有必要使用空降部隊。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